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新疆地区罹患西北燥证的冠心病患者与非罹患西北燥证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异同,以探寻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制定冠心病及中医证候类型调查表,调查并按统一规定填写调查表。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比较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中医证型的异同。结果将冠心病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患者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经卡方检验,P0.05,故冠心病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者中医证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是否罹患西北燥证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是否罹患西北燥证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和西北燥证调查量表测评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除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与全国常模无统计学差别外,生理领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社会领域则高于全国水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映第一组变量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典型变量V1主要由月收入X4、文化程度X3和年龄X1决定,反映生存质量指标的典型变量W1主要由环境领域Y4、生理领域Y1决定。结论:西北燥证是新疆农村维吾尔族生存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疆石河子拾棉民工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从内地来新疆石河子的拾棉工与长期生活在新疆的居民相比较,了解在西北燥证病因环境下.久居新疆与暂住新疆的人群,其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证候结构特点的不同,为西北燥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量表,对石河子拾棉工、和田、乌鲁木齐、伊犁和四川乐山居民实施抽样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辨证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3 658例问卷调查,得出石河子拾棉工及其他各调查点西北燥证罹患率分布、西北燥证7类证候症状积分均数排序及燥证主要症状得分数据.和田(39.52%)西北燥证罹患率最高,与石河子拾棉工(11.22%)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石河子拾棉工燥证罹患率高于四川乐山(P<0.01),但与乌鲁木齐、伊犁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石河子拾棉工的西北燥证症状得分均数高的多为燥证主要症状.与之相比,和田、伊犁、乌鲁木齐地区西北燥证的症状得分均数高的大多是特征症状.石河子拾棉工外燥证积分均数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调查样本(P<0.05或P<0.01),而内燥兼证很轻.结论:不同居住环境的几个调查点,居民所患西北燥证其证候类型特点及构成不同.石河子拾棉工最为特殊,其燥证症状最为典型,外燥证极强,但内燥兼证很轻.说明在西北燥证病因环境下,久居与暂住人群对燥邪的易感性与耐受性存在差异,从而表现为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证候特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高血压病中医症状证侯特点及其与西北燥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问卷量表形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高血压病例组249例,正常血压对照组245例,对高血压病例组进行高血压诊断性评估、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调查及西北燥证计量评分,而对正常血压对照组仅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评分,并对高血压病患者主要症状及西北燥证罹患率进行分析,高血压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西医病情积分及中医证型证情指数进行分析。结果:①新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较常出现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口干、健忘、耳鸣、夜尿频等症状;②高血压病例组患者西北燥证的罹患率(61.85%)远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人群(1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血压燥证组患者的西医病情积分亦明显高于非燥证组患者(P<0.01);④高血压燥证组与非燥证组的中医证型证情指数比较,高血压燥证组患者在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高血压非燥证组患者(P<0.01),两组在痰湿壅盛证与阴阳两虚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西北燥证与新疆地区高血压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北燥证研究现状,确定西北燥证证候研究的新方向。方法系统整理西北燥证相关文献,从病因、证候类型、病机和论治等方面,阐述西北燥证的辨证要点及其特性。结果西北燥证是以燥邪为主要病因的方域性、复合型中医证候,病因多元、证候结构复杂、病机交错变化是其主要特点;西北燥证可诱发或加重方域性疾病,是西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共同病理本质。结论西北燥证宏观研究的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涉足微观研究领域,围绕"西北燥证防治",展开证候机制探索及方药研发等,将是西北燥证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北燥证经验方药对唯证型西北燥证疗效,以期制定改善新疆地区民众亚健康状态的普适性防治策略。方法:设立唯证治疗组与唯证对照组,观察疗前、中、后的燥证积分变化。结果:(1)唯证治疗组燥证积分基线-10天、基线-20天均有明显变化,疗后低于疗前(P<0.01);唯证对照组燥证积分无变化(P>0.05)。(2)唯证治疗组燥证积分疗中、疗后与基线变化值比较,均有较大下降幅度(P<0.01)。结论:西北燥证经验方药对唯证型西北燥证有较好疗效,能改善以西北燥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首次确诊PCHD维族患者196例,汉族患者189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名为健康对照组。由医院心内科主治及以上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氧化酶法检测各组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采用化学修饰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采用选择性溶解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结果维族证型比例依次为:秽浊痰阻证[82例(21.3%)]>气虚血瘀证[61例(15.84%)]>寒凝心脉证[39例(10.13%)]>心肾阴虚证[14例(3.63%)],汉族证型比例依次为:气虚血瘀证[69例(17.92%)]>秽浊痰阻证[67例(17.40%)]>寒凝心脉证[42例(10.91%)]>心肾阴虚证[11例(2.86%)],两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秽浊痰阻证及气虚血瘀证患者TG、LDL-C、FIB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降低,维族心肾阴虚证患者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汉族同证型比较,维族秽浊痰阻证患者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气虚血瘀证患者FIB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患者秽浊痰阻证与TG(r=0.469)、FIB(r=0.464)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382);气虚血瘀证与FIB呈正相关(r=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汉族患者秽浊痰阻证与TG(r=0.445)、FIB(r=0.372)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37);气虚血瘀证与TG(r=0.471)、FIB(r=0.459)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维族、汉族PCHD患者中医证型与TG、HDL-C及FIB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西北燥证相关心系疾病虚证体质类型特点。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设置心系疾病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结果 (1)心系疾病病例组气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情况二者无统计学差异。(2)血脉类心系疾病阳虚证(20.95%)、心虚证(46.67%)、肺虚证(25.71%)、肝虚证(40.48%)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心肝虚证明显。神志类心系疾病气虚证(68.87%)、心虚证(53.01%)、肝虚证(43.37%)罹患率高于对照组。肌肤类心系疾病仅有阳虚证(15.54%)罹患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疆地区心系疾病以心肝虚证体质为主,但随病位不同、年龄差异,虚证类型构成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琢(TNF-α)-308 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哮喘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方法,检测16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40 例健康对照者的TNF-α-308 基因多态性。