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23例宋宾(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内二科贵港市537100)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益气活血法自1993年以来,笔者用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3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0例,女3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夏名英(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43.3自1993年以来,笔者以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4人,女性28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小时内先兆期症状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2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 小时内的133 个相关症状进行配对条件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偏身麻木是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 小时内的主要首发症状;其他重要先兆期症状包括:颈项强急,嗜睡;而急躁,瞬间眩晕,反应迟钝,构音不清,持续眩晕,手麻,头昏沉,步履不正,心烦易怒,头晕为次要先兆期症状。并认为反应迟钝与嗜睡是缺血性中风中脏腑之神志障碍方面的先兆症状,颈项强急是闭证的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药护理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疗效.方法:中风先兆患者88例,其中男58例,女30例,<40岁者2例,41~50岁39例,其中患有高血压病35例,动脉硬化48例,糖尿病2例.结果:基本治愈45例,显效25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  相似文献   

5.
报告家庭病床科收治71例中风病人,其中缺血性中风61例,出血性中风恢复期10例。治疗结果为治愈35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死亡3例,治愈好转率为85.7%。结合治疗体会就家庭病床收治中风病人的对象,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改善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痰瘀交结与缺血性中风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了痰瘀交结与缺血性中风在情志因素、饮食习惯、体质情况等相关因素及与先兆症、临床表现、治疗及现代病理机制方面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交结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降低中风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方法:对我院30名出血性中风死亡病人和19名缺血性中风死亡病人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对中风康复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①脑水肿、脑疝在中风早期(小于5天)死亡病人中起重要作用,占同期死亡病人的55.6%,占总死亡病人的30.6%;②在缺血性中风过程有可能出现混合性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变的可能.③急性期开始采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后期肢体功能的康复.结论:要降低中风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除做好中风病人急性期的护理外,做好中风病人的健康教育,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时发现中风先兆症状,及早防治,对预防复发是很重要的.同时提出中风病人急性期开始采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气虚血瘀与中风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情志变化、饮食嗜好、体质情况等相关因素及与先兆症、临床表现、现代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9.
中风的早期中性治疗辽宁省建一公司职工医院李兴莲东北师范大学医院刘玉琴我们近3年收治中风住院患者632例,其中男性381例,女性245例,男女比为1.58:1,发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89岁。其中缺血性中风347例,出血性中风28例,混合性中风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临床、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图及甲皱微循环四单元指标为基础,建立了缺血性中风先兆预测系统及其可靠性数学模型,并对325例进行实测验证,结果缺血性中风Q值全部大于80;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多数介于51~79;正常人Q值低于50。认为Q值在80以上者应认为是缺血性中风先兆,这一预测方法是可行的。文中以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为指标,分析了以益气补肾为主要作用的复方益脑宁对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例的预防效果,证明有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防栓汤治疗中风先兆6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防栓汤治疗中风先兆62例解庆凡,贾滋欣,王雪强(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邢台054031)关键词:中风先兆,高危因素,防栓汤,干预治疗对中风先兆患者进行高危因素检测,并给予干预治疗,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笔者自1990年至1994年,采用自拟防栓汤...  相似文献   

12.
疤痕子宫再次分娩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疤痕子宫再次分娩56例,经阴道分娩6例,再次剖宫产50例,合并胎盘粘连4例,前置胎盘3例,二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合并子宫先兆破裂1例,再次分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征,本组经阴道分娩6例成功,胎盘前置,粘连,植入者及早考虑剖宫产。  相似文献   

13.
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李琳(江苏省徐州市财贸医院,徐州221005)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经方中医药疗法中图号R279.743.3笔者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根据其病理特点与表现,常投用经方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后世方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虽不能尽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患者,按其临床症状,拟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痰热腑实、瘀血阻络、阴虚风动、气虚痰阻、气虚血瘀六型,采用补虚泻实,祛邪扶正治疗。结果:基本治愈12例,显效3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较单一运用西医治疗中风,肢体功能恢复快,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第163医院四内科副主任医师叶金玉,5年潜心研究缺血性中风的预报预防法,终于获得成功。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诱发中风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血液粘度增高,形成血栓。他先后对冠心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脑血管病等5类老年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治疗研究,推导和总结出全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等8项预报预防测定指数。在230余例测定有缺血性中风先兆的患者中,188例经及时采取中西医对症预防治疗,至今无1例中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先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熄风通络汤,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片。结果:服药8周后,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熄风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先兆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梗塞5例报告晋华文(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昆明650032)关键词脑梗塞,脑出血中图分类号R743.5,R743.3我科收治出血性脑梗塞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43~75岁。有高血压及缺血性中风史1例;高心病史1例;风心病、心...  相似文献   

18.
地龙合剂对缺血性中风病人神经体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龙合剂治疗30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体征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病人基本痊愈3.3%,显效20%,有效53.3%,总有效率76.6%。症状积分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血液流变学疗效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P〈0.01~0.05),说明地龙合剂对缺血性中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风先兆症候时间分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先兆症候时间分布初探金章安,张立平,王振海,张春艳,王玉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100078)关键词:中风先兆;时间分布;调查;病例对照研究我们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系统调查急症病人600例(中风病人200例,非中风病人40...  相似文献   

20.
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3)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临床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鸿培1993年我们用精制抗栓酶(Svate-3)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0余例,现将资料完整的43例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