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采用中药治疗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征)59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轻者服2剂,多数患者不超过6剂便可获得显著改善。方剂组成:泽泻一两,白术三至五钱,熟枣仁六钱至一两,川牛膝三至四钱,五味子四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以来,笔者用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门诊30例,住院12例,均经西医确诊并经治疗效果不佳。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9岁以下者28例,40岁以上者14例,最小者13岁,最大者70岁;病程1年以内者34例,l年以上者8例,最短者3天,最长者10年。2治疗方法泽泻汤加减:泽泻409白术309,呕吐重者加法夏10g、陈皮10gs眩晕重者改泽泻6Og。每日1剂,水煎服。3治疗结果治愈36例(症状全部消失);显效5例(症状明显减轻);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97.6%。附典型病例刘某,女,46… 相似文献
3.
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病9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笔者自1980年2月~1987年10月,采用泽泻汤重剂治疗内耳眩晕病92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性别:男36例,女56例;年龄:28~52岁;病程:1~2年19例,3~5年62例,6年以上11例;发作持续时间:最短者1.5天,最长者8天,平均为3天;发作间期:最短者6天,最长者10个月,平均3个月。诊断依据1.发作性眩晕,每次发作过程相似,常伴有恶心、呕吐。2.听觉障碍,常为一侧听力减退,听力检查呈典型的感音性障碍,并有重振现象。3.耳鸣,每在眩晕发作前加剧。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治疗方法泽泻汤:泽泻、白术各6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1剂,12天为 相似文献
4.
“泽泻丹参汤”治疗内耳眩晕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症。笔者以自拟方“泽泻丹参汤”治疗24例,痊愈18例,显效者4例,好转2例,疗效较佳,简介如下: 【方药组成】泽泻30克、茯苓30克、丹参20克、葛根20克、白芍15克、柴胡15克。恶心呕吐加竹茹、代赭石;头痛加菊花、川芎;听力下降加菖蒲、枸杞。【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温服。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连服两疗程。【典型病例】例一:李某某,男,25岁,农民,1977年2月23日初诊。患者于当日中午突然发病,双耳嗡响,视物旋转,不能站立, 相似文献
5.
6.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祖国医学虽然没有内耳眩晕病的名称,但散见于古典医籍有关眩晕证的记载中,笔者以苓桂术甘合泽泻汤用于临床,治疗内耳眩晕症尤能收到预期疗效。苓桂术甘合泽泻汤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本文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临床运用极广,对于慢性胃肠道疾患、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心包积液等属中医脾虚停饮者,均有相当疗效。现将笔者对苓桂术甘合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例内耳眩晕患者服用加味泽泻汤。结果:全部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加味泽泻汤对内耳眩晕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菖蒲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50例宁远县中医院(425600)刘太瑞主题词Meriere病/中医药疗法,@菖蒲泽泻汤/治疗应用内耳眩晕症又名美尼尔氏综合征,亦称迷路积水症。本人自1990年~1996年3月运用菖蒲泽泻汤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相似文献
9.
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症,是以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疾病,系由内耳道速路水肿引起前房功能障碍所致.祖国医学虽然没有内耳眩晕病的名称,但散见于古典医籍有关眩晕证的记载中,现将笔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目前多以分型辨证施治,本病所表现之证候是由疾病的根本病因病机所决定,同时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体质强弱、居住地区、发病季节、生活嗜好、思想情绪及合并症、失治误治等,因此表现的证俱有异,各地分型有别,不同的类型则采用不同的方药,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长处,同病异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6)
目的对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内耳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加味泽泻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7.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治疗内耳眩晕患者应用加味泽泻汤,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其中男 15例 ,女 19例。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4 1岁 ,平均 5 7 2岁。病程最长 11d ,最短 3d。2 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34例患者中 ,水湿内蕴型 18例 ,痰湿中阻型 8例 ,肝风上扰型 8例。入选病例无肝肾阴虚和气血两亏型 ,所有病例经开江县人民医院CT检查 ,均排除脑溢血、脑梗塞、颅内肿瘤等疾病。3 治疗方法34例患者均内服自拟眩晕停汤。方药 :白术 (灶心土炒 ) 30g ,茯苓、泽泻、牛膝各 15g。恶心、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 ,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 ,… 相似文献
12.
13.
14.
笔者用自拟内眩汤治疗内耳眩晕病数十例,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女贞子、旱莲草、白芍、天冬各13克,淮牛膝、代赭石各25克,菊花、陈皮各12克,牡蛎30克,半夏、钩藤、竹茹各12克 相似文献
15.
生南星汤治疗内耳眩晕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耳眩晕病,是中年人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渐进性听力减退、耳鸣。近年来我配用生南星汤治疗5例内耳眩晕病,均 相似文献
16.
“内耳眩晕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李杲《东垣十书》中对此症作过形象地描述:眩者言其黑,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愦愦欲吐”。这比法国美尼尔氏的报告要早五百年。明代医家方隅在《医林绳墨》中对此症又提出了“真眩晕”的病名。真眩晕与西医“内耳性眩晕病”症状颇似,临床上亦较多见,约占眩晕症的15~20%。笔者自1981年10月至1986年10月对38例此类患者用真眩晕汤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内耳眩晕症为临床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眩晕的发生与肝阳风火痰湿等诸多原因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系由植物神经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使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导致迷路水肿及内淋巴系压力增高所致。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反复性的患者突然感觉头晕、耳鸣,周围景物或自身旋转,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不敢睁眼及不能活动等,听力检查有感音障碍及重振现象,发作后往往有听力减退,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耳聋,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相似文献
18.
19.
内耳眩晕症为一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迄今尚乏特效疗法。作者自1971年4月至1975年2月,运用中药加味泽泻汤治疗本病13例,效果良好。兹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分析一、诊断依据:本组病例的诊断,系根据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同时,鉴别除外能引致类似表现的其它疾病,如脑震荡、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及药物中毒等等。二、一般情况:13例中,女性12例,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运用大剂量泽泻汤治疗内耳性眩晕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2例均符合郭子光等编写《现代中医治疗学》中内耳眩晕病的诊断标准。内耳性眩晕病又称为美尼尔氏病。全部病历均以眩晕为主症。其中不能站眩晕、呕吐、耳鸣均止,活动如常,甘油实验(-),评为治愈者36例;眩晕、耳鸣较前明显好转,能下床活动,恶心呕吐解除,甘油实验(±),评为好转者5例;服药4剂,症状和体征无变化,评为无效者1例。本组病例平均服药2.9剂。4典型病例泻汤具祛痰湿、降浊阴、升清阳,又可补阴生津,泻肝肾之虚火。因本病眩晕、呕吐症状很重,故用大剂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