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铭  陶国才  刘蓓  李勇帅 《重庆医学》2002,31(11):1146-1146
患者 ,女 ,6 2岁 ,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快速诱导下行气管内插管 ,置入喉镜发现不能暴露声门 ,换用各种类型喉镜仍不能暴露声门 ,气管插管失败 ,面罩给氧很难 ,发现胸廓有明显起伏 ,此时氧饱和度最低降至 83%。经静脉注入万可松4mg后置入 3# 喉罩发现漏气明显 ,经反复调试仍不能纠正 ,同时发现气管左偏。此时氧流量达 5L/min ,胸廓动度小 ,气道压<0 98kPa ,BP及ECG未见明显改变 ,SPO2 波动在 87%~91%之间。经喉罩置入气管导管失败后 ,在不取出喉罩并尽力控制呼吸的条件下经环甲膜穿刺行逆行气管插管 ,导引钢丝无阻力…  相似文献   

2.
42例因3、4级气道而无法用常规明视下气管插而改用逆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42例因3、4级气道而无法用常规明视下气管插管而改用逆行气管插管。方法分为有准备逆插和常规插管失败后逆插两种。前种方法是在基本局麻下完成,呼吸较易维持,故较为安全;后种方法是在常规插管失败后紧急改用过插,故需注意维持病人的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30例需全身麻醉的困难型气管插管成年病人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ASA Ⅰ~Ⅱ级,plallampati困难插管评估Ⅱ级12例,Ⅲ级16例,Ⅳ级2例,术前估计困难插管18例.30例中22例直接运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成功,另外8例盲插失败,改为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成功6例,失败2例.插管成功率为93.3%,均无并发症.逆行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管插管安全可行,所需器械简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准确导引气管导管在逆行引导插管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20例, 年龄12~74岁, ASAⅠ~Ⅲ级.16例直接应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4例全麻诱导后经口明视喉镜插管失败,改用逆行引导插管.所用导管均为可准确导引气管导管,观察导丝置入成功至气管导管插入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插管成功率100%,平均插入时间(52.7±32.95) s,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均无并发症.结论可准确导引气管导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可作为逆行引导气管插管首选导管.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比较常见。处理气管插管困难的方法很多,如普通喉镜清醒插管、盲探气管插管、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逆行气管插管、改用吼罩等。本研究旨在对逆行气管插管与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所用时间及并发症作一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困难病人3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1~65岁,体重55~75kg。腹部手术12例,胸部手术8例,口腔手术4例,开颅手术3例,脊柱手术3例。随机平均分成二组:逆行气管插管组(Ⅰ组),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Ⅱ组)。1·2插管方法术前用药为: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快速诱导经口旋转盲探气管内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分为两组,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和Ⅳ级为困难气管作为盲探组(25例),采用旋转盲探插管法;Cormack-Lehane分级Ⅰ级和Ⅱ级作为明视组(35例),采用Macintosh喉镜常规插管法。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5 min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咽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明视组比较,盲探组在气管插管总时间、1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插管即刻SBP、DBP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即刻的SBP、DBP和HR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咽喉并发症。结论快速诱导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法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0例困难气道病人插管侧鼻道作表面麻醉,再行环甲膜穿刺作气管内麻醉,然后使用小剂量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作静脉注射麻醉后,将食管导管经鼻插入食管,使食管导管口正对声门,然后将导引光索经此口插入气管达气管隆突处后改换成气管导管。结果:30例病人中有28例成功。结论:此装置为困难气道病人插管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环状软骨下区逆行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常规颈部皮肤消毒 ,用食指和中指将环状软骨固定 ,在其下缘中点刺入 ,有气泡溢出证明穿刺针进入气管内 ,针与皮肤成 45°角 ,针口指向喉侧 ,将导引管经硬膜外穿刺针进入气管通过喉经口或鼻腔拉出 ,然后将导引管通过气管导管将两端拉紧 ,缓慢将气管导管顺导引管推入口喉 ,进而进入气管内 ,完成气管插管。结果 :2 2例病人中 ,2 1例均成功完成气管插管 ,1例失败 ,均无并发症。结论 :经环软骨下区逆行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管插管安全可行 ,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0.
L型气管导管在气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辉 《医学文选》2006,25(2):245-246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套用不同于传统“鱼钩”状气管导管的L型导管,以钟摆式手法完成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其成功率高于传统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逆行气管插管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4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包括用普通喉镜插管2~3次失败患者26例,术前评估为气管插管困难直接采用逆行气管插管或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患者18例。选择23例患者行逆行气管插管,21例患者行经鼻纤维支气镜引导气管插管。结果逆行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经鼻纤维支气管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95%,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逆行气管插管组平均用时(3.98±0.73)分,纤维支气管镜平均用时(5.19±0.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P=0.00);而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2.39,P=0.71)。结论逆行气管插管取材更为方便,技术易于掌握,在控制插管时间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0年2月起,采用下述自行设计的方法行逆行导管导引气管插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通过人工辅助呼吸支持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对于此类患者,经口快速建立可靠的人工气道是提供有效人工辅助呼吸支持的首要关键步骤.但是,在实际急诊临床工作中,对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如何使用气管内导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仍有疑惑.本文通过对一组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病例使用2种不同方法进行气管插管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观察研究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使用2种不同的气管插管方法进行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环甲膜穿刺置硬膜外导管逆行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成功1例银川市口腔医院麻醉科胡学仁,沈小玲,刘英华经鼻气管插管具有一定难度,盲插时难度更大。遇插管困难病例则难上加难。我们采用环甲膜穿刺置硬膜外导管逆行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处理了1例困难插管,现介绍如下。1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困难(或异常)气道患者,I组(n=60):在麻醉诱导下,首先采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口气管导管(传统气管导管)插管,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Ⅱ组:在I组2次插管不成功者归为Ⅱ纽,并换用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插管,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结果I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1.6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18.33%;Ⅱ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71.43%。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93.88%,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和3次插管总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有3大优点,①具有良好的可塑性;②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插管;③能极易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说明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18.
在鼻插管中,经常是在盲探下行气管插管,如果能很好的保留了自主呼吸而又能很好的抑制气道的反射,并且患者无记忆,就能为盲探经鼻气管插管创造很好的条件,使病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使病人更加舒适,且为医疗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使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麻醉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约为1.5%~8.5%,是麻醉期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为19例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均取得成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