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3d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12.5%)、恶心呕吐发生率(27.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对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穴位敷贴与耳穴压豆联合干预,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初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 88%,低于对照组的21. 95%,患者总满意度为92. 68%,高于对照组的75. 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能够促进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刘海艳  蔡婉青 《光明中医》2022,(13):2430-243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及中医穴位贴敷与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医院接收的患有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穴位贴敷与穴位按摩。干预后,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情况,护理效果以及临床功能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MBI以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及中医穴位贴敷于穴位按摩处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日常自理能力,能够增强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吴菜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早期活动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吴茱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4%,对照组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术后怠者采用吴茱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疗效确切,可缩短肛门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行腹部手术后采用吴茱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吴茱萸穴位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后SAS自量表评分与SDS自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部手术后采用吴茱萸穴位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不良情绪,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贴敷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给药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内关穴、中脘穴、天枢穴后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0~6h、6+~12h、12+~24h、24+~48h四个时间段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也较对照组轻,患者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贴敷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9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及腹部按摩,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术后,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89%、6.38%,同对照组56.52%、32.61%比较,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也能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等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包向红 《新中医》2021,53(11):165-16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术后患者48例按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观察比较2组营养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lb、PA、H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及恢复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丧失及睡眠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结肠癌术后患者优势明显,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营养状况与胃肠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会敏 《新中医》2020,52(12):184-18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涌泉穴穴位贴敷在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寒战中的效果。方法:将62例行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涌泉穴穴位贴敷。比较2组患者寒战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足部皮肤温度。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心率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小(P0.05);2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足部皮肤温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小(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涌泉穴穴位贴敷有助于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寒战,促进足温恢复。  相似文献   

10.
张瑜  李菲  金伟飞 《新中医》2021,53(11):205-20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按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配合按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10 d后,2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按摩可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术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缩短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在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骨一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及中药熏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残损指数(ODI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各时间点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中药熏药疗法能有效改善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海燕  孙科儿  徐芳玲 《新中医》2021,53(5):171-174
目的:观察在常规术后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熨联合艾灸干预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椎板切除减压术后患者在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均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3 d,并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予中药热熨和艾灸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10 d。于术后当天和治疗10 d后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以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腰椎功能。出院时评价护理满意度。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残留症状(下肢麻木、下腰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善腰椎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下肢麻木残留率为12.96%,低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腰疼痛残留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医护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和艾灸干预LSS术后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并可减少下肢麻木、下腰疼痛残留,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单纯给予常规术后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社会活动功能、脊柱稳定情况、腰痛缓解情况及直腿抬高角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平均椎间隙高度、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JOA)及直腿抬高角度(ASLR)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可显著缓解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下腰痛症状,提高其社会活动功能、直抬腿高度及脊柱稳定性,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潘磊  倪力刚  胡劲涛  许超 《新中医》2021,53(6):105-108
目的:观察督脉隔药饼灸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残余痛缓解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存在残余痛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督脉隔药饼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VAS评分、ODI、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BAL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RACP-5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残余痛患者的症状及骨代谢指标,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5.
李怡良  项南  唐素敏  王志文  高胜利  王惠 《中草药》2020,51(21):5431-5435
目的 探讨腰痛宁胶囊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腰痛宁胶囊口服并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联合雷火灸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口服联合雷火灸治疗LDH临床疗果肯定,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日常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火温针灸治疗风寒入络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入络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雷火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疗程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Fairbank病情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airbank病情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疼痛VAS评分、Fairbank病情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温针灸治疗风寒入络型膝骨关节炎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热敏灸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3例).对照组口服阿伦膦酸钠与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命门、腰阳关、关元、肾俞、足三里穴区探寻热敏腧穴行热敏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8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给予匹维溴铵(50 mg/次,3次/d)及双歧四联活菌(1.5 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血清25-(OH)D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36/50)。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Z=-2.24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t=-2.4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t=11.49,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值数值高于对照组(t=3.804,P<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产后身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明洁  严航  金红梅 《新中医》2021,53(4):128-131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产后身痛患者,共6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分配信封取号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颗粒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观察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2组间比较,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隔附子饼灸关元能加强中药对产后身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症状改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骨伤一科门诊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旋前圆肌综合征患者共30例,根据随机双盲试验,将样本含量随机分配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每周1次针刀基础治疗,进针部位为患者Tinel征阳性点处,观察组于就诊后第2天~第14天规律应用中药自拟方熏洗患处,方药包括:荆芥、防风、苍术、威灵仙等,1次/d。在就诊后第15 d及第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与观察,通过VAS疼痛评分、VAS满意度评分等观察2组患者就诊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就诊第15天后2组患者疼痛改善明显,VAS等级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的治疗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应用的治疗方法,2组受试者治疗后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均较高。第6个月随访,2组受试者复发率回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可以放松肌筋、通畅气血,减轻神经压迫症状,降低旋前圆肌综合征的复发率,且副损伤较轻,禁忌证较少,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