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漏诊相关因素,为预防漏诊、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不典型胎盘早剥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5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产前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为观察组,产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 不典型的胎盘早剥,其漏诊率为48.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表现以及诱发因素均不典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前不典型胎盘早剥超声提示阴性、医患对其警惕性低、后壁胎盘、不典型的症状与不明确的诱因构成了胎盘早剥主要的产前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早期处理,减少漏诊、误诊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20例胎盘早剥(其中14例于产前未能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28%,产前确诊6例(30%),产前漏诊14例(70%)。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高,症状不典型。后壁胎盘,诱因不明确,警惕性不高以及B超阴性是其漏诊主要原因。注重病史查体、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以及反复检查,高度警觉才能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及时处理才能减少孕产妇病死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典型胎盘旱剥的产前漏诊原因,为预防漏诊提供依据.方法 将75例胎盘早剥按产前不典型胎盘早剥31例为观察组,典型胎盘早剥44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原因.结果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漏诊率41.3%,其较对照组缺乏明确的诱发因素及典型的临床表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后壁胎盘、警惕性不高和B超检查阴性是产前漏诊的主要原因.重视病史,综合分析分诱因、动态观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能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异常分娩     
051303不典型胎盘早剥43例分析/赵瑾…∥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880~881通过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收治的产前漏诊的43例及产前确诊的21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24%,产前确诊率为32.8%,漏诊率为67.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收治分娩孕产妇10625例,其中胎盘早剥88例,按产前是否明确诊断分为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组(观察组)41例,产前已诊断胎盘早剥病例组(对照组)4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3%,漏诊率46.6%,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高,发病诱因与典型胎盘早剥基本一致,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脐带绕颈、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阴性是其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上只有注重病史及体征,动态监测胎心监护、B超,综合分析,提高警惕,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及时处理,才能降低围产儿窒息率、死亡率,减少孕产妇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周莉 《当代医学》2011,17(1):14-16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减少漏诊、误诊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接诊的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典型胎盘早剥占胎盘早剥病例的58.5%,其中74.2%为轻型胎盘早剥,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占29%,产前诊断18例,漏诊误诊13例,诊断准确率为58.1%。结论不明原因的早产、阴道出血、胎儿窘迫均应考虑胎盘早剥可能,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可能是胎盘早剥的潜在病因,连续动态的临床监测可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产前漏诊的原因,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5例胎盘早剥,产前确诊89例,确诊率53.9%,漏诊76例,漏诊率46.1%;漏诊组中有诱因者占47.4%,仅有胎心异常者占5.3%,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者占61.3%。结论诱因不明显、剥离面积小、后壁胎盘、临床症状不典型是胎盘早剥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廖春燕  许萍  向微 《当代医学》2014,(14):93-94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的相关因素,提高产前诊断率,减少胎盘早剥的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0月共分娩的121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产前漏诊54例,与产前确诊的67例进行比较。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38%,其中漏诊率44.6%;漏诊组中有诱因者占53.7%,胎盘早剥面积小占9.63%,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占79.63%;2组在发生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诊组凝血功能障碍、死胎、新生儿死亡低于确诊组。结论诱因不明确、胎盘剥离面积小、附着于后壁、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胎盘早剥漏诊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不典型胎盘早剥,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儿预后。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分娩孕产妇产前未明确诊断而产后确诊的胎盘早剥病例32例,误诊为先兆早产或临产16例、前置胎盘8例、胎儿窘迫6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误诊及漏诊率66.7%。发病诱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过短或绕颈及不明原因;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检查的阳性率低,胎心监护改变无特异性是其误诊及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上只有重视诱因和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动态胎心监护,结合B超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时处理,才能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对17例漏诊的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下腹痛、阴道少许出血、腰酸腰胀,且多无明显诱因,预后良好。术中或分娩后检查胎盘证实均为轻型胎盘早剥。结论轻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临床中应提高警惕,注意胎盘早剥的早期表现,减少漏诊,避免轻型向重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前漏诊47例及产前确诊17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6%,漏诊率为73.44%,胎膜旱破及催产素使用不当是不典型胎盘旱剥的主要发病诱因,胎心异常、早产及阴道流血是常见临床表现,胎盘早剥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窘率明显升高。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较高,病情隐匿,发病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轻型胎盘早剥及后壁胎盘早剥B超检出率低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应提高警惕,反复检查,动态观察,才能降低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母婴病死率,减少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2.
