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2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1例中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发病年龄为41.7岁,上、下颌之比为2.5∶1,颈淋巴结转移率为52.9%,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28.6%、23.8%。结论: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很差,包括手术、冷冻、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应是目前提倡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才良  林德广 《西部医学》2003,1(2):122-123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canon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 ,多发生于皮肤 ,也可发生接近皮肤的粘膜 ,甚至眼、脉络膜及软脑膜等 [1,2 ] 。我科1982~ 2 0 0 1年外检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者 4 8例 ,占外检总量 6 5 6 0 0例的 0 .73‰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4 8例恶性黑色素瘤 ,全部来自外检标本 ,行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制作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 ,其中部分行 Fontana染色 ,个别病例行免疫组织化学 HMB4 5及 S10 0。2 临床资料2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恶性黑色素瘤中 ,男性 17例 ,女性 31例 ,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新疆煤矿总医院就诊的5例MM的活检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黑色素瘤瘤细胞体积较大,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仁清,并可见泡状核。部分细胞浆透明,核小居中,核分裂像易见,并见瘤巨细胞,可见间质反应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2例未见色素,5例均可见溃疡。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作为研究对象.将5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用手术治疗组,一组为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治疗组.两组患者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而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还给予大剂量的卡介苗等免疫制剂进行联合治疗.根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判断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2年内存活率和3年内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均得以消除,淋巴转移都有所控制,患者存活率也大大的提高,但手术联合免疫疗法组以92.59%的治愈率明显胜于单用手术治疗组59.26%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64,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内存活率及3年内存活率,可得出手术联合免疫疗法组均明显高于单用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091,6.1346,P均<0.05).结论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更适合于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其疗效比单用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齐雪岭  陈代云 《新疆医学》2000,30(3):160-161
本文报告15例消化管恶性黑色素瘤,胃贲门1例(7%)、小肠2例(13%),直肠8例(53%)及肛管4例(27%)。临床以吞咽困难或便血为主要特征。15例恶性黑色素瘤均为向消化管腔内突出的肿块,呈结节状或息肉样,组织学上分为三种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10例,梭型细胞为主3例,混合细胞型2例,本文还讨论了消化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其组织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锁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32-833
目的探讨MM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特点,以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统计分析我科2000年10月--2009年2月确诊的58例MM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8例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37岁。发生部位:下肢42例(其中足部31例),头颈部7例,上肢5例,躯干4例;病史3个月-10个月;首发症状:皮肤溃疡36例,皮肤结节17例,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皮肤MM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下肢尤其是足部最易发生。无色素的M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74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瘤11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15例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岁,平均51.25岁。高发年龄为40-70岁,共90例,占78.26%。发生在皮肤50例,粘膜50例,其他部位15例。发生在皮肤者以足部为多(22/50),发生在粘膜者以鼻腔为多(22/50)。肿瘤直径2-4cm共76例,占66.09%。镜下易见色素(89例,占77.39)。临床误诊和待诊率达85.22%。结论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40-70岁。皮肤和粘膜的发生率无差异,皮肤以足部为多,粘膜以鼻腔常见。肿瘤直径2-4cm为多,镜下以色素性为主,临床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恶性黑色素瘤8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86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6例中49例原发灶在四肢(其中足底、足跟部26例);49例有黑痣史,36例有外伤史;术前诊断溃疡癌变30例,诊断为其他病变51例,只有5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中上皮样细胞型43例,占50%;病理诊断时发现淋巴结转移者61例,占70.9%.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四肢,尤以足底、足跟部多见.临床易误诊,术前易转移.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mecanon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 ,多发生于皮肤 ,也可发生接近皮肤的粘膜 ,甚至眼、脉络膜及软脑膜等[1,2 ] 。本文收集我科 1982年至 2 0 0 1年近 2 0年外检 6 5 6 0 0例 ,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4 8例 ,占外检总量的  相似文献   

10.
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张爱华(广西桂林市中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分析恶性黑色素瘤虽非少见,但其表现多样化、易于误诊,不易早期诊断。现将我院临床活检中所遇到的10例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进行讨论1材料和方法整理19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起源、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常规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观察2例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好发于四肢。肿瘤细胞胞浆透明。核仁增大明显,核分裂少见,细胞内外可以见到一些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HMB-45、S-100、VIM及NSE阳性。结论: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容易误诊为其他肿瘤,但根据其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包娅莉  黄晓斌 《河北医学》2011,17(7):888-890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46例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21.74%,其中临床Ⅰ-Ⅱ期、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3.85%(7/13)、9.09%(3/3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7.14%(1/14),与手术+冷冻组10%(1/10)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综合治疗组36.36%(8/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很差,以手术、冷冻方法为主,术后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赵雨占  高立永 《河北医学》2010,16(10):1230-1232
目的:探讨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为直肠出血、肛门疼痛及肿块形成。瘤细胞呈上皮样、梭形,部分区域见透明样肿瘤细胞,细胞形态明显异型,可见大的嗜酸性核仁,核分裂像易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部分胞质内见黑色素。瘤组织呈巢状、条索状、腺泡状排列。肿瘤细胞表达V imetin、Melan-A、S-100、HMB-45。结论: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通过9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结合资料讨论该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口腔的表现、治疗及预后。认为该病目前的死亡率仍较高,本资料显示平均存活率14.1个月,提出该病的治疗仍以综合性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的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转移性恶黑有时又难以找到原发灶,因而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为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1例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临床及病理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于齿状线附件,大体呈息肉状;免疫组化染色HMB45、S-100、Melan-A(+)。结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应做到早期诊断,对直肠下段、肛管息肉样肿物应考虑恶性黑色素瘤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陈亚萍 《吉林医学》2014,(8):1701-1702
目的:探讨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收集9例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于硬腭者4例,上腭牙龈者3例,颊部2例。临床表现为黑色斑块者4例,黑色斑点者2例,黏膜下结节者2例,慢性不愈合溃疡者1例,其中4例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结论: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少见,但因其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病史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及时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组织结构染色多样,误诊率较高。近年来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恶性黑色素瘤的确诊很有帮助,但对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文献报道不多。我们对21例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的确诊率。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对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0~1999年21例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1例恶性黑色素瘤发生部位分布情况:鼻腔10例,眼球7例,膀胱、膝、颅骨、肩部各1例1.2 方法 病理组织学分析:2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理标本用10%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侧重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1例官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平均年龄46.9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流血或排液,妇检示宫颈菜花状或黑色结节状,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异型性大.细胞形态多样而结构复杂,表现为痣样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或混合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100、HMB45、Vimentin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检测对于确诊恶性黑色索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而辅助性化疗及免疫治疗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