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邢明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25-26
目的:探究化瘀接骨散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接骨散外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骨折部位周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5周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及骨折部位周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接骨散联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患处肿胀,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选取9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对位情况、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和GW评分等指标来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患者的后掌倾角、尺偏角均有较好的改善,骨折愈合时间35-60(47±2.5)d,其中优58例(59.2%)、良33例(33.75%)、可7例(7.1%)。优良率达92.9%。肿胀消退时间5-15(10±1.5)d,疼痛缓解时间4-12(8±1.2)d。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临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对76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中药熏洗、外固定、手法复位治疗,然后观察治疗效果如何。结果 55例疗效为优,17例疗效为良,4例疗效为差。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进行外固定、手法复位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熏洗的效果很好,愈合率很好,并发症发生率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医正骨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医正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面台阶高度、尺倾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均显著改变,且观察组关节面台阶高度高于对照组,尺倾角、掌倾角小于对照组、桡骨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胀缓解、疼痛缓解、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正骨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骨折的解剖结构,加快康复进程,且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的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3.44%,治疗时间6.1±2.3d;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8.57%,骨折治疗时间9.9±1.4d,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的固定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恢复,并发症较少,可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骨折(包括桡骨远侧端3cm以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病人常不愿住院,而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采取定期复查的方法就医。因此我院从2010年~2011年对来院的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并予以夹板外固定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出疗效不佳的原因,合理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阳健骨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2周及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汤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4月期间郑州市骨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祛瘀汤,连续服用2周。两组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疗效、疼痛缓解、肿胀缓解、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疼痛缓解、肿胀缓解、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汤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良好,可缩短消肿、消痛与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共37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所有患者行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记录患者复位前后掌倾角、尺偏角、疼痛缓解情况、腕关节活动度以及PRWE(Patient-RatedWristEvaluation)评分,详细记录整个治疗期间出现的各项并发症及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和最终结果。治疗方法采用局麻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6周后去除小夹板,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良好、腕关节掌屈、背屈、旋前、旋后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应用模糊视觉评分法(VAS)进行满意度调查评分,满意率达91.89﹪;采用PRWE量表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81%。结论:应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王惠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8):34-36,63
目 的 :探 讨 手 法 复 位 小 夹 板 固 定 对 老 年 桡 骨 远 端 骨 折 患 者 腕 关 节 功 能 的 影 响 。 方 法 :将 2020 年 6 月 至2022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信封法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40 例。 A 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 B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 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桡骨缩短长度、外生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 B 组临床有效率( 95.00% )高于 A 组( 77.50% )( P<0.05 ); B组桡 骨 缩 短 长 度 、外 生 骨 痂 出 现 时 间 及 骨 折 线 消 失 时 间 短 于 A 组 ( P<0.05 );治 疗 后 , B 组 Cooney 腕 关 节 功 能 评 分高于 A 组( P<0.05 ); B 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评分高于 A 组( P<0.05 )。 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有效改善其腕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桡骨远端骨折9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2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67%(44/48)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治疗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S发生率2.08%(1/48)低于对照组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CRPS发生率,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黎土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7):91-9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闭合复位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患儿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小夹板外固定,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手功能恢复优良率、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在手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促进骨折部位较快愈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3.
冯典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2):39-4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骨一方与单独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法复位联合骨一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骨一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手背肿痛消退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4%,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骨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症状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卫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6):121-122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后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治疗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一定程度上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可较好的改善腕关节功能。但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孔水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4):71-73
目的:评价活血止痛汤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Colles骨折患者(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固定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4例。外固定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联合治疗组以活血止痛汤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住院时间、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肿胀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较外固定组优,住院时间、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外固定组短(P<0.05);与外固定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肿胀评分、VAS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可快速缓解肿胀、疼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约占骨科所有类型的16.7%,其中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较为少见,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10,多由暴力所致,临床表现为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并向背侧屈曲成角。目前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即采用传统正骨手法联合夹板固定,其中正骨手法大多为师承或有经验的医师从古籍中体会而成,无准确的描述也缺乏规范性,而复位后固定的效果也欠佳。本研究通过改良复位手法和夹板固定法,在临床治疗骨远端屈曲型骨折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3年1月~2012年1月,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3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350例患者均临床愈合,根据腕关节的功能评分标准给予疗效判定,显示:优132例;良186例;中17例;差15例。将手法复位后使用小夹板和石膏托给予外固定应用于老年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减少桡骨远端的骨折再次移位可能性,恢复腕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984-1986
探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9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A组30例,给予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B组30例,给予接骨板固定治疗,C组30例,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对这三组治疗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挠骨高度丢失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C组患者治疗后的掌倾角丢失、尺偏角丢失等明显低于A、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7%,B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6.7%,A组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0.0%,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控制复位丢失度数,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邵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28-130,13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骨密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据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骨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患者,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更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