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复通和生育预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具有生育期望且存在生育能力下降风险的输卵管妊娠拟行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切除吻合组(n=50)和切开缝合组(n=48)。切除吻合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部切除+端端吻合术,术中输卵管逆行插管(自输卵管伞端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并贯穿输卵管2个断端),作为支撑物辅助吻合并行术中通液。切开缝合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术中常规向输卵管妊娠囊附近系膜处注射甲氨蝶呤50 mg。2组常规术后避孕3个月,常规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观察术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3个月术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长期随访,观察2组宫内妊娠和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切除吻合组手术时间[(52.3±5.7) min vs.(48.6±5.5) min,P=0.002]明显长于切开缝合组,术中出血量[(6.1±3.9) mL vs.(9.6±5.7) mL,P=0.000]明显少于切开缝合组,术后持续性异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环形缝扎切开取胚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确诊包块型未破裂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共112例,按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65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环形缝扎切开取胚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注射后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种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对照组有4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镜下环形缝扎切开取胚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水压分离加间断缝合法在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应用,是否增加术后宫内妊娠率。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行输卵管保守术中使用水压分离法清除胚胎组织,间断缝合浆膜止血;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守手术,即使用吸管吸引或钳夹法清除胚胎组织,电凝止血,不缝合。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d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并随访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及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本组90例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45例采用水压分离法,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畅率高,宫内妊娠率高,而再次异位妊娠率低。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水压分离切开取胚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宫内妊娠率高,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蔡妙香  刘晓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51-345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开窗术与输卵管妊娠缝合术的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部行开窗术后吸取胚胎组织和输卵管妊娠取出胚胎组织后行缝合术进行比较。结果:输卵管妊娠开窗术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高,而输卵管妊娠切开后行缝合术的患者通畅率低。结论:输卵管妊娠治疗中,腹腔镜下开窗术优于输卵管妊娠缝合术。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术时通液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输卵管通液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输卵管通液术时、术后24~48小时血β-HCG随访直至正常。结果60例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持续性异位妊娠,对侧输卵管通畅56例。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行输卵管通液了解另一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是可行的,避免了下次行HSG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顺仓  杨继  梁军  赵键  王茜霞  王秀  杨谨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14-1315
目的:探讨内缝合技术联合MTX局部注射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要求保留输卵管的患者经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后,利用内缝合技术缝合输卵管浆肌层,恢复输卵管解剖生理结构,输卵管系膜注射MTX。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60例术后病理证实输卵管妊娠;术后平均10~14d血HCG转阴,术后1月复查B超未见附件区包块;37(61.7%)例术后3月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患侧输卵管通畅,无输卵管瘘发生,13(21.7%)例不通;21(35.0%)例术后1年自然受孕,包括1例单侧输卵管患者。结论:内缝合技术联合MTX局部注射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应用避免了输卵管瘘的形成,减少术中出血,可很好预防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发生。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保留生育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再次妊娠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妇女67例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或成型术,术后进行HSG,对不同HSG情况的术 后妊娠率进行分析。结果: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后宫内妊娠率为46.3%,双侧输卵管通畅者宫内妊娠率 为66.7%,一侧输卵管通畅者宫内妊娠率为45.5%,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一侧或双侧通畅者宫 内妊娠率为57.7%,明显高于双侧不通者(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 畅情况,术后行HSG能有效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情况,预测宫内妊娠几率,为指导受孕方式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2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62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63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住院天数、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腹腔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比率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更适合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有生育需求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统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 a,统计持续异位妊娠(PEP)、重复异位妊娠(REP)及术后自然宫内妊娠(IUP)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与对照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EP、REP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UP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生育需求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可有效提高自然宫内妊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文胜 《四川医学》2011,32(6):924-925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共113例。其中57例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治疗为实验组,56例腹腔镜下行切开取胚术为对照组。实验组有38例在术后6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其中30例通畅。对照组有40例在术后6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其中19例通畅。结果腹腔镜下保守性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78.9%,切开取胚术的通畅率4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对希望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患者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输卵管妊娠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少数临床症状不典型,经相关辅助检查仍不能确诊者,选择腹腔镜检查确诊。腹腔镜手术组(32例):对已生育不要求保留输卵管者行输卵管切除术,对未生育者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开腹手术组(45例):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结果:7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及经开腹手术全部成功,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 d,7.5 d;手术方式的选择;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两种手术方式的比例是31.25%和68.75%,开腹手术组为91.2%和8.8%。结论:对输卵管妊娠采取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切口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彭晓梅  吴晓兰  吴玲   《四川医学》2022,43(6):536-539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输卵管不同修复及功能重建方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功能及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120例有生育需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与观察组60例(改良开窗取胚缝合术)。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宫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血β-hCG下降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腹腔镜开窗取胚缝合术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从而改善其生育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分析208例输卵管妊娠者的资料,其中行腹腔手术108例,开腹手术100例,比较两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住院天数、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腹腔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比率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创伤小、疼痛轻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更适合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14.
