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锡欢 《河北医学》2011,(11):1492-1494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时硬膜外麻醉的镇痛疗效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3例待产且有镇痛要求的初产妇应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同时选取同期可比、待产且未给予镇痛的初产妇8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0.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6.56±2.34)h,总产程(7.47±3.01)h;对照组第一产程(9.343.45)h,总产程(10.90±4.17)h。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镇痛,能明显缩短分娩产程,给药容易,对产妇、胎儿影响小,是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和对照组(正常分娩)各5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评级及总产程和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第二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总产程及第一产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口扩张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结论表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实,同时能促进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3.
高静虹  尹集东  任秀容 《西部医学》2011,23(7):1309-1310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镇痛泵给药对6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观察组),与同期60例未干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CEA)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CEA组与CSEA组,CEA组采用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共10 mL硬膜外腔注射自控镇痛,CSEA组采用0.1%罗哌卡因3 mg+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自控镇痛。结果 CSE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CEA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T1、T2、T3时VAS评分均较同组T0时改善(P〈0.01),且CSE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好、对产程影响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制定病例入选标准,入选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681例孕妇按入选病例在实施椎管内神经阻滞镇痛后至产程结束是否出现发热(>37℃)分为发热组( A组)和非发热组( B组)。对两组病例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 两组生产过程中总产程、是否使用催产素、器械助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产妇产出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595例采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595例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处理.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80 mg与芬太尼0.2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36 mL中,用自控镇痛泵泵入硬膜外腔,泵入速率5~8 mL/h,待宫口开全后关闭镇痛泵,期待自然分娩.结果 (1)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二、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观察组疼痛程度多在0级及1级,对照组在2级及3级最多(P<0.01); (4)2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及10 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2组产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压(MAP)在第一产程潜伏期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产妇HR、SBP、DBP及MAP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安全,可缩短第一产程,不影响第二、三产程及新生儿,产妇满意度高,是无痛分娩的一种理想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镇痛及分娩全程镇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复原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时、产后2h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顺产率、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子宫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全程镇痛将部分延长产程时间,但对分娩结局没有影响,能够增加顺产率,提高新生儿的状态,同时对产妇分娩后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60例产妇,在全产程胎心监护下,自愿接受全自控无痛分娩的为观察组,同期未干预产妇为对照组,每组180例,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给予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分娩镇痛效果:观察组效果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产程进展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低,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赵万香 《中外医疗》2023,(26):30-33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期间实施硬膜外麻醉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分娩的85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环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观察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各个产程疼痛程度、分娩产程所用时间、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分娩第一、二、三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及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期间通过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分娩期间痛感,促进产程进展,改善分娩及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周卫敏 《中原医刊》2007,34(12):26-27
目的研究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时对脐血血气分析结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60例,采用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照组60例,为同期未实行镇痛的正常分娩者。比较两组产妇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SBP、DBP、HR、SaO2、、总产程(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①两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8分以上;③镇痛药起效后产妇疼痛明显减轻,宫缩时仅感腹部发紧发胀,双下肢无麻木感,活动自如。两组产妇VAS在镇痛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48-148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配伍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42例可行阴道分娩但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的产妇,用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为镇痛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cluralanalgesia,PCEA)和PCA的给药模式,产妇自控镇痛,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142例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两组病例孕妇分娩时疼痛情况、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并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孕妇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情况及两组产妇产后2h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好,有效率100%,无社会因素剖宫产。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结论PCE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对产程及母婴均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0~2013-10间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26例,所有产妇均成功施行阴道试产,其中66例产妇(干预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并根据产程进展及胎方位情况给予所需的配合体位护理,60例产妇(对照组)未行药物镇痛分娩。分娩后采用简化疼痛量表、视觉焦虑量表、分娩控制量表对产妇进行评分,同时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干预组的产痛得分、焦虑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分娩控制情况则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镇痛分娩过程中配合体位护理降低产妇疼痛及焦虑水平,提高分娩质量,进一步缩短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硬膜外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妇90例,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分娩,观察组45例采用无痛分娩。观察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可缩短总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7136例具备顺产条件初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A组)4168例及分娩镇痛组(B组)2968例。A组产妇未接受分娩镇痛,B组产妇给予L2~3或L3~4硬膜外阻滞,头向置管后1%利多卡因5ml试验量确定阻滞平面后,予以6~15ml/h持续泵注0.15%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的复合液。记录汇总最终分娩方式及剖宫产原因,评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评定产妇镇痛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B组产妇剖宫产率(20.28%)及产钳使用率(4.38%)明显高于A组(7.70%、2.33%,P<0.01);B组第一产程时间延长于A组(P<0.01);B组因第一产程延长而行剖宫产比例(64.62%)明显高于A组(42.81%,P<0.01);B组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12.29%)明显低于A组(31.25%,P<0.01);胎头下降停滞及羊水问题、胎位异常比例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宫口6、10cm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但两组产妇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加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器械助产率及延长第一产程,但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下肢肌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应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5名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产妇宫口开至2~3 cm时应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护理,研究组于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应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护理。比较两组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产妇不同时间(第一产程潜伏期末、第一产程活跃期末、第二产程末)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自然分娩率和母婴结局[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潜伏期末、第一产程活跃期末、第二产程末,研究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的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娩全程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子宫收缩和母婴安全的影响,评估分娩全程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7例,产妇按实施分娩镇痛时宫颈扩张的程度分为活跃期镇痛组(18例)和全程镇痛组(19例),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镇痛,全程镇痛组潜伏期使用舒芬太尼0.5μg/ml恒速输注,两组产妇活跃期均使用0.1%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5μg/ml的混合液作为镇痛药液,全程镇痛组镇痛延续至分娩后24h。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子宫收缩变化规律,记录分娩过程及产后24h使用缩宫药物总用量,第二、三产程和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的VAS评分、第二、三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及5min时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5例行剖宫产,将其纳入剖宫产组。全程镇痛组与剖宫产组在实施镇痛后30min时宫缩强度降低(P〈0.01),但前者在镇痛2h后恢复至与镇痛前相近,而后者比其他两组宫缩强度低(P〈0.01)。与其余两组相比,剖宫产组宫缩间隔时间与持续时间未随产程进展而改善(P〈0.05)。结论:分娩全程硬膜外镇痛可使产妇获得更舒适的分娩过程,对子宫收缩及第二、三产程无明显影响,对新生儿及产妇均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哺乳行为及母乳喂养的影响,为优化硬膜外镇痛药物处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实施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未实施硬膜外镇痛。观察两组新生儿哺乳行为动作表达的出现时间,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72 h内泌乳启动率及产后24、48 h纯母乳喂养次数。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首次啼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到爬行、熟悉、吮吸阶段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新生儿放松持续时间,觉醒、活动、入睡阶段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72 h内泌乳启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后24、48 h纯母乳喂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能影响新生儿哺乳行为表达,需进一步优化镇痛药物处方,实现母婴影响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采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CSEA)的单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213例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21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膜残留、尿潴留情况.结果 镇痛后A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缩短(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分娩镇痛与非镇痛比较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缩短,不影响总产程,不增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几率,对母婴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硬膜外微泵用于硬膜外微泵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微泵持续给药对64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干预的产妇64例相对照,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阵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活跃期缩短(P<0.05),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未发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卢彩玲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2):111-111,134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作任何处理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