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系辞》中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意即乾道成为阳刚的男性,坤道成为阴柔的女性.《易说卦》中又说:"乾,天也,故称于父;坤,地也,故称于母."从而说明了乾坤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周易》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由乾坤的消  相似文献   

2.
正《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气至而有效"的理念。何谓"气至"?查《中医大辞典》无"气至"词条;再查《实用针灸学词典》,也无"气至"词条,但有"气至而去之"之条,条文的解释是:"针刺术语。意谓针刺得气以后,即可起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再查《实用中医词典》,有"气至"词条,注释是"即针刺术中的得气。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均认为"气至"就是得气。  相似文献   

3.
《气功》杂志1998年第2期载有倪振飞先生"无神及其冲举方式"一文,认为"神识出窍"就是"升仙成佛",此见地大错,有必要纠正之。倪先生所实证的是"神识出窍"之事,此事只是修道途中的过程而已,与真正修得道果尚有十万八千里之遥,更不可能"升仙成佛"。若以此为尊,实为坐并观天。"神识出窍"也不是什么"佛道千古不传的无上秘法"。在道家著作《伍柳仙宗》《唱道真言》《性命法诀明指》《性命圭旨》《道乡集》中都有明确指示。"神识出窍"又分为"阳神出窍"、"阴神出窍"两种,道书中多有阐述。现录《唱道真言》说明之:"阳神脱胎之先兆,有光自脐…  相似文献   

4.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和"(龢)起初指音乐和谐,如《老子》中的"音声相和",后被逐渐引申,如许慎《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户戈切。""和,调也。"《周易乾卦》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相似文献   

5.
<正>"因势利导"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顺应疾病邪正斗争的势态,及时导邪外出。《灵枢·师传》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可见,"顺而治之"是《内经》因势利导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1]。这一治疗原则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中"顺其自然"相符。《内经》治疗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顺脏腑气机运行之势根据"五郁"形成的机理,《素问  相似文献   

6.
勿施甚欲     
<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两载于《论语》:一见于《颜渊》篇,为答弟子"仲弓问仁"语;一见于《卫灵公》篇,弟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以"恕",进而释之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与"仁"意思相近。《孟子·尽心上》就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说文·心部》:"恕,仁也。"段玉裁还据《孟子》之意发挥说:"为人不外于恕。"认为此二字"浑言之则不别"。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其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7.
鼎,最初见于《周易·鼎(卦)》,卦象为上高下巽。自汉代魏伯阳奠定内丹术,著《周易参同契》,"援易以为说",借以喻上下丹田,后世诸丹道之书,多遵从之,甚得妙合处。如清·刘一明《易理阐真》曰;"鼎者,烹煎锻炼之器";张松谷《丹道发微》曰:"凡可藏丹者,皆可言鼎,总当于吾身中求之,不可他寻外索";《性命圭旨》亦云:"火带金形颠倒转,自然鼎内大丹凝";王笃先生在《气功》杂志1997年第1期"性命双修谈体验"文中说:"内鼎的部位在下丹田,在脐下三寸"。从其卦象论,离者火也,巽者风也。若论内炼,则是以呼吸之巽风,烹炼丹田之…  相似文献   

8.
<正>恒久弥坚和与时求新是经典两个方面的品格,中医学理论就是以经典为筑基发展起来的。希腊特尔菲(Delphi)神庙内题有诸神的一句至言:"认识你自己"!明经而知本,方可堪"因虑而处物之智"(《灵枢·本神》)。我认为,中医学理论有如下特点。一是生成论的人体观。认为人体是"天生人成"生机与生气共具而生机成命的"生生之具"。《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形体。"生成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生之道有序,生之机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在癌症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认可与接受。中医博大精深,字字珠玑,用了区区两个字"中"、"药",就道出了治癌的真谛。1治癌先守"中"癌症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人们谈之色变。为什么会如此呢?主要是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治癌之术,首先就是一个"中"字。《汉书·艺文志》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相似文献   