陈颖  汪星星  顾雅楠  杨敏仪 《广东医学》2012,33(11):1626-16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术后恢复月经后取出支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术后3~6个月再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以评价输卵管通畅度.结果 术后第1次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均显示输卵管通畅,通畅率达100%,术后3~6个月再次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18例完全通畅,3例通而不畅,通畅率85.71%.术后随访1~2年内,宫内妊娠15例,未孕6例.结论 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在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 2 8例输卵管妊娠病人 ,采用从输卵管妊娠部位开窗或输卵管破口处取胚 ,系膜下注射氨甲喋呤 (MTX)。结果  2 8例输卵管妊娠流产型、破裂型、未破裂型等全部完成保留输卵管手术 ,血HCG术后 2周降至正常。其中 3例发生持续性妊娠 ,肌注MTX后痊愈。术后 2 0例行HSG或输卵管通水术 ,通畅 16例 ,术后再次宫内妊娠 6例。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以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后输卵管畅通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妇科采取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的6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第6个月对其进行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输卵管通畅率受输卵管异位妊娠部位、术中出血量及盆腔粘连程度等因素影响。输卵管峡部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低于壶腹部异位妊娠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大(出血量>49 mL)的患者其通畅率低于术中出血量小(出血量<49 mL)的患者(P<0.05),盆腔无粘连或轻度粘连的患者其通畅率明显高于盆腔中度或者重度粘连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保留输卵管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再生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和在该手术中加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甲氨喋呤的疗效。方法:把128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患者随机等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性切开术输卵管妊娠产物清除术;治疗组手术同时于输卵管系膜内注射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30mg。术后随访监测血HCG下降水平、甲氨喋呤的副作用以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发生率分别为1.56%、16.36%,有显著性差异(P<0.01)。MTX的副作用以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线性切开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并可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而在去除妊娠物后将小剂量MTX(30 mg)注入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组织中可减少腹腔镜治疗后PEP的发生,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下行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近端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门诊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间质部或峡部阻塞的53例不孕患者,术中均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或峡部阻塞,且经宫腔镜下Cook导丝输卵管介入疏通失败者为患者实施宫腹腔镜下宫角输卵管植入术。结果53例患者中共实施宫角植入术65条,术后一个月行宫腔镜检查并输卵管通畅度检查,植入后的输卵管通畅率达100%,随访1年内32例正常受孕,1例输卵管妊娠,20例未孕,妊娠率达60.37%,目前足月经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1例。结论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近端输卵管性不孕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自2013年6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输卵管通液术传统治疗,22例研究组患者行宫腔镜辅助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2组输卵管通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1例双侧阻塞患者,6例单侧通畅患者,15例双侧通畅患者,经治疗后顺利实现宫内妊娠的患者为16例,对照组8例阻塞患者,6例通而不畅患者,6例通畅患者,经治疗后顺利实现宫内妊娠的患者为11例,2组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率以及宫内受孕率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宫腔镜辅助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输卵管不通现象,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对输卵管通畅率及术后妊娠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28例输卵管近端阻塞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36侧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术后恢复月经后取出支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再于术后3~6月后行再次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评价输卵管通畅度。结果:术后第1次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均显示输卵管通畅,通畅率达100%,术后3~6月再次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31侧完全通畅,5侧通而不畅,完全通畅率86.1%。术后随访2年,宫内妊娠20例、异位妊娠1例、未孕7例,妊娠率为71.4%。结论: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对输卵管近端梗阻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