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58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和对照组(未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疗程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改善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乳果糖治疗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沙棘干乳剂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乳果糖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联合乳果糖治疗青少年功能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的60~80岁的7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便秘临床评分、布里斯托大便性状评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布里斯托大便性状评分高于对照组,便秘临床评分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结合神阙穴外敷消积散对功能性便秘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结合神阙穴外敷消积散.比较两组的身心健康状态、排便情况及胃肠激素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石蜡油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胃肠外科门诊150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三组:A组给予口服石蜡油治疗20 ml/次,3次/d,B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10 ml/次,3次/d,C组联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液及石蜡油口服治疗,用法同上,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未停用其他泻剂及影响胃肠动力药物,且使用以上药物的时间均为两周,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80%(40/50);B组总有效率70%(35/50);C 组总有效率96%(48/50)。三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石蜡油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已排除器质性病变,临床考虑为功能性病变的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 33例病例中除2例失败外,功能性出口梗阻31例(93.93%),其中直肠前突21例(63.64%),会阴下降28例(84.85%).结论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有确切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笔者从1996年6月一1999年6月,应用自拟的润肠通秘饮治疗习惯性便秘78例,疗效显著。且对象与方法1.l对象根据卫生部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刀例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22-71岁,平均54.6岁,病史3个月一28年,平均2年5个月。1.2治疗方法润肠通秘饮:生何首乌15(单位克,下同),黑芝麻12,厚朴10,积实12,火麻仁15,大腹皮10,蜂蜜20。日1剂,前6味水煎2次,分早晚2次用蜂蜜10调服。气虚者加黄茂20益气通便,血虚者加当归12养血通便,食滞者加炒菜丽子12导滞通便,里热者加生地18…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排便训练技术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肛管直肠功能和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门诊及住院的28例FC患者为试验组,根据试验组患者肛管直肠压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的评估结果分别选择压力反馈训练法、直肠感受性训练法和腹式呼吸法进行排便训练。试验组于训练前及训练结束3个月后评估肛管直肠压力和直肠感觉功能;同期选择2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入组时评估其肛管直肠压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排便训练前用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训练后用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低于训练前(P<0.01),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训练后用力排时直肠压力和排便指数高于训练前(P<0.01),且用力排时直肠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排便训练前直肠初始感觉容量、直肠初始便意感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和直肠最大耐容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排便训练后以上4项指标较训练前降低(P<0.01),且以上4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训练后,自发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和粪便量少等症状较训练前改善(P<0.01);且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和腹部胀气等伴随症状也较训练前改善(P<0.01)。结论排便训练技术能有效改善FC患者的盆底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改善肛门外括约肌的协调性,降低直肠感觉阈值,并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8例分为两组,A组(n=46)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乳果糖,B组(n=42)口服乳果糖,疗程4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首次服药后48 h内排便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69.0%)(P<0.05)。A组用药后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总有效率比较均显著优于B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单用乳果糖,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02—2013-02在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莫沙比利片,5 mg/次,3次/d,餐前30 min口服,乳果糖口服,10 m L/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1剂/d,分3次温服。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外周与中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外周组和中枢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药物口服,外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骶部(S2~4)高频rTMS治疗,中枢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低频rTM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SCBM)次数、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对3组患者开展评估。治疗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每周SCBM次数、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SYM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周组治疗后平均每周SCBM次数[(3.27±0.28)次]较多、便秘主要症状评分[(2.54±0.26)分]较低、PAC-SYM评分[(10.78±1.14)分]较低(P<0.05),中枢组治疗后平均每周SCBM次数[(3.45±0.25)次]亦较多、便秘主要症状评分[(2.32±0.35)分]较低、PAC-SYM评分[(10.56±1.42)分]较低(P<0.05)。外周组和中枢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组和中枢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5.00%,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 结论 外周高频rTMS与中枢低频rTMS均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其疗效较单一的乳果糖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抗抑郁护理在功能性便秘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9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均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小剂量帕罗西汀;B组患者行抗抑郁护理;C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后1,2周对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患者入院时平均SDS、SAS评分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0.280,1.286;P>0.05,LSD法两两比较分析均P>0.05)。入院1周A、B组SDS、SAS评分略低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927,1.286;P>0.05,且LSD法两两比较分析均P>0.05);入院2周A、B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6.337,17.733,P<0.05,LSD法分析A、C组,B、C组间比较P<0.05)。析因实验方差分析SDS、SAS改变与不同抗抑郁干预方式-时间因素均存在差异( F分别为66.744,12.806;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同时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P<0.01)。结论抗抑郁护理能明显缓解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症状评分,并可有效避免抗抑郁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体育疗法简称体疗,我科于2007-05—2010-10对109例前来疗养的慢性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在保证原有非药物性防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体育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体疗目的根据疗养员身体状况坚持进行适当有效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腹肌的力量,锻炼肛提肌、骨盆耻骨联合肌及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并能增强胃肠的蠕动,使其分泌增加,有助于保持大便畅通。通过体育锻炼能令人精神放 相似文献
17.
孙桂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6):81-81
开塞露挤入肛门是临床上多年来治疗便秘常用的方法。但多数病人反映效果不理想。我们从2002年-2004年,2年在临床和家庭护理中,经过探讨和实践改用一次性导尿管灌肠法,并结合腹部穴位按摩,效果显。现将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果糖加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便秘9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乳果糖加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方法:90例病人分为三组,A组单用乳果糖,B组单用莫沙必利,C组乳果糖加莫沙必利口服,疗程2周。结果:A组与C组在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在排便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果糖与莫沙必利合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姚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4):59-61
[摘要]目的:益气固肾润肠方治疗老年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阳虚衰所致的8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每组各42人。对照组予口服乳果糖溶液,治疗组采用益气固肾润肠方中药颗粒剂治疗。治疗四周后,对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在治疗2个月后随访统计它们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中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5.23%)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而在复发率方面,对照组则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益气固肾润肠方在阳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显而易见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阳虚型)发病率,病人的长期获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