10.
正"阴阳"一词,最早出现于《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用"阴阳"解释自然界的现象。阴阳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易经》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学继承并发挥《易经》的阴阳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认为阴阳是世间一切事物的纲领、一切变化的起源,是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体质学说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及两汉时期,就开始出现了有关体质学说的论述。例如《黄帝内经》的《灵枢·寿夭刚柔》提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了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与先天禀赋有关系的。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死时之法成"认为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体质上会有差异。另外,《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认为,地域人群间体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达摩易筋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养生的百科全书,字里行间都蕴涵着养生妙法。《易筋经·总论》曰:"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二竖就是两个小人,古代亦作病魔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芦少敏  张雅娴 《新中医》2014,46(4):241-243
<正>中医学认为,汗属阴液,是人体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津血化生而来。关于汗液,古人论述颇为详尽。如《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曰:"汗者,精气也";《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清·徐定超《内经注》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津渗于孔窍,留而不行者,是为液",故有"津血同源"、"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又"肺为水上之源……通调水道","心主血脉","脾统血","肾  相似文献   

14.
师说     
《东方养生》2011,(3):10-10
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荣华高位在身,并不是真性本命,外物偶然来到,只是暂寄存,(《庄子·缮性》)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养生学思想如下:第一,正确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么"。《黄帝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里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篇》亦曰:"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第二,认为"天人相应",养生学、康复学的根本点在于"顺应自然"。《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深得儒学养生心法,在"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有享年八十四岁的高龄。孟子的成就源于对儒学思想的正确理解和"威武不能曲,贫贱不能移"的坚定信念。本文对孟子的养生心法进行探讨。孟子认为,人身含藏宇宙之全息,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观点,他要求人们在内心上下工夫,向内穷究人心的本源,从而获得人的天赋本性,达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目的。为什么说"知其性则知天矣"?因为人的身心之中具有宇宙的全息,人的天赋之性与宇宙的理性是相通的。天地间有着生生不息的造化之机,人的身心之中必有生生不息的造化之理,这种存于心中的理性就是人的天赋之性。《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把道比作月亮,人  相似文献   

17.
<正>口苦顾名思义是自觉口内有苦味,其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胆瘅",《灵枢·四时气篇》曰:"胆液泄,则口苦。"因苦为火之味,而心主火且心气通于舌,故通常来讲口苦症状往往被认为是心胆有热所致。其实,对于口苦一证,单纯责之于心胆是片面的,历代文献中早有相关记载:如《景岳全书·杂证谟·口舌》所云:"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表明各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导致口苦的发生,正如《灵枢·五味》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  相似文献   

18.
<正>魏·吴普《吴普本草》:"萹畜,一名蓄辨,一名变蔓"。祝按:"蓄辨"曹元宇认为应是"辨蓄"之误。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萹蓄,无毒。主治女子阴蚀。生东莱。五月采,阴干。"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萹畜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蓄竹。煮汁与小儿饮,治蛔虫有验。"宋·苏颂《图经本草》:"萹畜,亦名蓄竹,生东莱山谷。今在处有之。春中布地生道旁,苗似瞿麦,叶细绿如  相似文献   

19.
<正>"牡"字其意在古汉语中,"牡"字作雄性或雄性兽类解。《广雅·释兽》:"牡,雄也。"《说文解字·牛部》:"牡,畜父也。"《颂·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垧之野。"《国风·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谓,"牡"字卜辞从"丄",乃牡器之象形。与"牡"字相对应的是"牝"字,作雌性或雌性兽类解,如成语"牝鸡司晨"比喻妇人专权。  相似文献   

20.
<正>杨秀清教授精于四大经典,对各家学派的理论有较深的造诣。临证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和风湿病,尤其对偏头痛的治疗颇有心得。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头痛"范畴,首载于《内经》。如《素问·奇病论》云:"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本病又有"首风"、"脑风"之称。《素问·风论》认为:"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