17例胎盘早剥误漏诊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莲花 《中外医疗》2010,29(6):97-97,99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误漏诊原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胎盘早剥误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误漏率为30.35%,轻型12例,重型5例,8例腹痛但体症不明显,3例胎儿窘迫,2例引产中出现血性羊水,4例产后检查胎盘确诊。轻型与重型胎盘早剥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数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缺乏足够的警惕是造成误漏诊的主要原因,不同的临床类型导致不同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罗文梦  谢倩  凌玲 《重庆医学》2013,42(9):1000-1001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重庆市红十字医院及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93例,根据产前诊断分为不典型胎盘早剥39例为观察组,典型胎盘早剥5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前漏诊率47.1%,产前B超发现阳性率为5.1%;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88.9%;观察组产后出血7例,子宫胎盘卒中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对抢救争取时机、及时终止妊娠、减少母婴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胎盘早剥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漏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1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其漏诊、误诊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1例胎盘早剥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13例,诊断符合率61.9%,漏诊6例(28.6%),误诊2例(9.5%);在21例患者中,轻型患者为13例,漏诊5例,误诊2例,其诊断符合率有46.2%;重型患者为8例,漏诊1例,其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在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谱勒超声以其安全、便捷及无创的特点成为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其对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对轻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价值不显著,而且还容易出现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妇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收的2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诱因,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产妇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2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妇中,2例重度胎盘早剥,其余均为轻度胎盘早剥;所有产妇经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干预后,所有产妇均预后良好,无1例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诱因主要有妊高症、子宫损伤或手术原因、外伤等,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容易出现漏诊,一旦发生将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针对产妇的临床症状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治疗和预防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发生,显著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B超对胎盘早剥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超声科急诊诊断的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31例,均经产后证实.结果:本组不典型胎盘早剥31例,B超产前诊断24例,确诊率为77.4%,漏诊5例(其中胎盘位于后壁3例,超声表现正常2例);误诊2例(1例误诊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例误诊为胎盘内血池).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较隐匿,早期易漏诊误诊,早期确诊、及时处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处理、漏诊误诊的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53%,急诊入院患者占46.3%,有明确诱因占44%.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因素为主.结论 胎盘早剥发病隐匿、诱因不明、症状不典型,B超易漏诊.临床发病到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原因,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以2010-01~2014-01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出现产前漏诊将其划分为漏诊组( n=48)和确诊组( n=132)。对比两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与体征、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胎盘附着位置,分析产前漏诊的原因。结果漏诊组存在明确诱因者较确诊组明显更少(P<0.05),且漏诊组诱因以引产及催产为主;漏诊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腹痛及阴道出血者占比明显低于确诊组(P<0.05),且漏诊组多表现为胎心监护异常;漏诊组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确诊组( P<0.05);漏诊组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确诊组( 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多因引产及催产导致,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临床确诊需采取多种检测方案、结合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静点催产素引产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B超进入产科病房以及医务人员对胎盘早剥对幼婴危害认识的提高 ,使一些不典型的胎盘早剥在产前、产时及产后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可避免出现围生儿死亡、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肾衰等严重并发症。现将可能导致胎盘早剥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以提高大家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警惕性。1 胎盘早剥误漏诊的原因典型的胎盘早剥可根据诱因如妊高症、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但不典型的胎盘早剥临床特征差异很大 ,与其胎盘附着部位 ,剥离程度及部位以及医务人员对此…  相似文献   

20.
杨劲菊 《吉林医学》2014,(11):2377-2378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情况,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44%,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轻型胎盘早剥25例,重型胎盘早剥22例,其中胎死宫内3例,子宫胎盘卒中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4例。结论:胎盘早剥主要原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重型胎盘早剥发病凶险,并发症发病率高,早期确诊可减少母儿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