根据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标准对16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比较各中医证型的基因分布。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维吾尔族哮喘组与维吾尔族正常组、汉族哮喘组与汉族正常组、维吾尔族正常组与汉族正常组之间的两种基因型(野生型和突变型)及等位基因在分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哮喘各中医证型间TTNF-α-308 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哮喘患者与维吾尔族哮喘患者在各中医证型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支气管哮喘发病可能与民族、TNF-α-308 基因多态性无关;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可能与TNF-α-308 基因型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诊的维吾尔族患者272例,通过辨证分型研究维吾尔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其分布规律。结果 (1)272例DPN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构成比高于男性;(2)DPN可出现多种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184例(67.65%),痰热互结证8例(2.94%),气阴两虚证44例(16.18%),阴阳两虚证2例(0.73%),气虚血瘀证11例(4.04%),阴虚内热证23例(8.46%)。结论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证型是痰瘀互结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纳入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病例组),以120例排除现代医学疾病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对其西北燥证证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西北燥证总积分为(11.49±0.89)分,对照组为(5.84±0.81)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各类兼证比较,除肺心脾风火燥证及肺胃阴虚证外,其余各证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24.17%(29/120),对照组为7.50%(9/120),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医证型与西北燥证证型相关性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脾阴虚证与西北燥证脾胃蕴湿证相关性最强(P0.01),其次为肝气郁滞证与心肾阴虚证(P0.01)。结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多伴发西北燥证,且代谢综合征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西北燥证证情相关,为从"异病同治"角度制定新疆地区代谢综合征防治策略提供了临床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冠心病(PCHD)的77例住院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其中38例为维吾尔族PCHD患者,39例为汉族PCHD患者,分析维吾尔族、汉族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不同中医证型均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TG水平的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LDL-C水平升高,维吾尔族与汉族同证型比较,维吾尔族痰阻血瘀证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寒凝心脉证TG水平升高,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TG、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结论 维、汉两民族PCH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中医同道研究西北燥证基础上,论述西北多燥证及西北燥证的相关研究。探讨燥邪与湿邪的相互转化,初步探讨新疆地区皮肤病发病机理与西北燥证、湿邪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通过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相关因素,观察分析新疆各大医院2008年7月~2009年5月收集的50例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湿热内蕴型为主。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独特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6.
西北燥证研究概述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对西北燥证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而阐明其概念、分布规律、病因病机、证候特点、预后状况,探讨其预防与治疗方法。从异病同治角度探求新疆特高发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普适性防治策略,为新疆长寿因素研究和中医药民族医药抗衰老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各地区不同民族居民饮食性味对西北燥证罹患率的影响,确立适宜于西北地区气候环境的饮食类型,为西北燥证及相应亚健康状态的饮食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西北燥证和饮食性味调查量表,在新疆和田等5个地区实施抽样问卷调查,然后进行饮食性味计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4628例问卷调查,得出新疆各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性味数据。和田、吐鲁番、哈密、伊犁和乌鲁木齐5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的酸味、咸味嗜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维吾尔族喜食酸味的得分均数高于汉族,而汉族的咸味得分均数则高于维吾尔族。哈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甘味、辛味、酸味和咸味嗜食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别。上述差别在伊犁地区有特殊表现,苏阿拉木图村汉族喜食辛味上的得分均数明显高于其他民族,而酸味则明显低于其他民族。结论:新疆不同民族居民饮食性味特点:酸味为主辛味为辅或酸味为主甜味为辅,即酸辣或酸甜饮食。不同饮食性味与西北燥证罹患率的关系:酸辣、酸甜饮食是西北燥证的保护因素,过度食用辛味、咸味饮食则是西北燥证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酸辣、酸甜饮食是适宜新疆及西北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饮食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比较,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对190例汉族及120例维族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脂、踝臂指数(ABI)及脉搏波速度(PWV)水平。结果:心血瘀阻型维族患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于汉族患者;痰浊内阻型维族患者TG高于汉族患者;心肾阴虚型维族患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汉族患者;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C、LDL-C高于汉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心血瘀阻型比较,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G、TC较低,心肾阴虚及气阴两虚型汉族患者TC较低;与痰浊内阻型比较,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G较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肾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汉族患者ABI高于心血瘀阻型及痰浊内阻型,心血瘀阻型维族患者ABI均低于其他3型,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ABI高于其它3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民族其他3型PWV水平均低于心血瘀阻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患者动脉功能的损伤最小,心血瘀阻型患者动脉功能较差。维族患者血脂较汉族高,动脉损伤程度也较汉族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民族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影响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观察并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08年2-6月收集的100例维吾尔族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归纳维吾尔族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肝瘀痰阻型为主。结论:维吾尔族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独特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