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孙炳吉  谈小明 《当代医学》2010,16(34):92-93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维持治疗方案在胃食管反流病长期维持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日疗法及隔日疗法与法莫替丁每日疗法分别对三组胃食管反流病人进行一年期初始治疗加维持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隔日疗法的效果与每日疗法相当,但成本效果比明显小于每日疗法,也明显小于法莫替丁每日疗法组。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隔日疗法可以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奥美拉唑维持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成本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维持治疗,根据维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隔日疗法治疗,对照组行每日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本/效果比值(33.23)低于对照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隔日给予奥美拉唑维持治疗效果可靠,治疗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疗效,寻找快速而稳定的治疗方法。方法以应用广泛的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为对照组,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为治疗组,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以返流症状评价为疗效标准,分别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3、7、14天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7天时两者疗效相当,治疗14天时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GERD起效快,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4.
郭旭  杨云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57-3359
胃食管返流病(G astroesophagea l R eflux D isease,GERD)是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慢性的不正常的返流进入食管,并且引起严重的持续不适感。GERD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或食物返流,它可引起食管糜烂、溃疡、出血、狭窄等[1~3],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常见疾病一样,可以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GERD还有增加发展为B arrett食管及食管癌的危险[5~6]。目前GERD的治疗主要分为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内镜下治疗等三种方法。内科药物治疗主要依靠胃肠动力药物及抑酸药,后者包括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返流病2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恶心等症状,可引起返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等多因素造成的后果。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现对我院近3年来确诊的胃食管返流病22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3例,女75例,年龄19岁~88岁,平均年龄45岁~42岁。无上消化道手术史和其他器质性病变,女性为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1.2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大多较典型,其中反酸218例,嗳气205例,胸骨烧灼感228例,胸痛130例,吞咽不利16例,咽喉炎18例,咳嗽及哮喘各3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1.3内镜特征本组均作了胃镜检查,均排除了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相关疾病。返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使用洛杉矶分类方法[2]。其中返流性食管炎165例,食管溃疡9例,Barrett食管16例(经病理证实),未见明显异常38例。1.4食管24h pH监测38例内镜阴性病例及部分内镜阳性病例作了食管24h pH监测,本组均为阳性。2结果本组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及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全部病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3]。部分...  相似文献   

6.
7.
胃食管返流病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彬 《医学综述》1997,3(10):478-479
<正>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简称GERD,又称返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原发性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食管下段扩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功能失调,胃内容物进入食道,导致患者出现症状或发生食管粘膜病变。CRED不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在中国亦很常见,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而GRED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其治疗均有较多进展及概念更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症观察,要求患者进行身体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胃食管返流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此次医学实验活动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0年04月份至2011年04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部食管返流病症的患者共计68例,将68例患者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分别为,雷贝拉唑组:共有患者34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共有患者34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通过疗程治疗,雷贝拉唑组:34例患者,胃食管返流现象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明显效果3例,总有效率91.76%;奥美拉唑组:34例患者,胃食管返流现象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明显效果6例,总有效率82.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食管返流疾病过程中,雷贝拉唑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相比,总有效率提高了近10%,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GRE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电子胃镜复查黏膜修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6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5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8.3%(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查电子胃镜结果黏膜修复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5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4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显著,疗效持久稳定,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返流病 (GERD) ,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疼、干哕、泛酸等症状 ,并可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我院消化内科自 1995年 5月~1997年 10月 ,共收治胃食管返流病人 82例 ,全部经电子胃镜确诊为GERD患者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5 2例 (简称治疗组 )和单纯西药治疗组 30例 (简称对照组 ) ,现把两组治疗结果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要点①有明确胃酸反流症状 :烧心、胸疼、干哕。②客观检查发现有返流证据及食管炎的表现 ,有食管括约肌松弛的证据等。③电子胃镜检查确认并分级如下 :Ⅰ级 …  相似文献   

11.
刘慧君  周刚鑫 《中原医刊》2004,31(23):31-31
雷贝拉唑(rabprazole)自1998年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我院2001年3月以来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B组44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联合应用莫沙比利。分别于治疗1、4周后记录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记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上述3种主要症状总体疗效为:A组显效率为84.1%(37/44),总有效率为97.7%(43/44);A组显效率为63.6%(28/44),总有效率为86.4(38/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治疗方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兰索拉唑治疗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灼热、胃反酸、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症状积分,根据GERD内镜分级,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灼热、胃反酸、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8.8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32.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ERD内镜分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胃灼热、胃反酸、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优化患者的GERD内镜分级,但临床效果受到低半坐卧位睡姿、适量运动、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儿胃食管返流病最新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成苓 《海南医学》2007,18(9):129-130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随着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全国首届小儿胃肠道动力性疾病研讨会于2005年9月25~28日在杭州市召开,专门探讨本病的诊断并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反复发作的反流性食管病可发展成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等.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食管返流所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GERD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在西方国家非常高,人群患病率达51%。我国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在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相对较高,可达5.77%,考虑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西化、肥胖者增多和人口老龄化有关。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对于GER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返流病食管上皮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确定细胞间隙增大是否是人食管酸返流损伤的一种早期表现 .方法 用透射电镜检查 10例正常对照组、12例胃食管返流病 (GERD)患者、10例食管癌患者和 10例食管癌行“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的内镜活检标本 ,用图像分析仪测量每例标本透射电镜照片的细胞间隙 .结果 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组 (1.2 7± 0 .77)μm和食管癌患者组的细胞间隙 (1.2 2± 0 .5 5 ) μm均大于正常对照组 (0 .49± 0 .0 8) μm,“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组 (0 .5 5± 0 .11μm)与正常对照组细胞间隙无明显差异 .前两组分别有 9例和 7例细胞间隙≥ 2 .5 μm,而后两组无 1例细胞间隙≥ 2 .5 μm.结论 细胞间隙增大是人食管酸返流损伤的一种早期表现 ;食管癌患者同时存在 GERD;“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具有良好的抗返流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返流病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胸骨后灼热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犤1犦,我院于1998年至2001年采用多潘立酮与法莫替丁对胃食管返流病人进行治疗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1998年~2001年在我院检查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多潘立酮与法莫替丁)和对照组(法莫替丁)。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灼热感或疼痛及返胃,均行心电图检查或腹部彩超检查以鉴别其他疾患所致不适。经X线钡透或电子胃镜检查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