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ADT)临床多见,单一药物引起的报道较多,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45岁,平均21.3岁。1.2 用药情况:1胃动力药16例(50%):均为胃复安,单剂最小量10mg,最大量100mg,3例为服用3次后,余均为首次用药后发病。肌注多在1h左右,口服1~2h后发病。2抗精神药物13例(41%):氯丙嗪3例,单剂最小量25mg,最大量50mg;奋乃静2例,均为2mg;三氟拉嗪1例,剂量5mg;泰必利2例,1例为0.3g日服2次,1例为0.1g日服3次;服药后至出现…  相似文献   

2.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为中枢镇静药,有较强的镇吐作用。我院近年应用胃复安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最小3.5个月,最大74岁。9例因有呕吐,1例为十二指肠球都溃疡而用胃复安治疗后出现肌张力障碍,用量为0.3mg/kg,肌注;口服为10mg~20mg/次,用药后半小时出现症状3例,1~4h7例,肌注5例,口服5例。临床表现双眼上翻,不自主凝视6例,发音障碍。4例,不自主伸舌2例,头向后倾2例,斜颈1例,牙关紧闭1例,吞咽困难1例,流诞1例。讨论:胃复安是一种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使多巴胺与乙酸胆碱…  相似文献   

3.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灭吐灵)为第一代胃肠动力药,现报告3例,因口服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候群——急性肌张力障碍。 1 病例介绍 例1:男,14岁,学生。因上腹饱胀不通,恶心、呕吐而服用胃复安15mg/次,服用3次后,出现颈部肌肉强硬,颈向右侧扭转痉挛,表情痛苦,手法不能扳正,舌亦僵硬,言语不利。考虑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而予停服胃复安,肌注安定10mg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4小时后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我院1979~1982年门诊所见胃复安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5~45岁。儿童及青年占61%。剂量为20~40mg/日,多在服药后1~3天突然出现头颈僵硬、偏斜或后仰,张口伸舌或流涎,言语及吞咽障碍、脸部不随意动作或眼上翻,少数出现肢体及躯干扭转或四肢强直性痉挛和角弓反张。呈阵发性,历时1~5分钟,缓解1~3分钟再发。本组病例均以肌注东茛菪硷0.3mg消除症状,多数在注射后15分钟症状好转,少数好转速度较慢者给予安坦2mg一日三次口服,二天后停药。胃复安与吩噻嗪类药物同样能引起锥体外系反  相似文献   

5.
药物可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但常同时累及多肌肉群.本文报道2例药物引起舌肌的运动障碍.例1:女,29岁,因急性上腹疼痛伴呕吐而口服胃复安10mg,每日3次。3天后突然出现舌头伸出口外而不能缩回。例2:男,32岁。因腹胀不适而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4天后出现舌头伸出而不能缩回。  相似文献   

6.
<正> 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曾有报道,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7~56岁。7~14岁5例,按胃复安10mg口服3次/日,两例在服药过程中同时肌注胃复安出现症状。15~18岁5例;按口服3次/日10mg2例;15mg1例;25mg1例,自服胃复安100片(500mg)。56岁1例为一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服胃复安100片。出现症状的时间:3小时内出现症状的2例,均为自服胃服安100片后出现症状。72小时出现  相似文献   

7.
我院小儿科最近陆续收治胃复安中毒10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3岁。均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肠炎呕吐而口服胃复安常规剂量(0.2mg~0.3mg/kg/次,每日3次)后出现锥体外系统兴奋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肌张力增高10例,抽搐1例,伸舌2例,颈部肌肉痉挛性后伸7例。2 治疗及结果所有患儿均住院治疗,住院天数1~3天,平均2天。均用安坦0.1mg/kg/次,每日3次口服,东莨菪碱0.02~0.03mg/kg静脉滴注。3~5小时后患儿锥体外症状均消失。除1例患儿因静脉滴注东莨菪碱出现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8.
胃复安(又名甲氧氛普胺,灭吐灵)作为一种止吐药,它的止吐效果优于氯丙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它的副作用,特别是锥体外系症状,也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目前已经逐渐受到重视,现将自1990·of~1998-09应用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6例病人资料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6例中,男5冽,女11例.14岁以下10例,口服剂量多在5-10mg,每日两次;其中有6例肌注胃复安10mg,有2例肌注胃复安10mg后口服10mg,有!例肌注胃复安20mg,多数病人在应用胃复安当日出现症状,有2例在川内出现症状.①急性肌张力异常,12例.表现为颈部…  相似文献   

9.
神经安定药物致急性肌张力异常常见,最易辨认的综合征是眼球转动危象,但亦可发生其他肌张力异常症状,包括舌伸出、牙关紧闭及斜颈。本文报道单用胃复安及胃复安加氯拉嗪引起声门上肌张力异常2例。例1:男性,16岁,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相似文献   

10.
胃复安过量甚至正常范围的剂量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近几年已有不少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21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1岁2例,~3岁6例,~6岁1例,~8岁9例,12岁3例。21例均为口服给药,其中2例同时肌肉注射1次。给药次数:口服1次3例,2次6例,3次9例,4次  相似文献   

11.
甲氧氯普胺 (灭吐灵 )是一种中枢性镇吐药 ,使用不当易致椎体外系反应 ,尤其是急性肌张力不全反应 ,本文报告 1 5例。1 临床资料本文共收集 1 5例因口服或肌注甲氧氯普胺后引起的急性肌张力不全反应。男 1 0例 ,女 5例 ;0~ 1岁 2例 ,~ 3岁4例 ,~ 6岁 5例 ,~ 1 0岁 4例。其中原发病为感染性腹泻1 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例 ,急性胃炎 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例。给药途径 :口服 3例 ,肌注 6例 ,口服加肌注6例。口服后出现症状一般在服药 1~ 3次后 ,剂量为 0 .3~0 .5 mg/ kg/次 ;肌注后出现症状在注射后 1~ 4小时 ,剂量为0 .3~ 0 .…  相似文献   

12.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副作用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副作用36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成学恭,李光来,胡为民太原东风机械厂郭瑞梅太原印刷厂卫生所赵伟近年来,我们遇到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反应3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患者年龄在12~40岁之间,均为初次服用胃复安(其中肌注9例、口服27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均在服用胃复安后3日内发病,最短的2小时;用量少者5mg,多者30mg。二、临床表现:均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头颈僵硬性扭向一侧(肌张力特强,不能人为复位,同时患者疼痛难忍,精神紧张),强直性后仰,双眼球向上凝视,头、颈、躯干肢体扭向一侧,强直性张口、下颌偏向一侧,咀嚼肌僵硬,有时牙关紧闭伸舌不能,有时还表现流涎、构音不清、面部肌肉抽搐等。上述表现均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30分钟自行缓解,间隙期约2~30分钟后再发,发作轻重不一,间隙期如常,神经系统及一般常规检查均正常。三、治疗:均立即停服胃复安,多饮水;轻者口服安坦2mg,一日三次,硝基安定5mg,一日二次;重者肌注安定10~20mg、阿托品0.3~0.6mg;一般均在用药半小时后缓解或消失;部分病人恢复后仍有轻微发作者一般在二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肌张力障碍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痛苦。因此对急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的及时观察、处理及相应的护理非常重要。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查阅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入院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病人病历共1021份 ,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的147例 ,占14.4 %。其中男99例 ,女48例 ,男 :女为2.06:1 ;年龄13~70岁 ,平均 (35.4±5)岁 ;用药剂量 (折合氯丙嗪450±200mg) ;用药方式 :口服、肌注、静脉输液。1 .2临床表现 :突然斜颈14例 ;口舌不灵活31例 ;面肌痉挛25例 ;扭转性痉挛21例 ;呛…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阵发性肌紧张不全是指由某些药物引起的阵发性肌张力亢进 ,常涉及面、颈或躯干的多个肌群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面或躯干的板僵或扭曲( 1) 。我院儿科 1994年至 1996年共收此类病儿 2 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在 2 6例中 ,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2月 ,最大 11岁 ,其中 0~ 6月 12例 ,6月~ 1岁 5例 ,1岁~ 3岁 3例 ,3岁以上 6例。以上病例多因呕吐、腹痛、烦躁、腹泻、发热等在外有用药史 ,如胃复安 ,奋乃静、冬眠灵等。用药次数 1~ 6次 ,其症状多于末次用药后半小时至 3天出现 ,其中服胃复安者 16例 ,占60 % ;并用胃复安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海俄辛)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肌内注射海俄辛。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以自编治疗依从性表记录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时焦虑量表评分相当(P〉0.05),均较入组前明显增加(P〈0.05和P〈0.01);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时和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与入组前相当(P〉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入组前(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1h后和缓解2d后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焦虑和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吴虹  余绍玲 《黑龙江医药》2006,19(6):505-506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用于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的治疗。1991年问世,1998年在我国上市。在既往的临床安全性研究中证实其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不高,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仍有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就其近年来不良反应综合介绍如下,供临床应用参考。1急性肌张力障碍1例患者因患病毒性肝炎给予拉米夫定100mg·d~(-1)。2d面部及颈部肌肉痉挛,强迫性张口,阵发性角弓反张样表现。疑药物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予东莨菪碱0.3mg im,20min后症状消失。停药观察3个月未复发。另1例患者因病毒性肝炎予拉米夫定100mg·d~(-1)治疗1年。急起不自主牙关紧闭前来就诊,诊断急性肌张力障碍。子维生素C、维生素B_6静脉滴注,安定口服,症状6h后缓解。第2d服药2h后患者又出现同样症状,予东莨菪碱0.3mg im,20min后症状消失,诊断药物拉米夫定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停药追踪2个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93年起,应用低频脉冲电对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病人进行辅助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本组病人237例,男142例,女95例;年龄31~93岁,其中45~75岁208例,平均年龄63.9岁;脑出血83例,脑梗塞154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中单肢瘫54例,上下肢联合瘫183例;肌力0级33例,1级21例,2级77例,3级65例,4级41例;肌张力增高87例,肌张力减低64  相似文献   

18.
以往报道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多为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而致。本组5例均系常用量且在短时期内出现典型的锥体外系症状(发作性痉挛性斜颈,舌跟发硬、流涎等)。男1例,女4例。年龄15~27岁。引起呕吐的疾病:急性胃肠炎2例,消化不良、上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一次肌注10mg,15分钟后发病者2例;口服10mg,日3次,24小时后发病者1例;48小时后发病者2例。症状出现后即刻停用胃复安。1例肌注阿托品1mg,  相似文献   

19.
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及泌乳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呕剂。作者自1994~1999年共遇到3例因胃肠炎所致呕吐的患者,在服用胃复安后发生锥体外系症状或泌乳症状,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现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  王某,女,10岁,因饮食不当出现呕吐,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胃复安5mg,口服,服药30min后,渐出现阵发性眼向上注视,头后仰,间歇性张口,时间间隔不等,走路显出蹒跚不稳,神志清楚,嘱立即停药,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40min后症状消失。李某,女,28岁,因误食不洁食物引起急性胃肠炎,服用胃复安10mg次,3次/d,共服3次,于最后1次服药后10h出现歪颈,走…  相似文献   

20.
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胃复安、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本文总结我院 1993~ 1998年收治该类病例 3 4例 ,其中采用东莨菪碱注射液静脉滴注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 1岁 4例 ,~3岁 10例 ,~ 5岁 5例 ,~ 12岁 4例 ,~ 14岁 1例。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18例 :其中肌肉注射 1次后出现症状 14例 ,用量为每次 0 3~ 0 5mg/kg ,注射后症状出现时间为 1~ 4h。口服后出现症状 4例 ,为学龄期儿童 ,用量为每次 10mg ,每天 3次 ,服 3次后出现症状。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6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