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异常步行运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8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疗法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活动关节、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等,运动疗法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动态平衡能力,采用FMA-L量表评定患者的异常步行运动能力,采用功能步行量表(FAC)评估患者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能力,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髋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能力,统计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的病变性质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动态平衡能力、异常步行运动能力、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髋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能力、ADL评分、FAC分级0~2级及3~5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1、0.48、0.22、0.09、0.29、0.03、0.06,χ2分别=0.19、0.19,P均>0.05);治疗后运动疗法组动态平衡能力、异常步行运动能力评分、前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髋关节伸展、髋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组治疗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进行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评定患者的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STEF、MBI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后)FMA、STEF、MBI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改良组治疗后FMA[(52.80±5.37)分]、STEF[(63.17±5.34)分]、MBI评分[(66.67±6.16)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探究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每天总计1h 45min的常规治疗,之外需在护工或家属陪同下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或步行2h;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外再接受2h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包括起坐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训练,两组治疗频率均为每周5天,共8周。在第0、4、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并比对组间组内的差异性。结果:经过8周干预,两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得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得分在第0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经过8周干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于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足底脱敏的运动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评定,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评定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采用足印分析法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分析步态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BBS评分为(37.41±8.14)分,FAC分级为(3.91±0.92)级,FMA评分为(6.42±1.12)分,步长为(42.99±7.21)cm,步宽为(10.26±1.05)cm,步速为(0.44±0.05)m/s]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BBS评分为(31.31±8.83)分,FAC分级为(2.96±1.16)级,FMA评分为(4.23±1.01)分,步长为(39.76±6.45)cm,步宽为(9.88±1.75)cm,步速为(0.41±0.06)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可通过动态接触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控制能力达到脱敏的目的,使其足部适应周围的环境,重新获得生理性支撑面,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喜爱的音乐,共3周。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org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自觉疲劳程度和神经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FMA差值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步行200m之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也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减轻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10m MWS)、跨步长、步频进行检测,同时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该组10m MWS为(0.53±0.20)m/s,跨步长为(78.91±20.46)cm,步频为(78.10±12.03)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4.13±5.77)分,FAC分级为(3.60±1.01)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该组10m MWS为(0.42±0.15)m/s,跨步长为(69.75±18.31)cm,步频为(71.14±9.29)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0.65±4.70)分,FAC分级为(2.93±0.89)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康复干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其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牵张训练、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LE)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8周治疗后,发现其BBS评分及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BBS评分[(48.2±5.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FMA-LE评分[(27.9±4.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对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时间1次/日,每次40 min,每周5 d,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rTMS组增加rTMS治疗,假刺激组增加rTMS假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rTMS治疗20 min再间隔30 min后行mCIMT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10 m步行时间(10MW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BBS、10MWT和MBI等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7.88±4.04)分]、BBS评分[(47.80±5.16)分]、10MWT[(22.39±6.10)s]和MBI评分[(71.48±9.41)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假刺激组和rTMS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联合mCIMT能更加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Ⅳ期、平衡功能障碍Berg评分21—40分、步行功能障碍(FAC)Ⅲ级的60例无严重认知和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加太极拳训练,两组均为1次/d,40min/次,6d/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功能量表(TIS)、平衡功能量表(BBS)、步行功能(FAC)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进行指标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IS值、BBB值、FAC以及10m MWS评定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8周康复训练治疗后,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偏瘫病程>6个月,且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2~4级)]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偏瘫病程>6个月,且FAC评级为2~4级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包括平衡仪、平衡板和木板上一字形步行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FAC评级、Berg平衡量表(BBS)、跌倒指数(FI)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平地45m最大步行速度(MWS)、上下24阶楼梯、上下50米斜坡及模拟上下公交车阶梯计时评测。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BBS评分、MWS、GTUP和上下楼梯所用时间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BBS评分、FI跌倒指数和MWS、GTUP、上下楼梯、上下斜坡以及模拟上下公交所用时间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达到5级,对照组仅5例患者达到5级,组间改善情况比较,以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步行平衡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和比较CIMT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效力。方法: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研究,其中亚急性期组患者14例(平均病程3.5个月),慢性期组患者16例(平均病程12.1个月)。在CIMT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天。同时接受塑形训练.密集的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2周共10个工作日。在接受CIMT治疗前和治疗后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来评价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CIMT治疗前UEFT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UEFT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亚急性期组治疗后UEFT的改善值明显高于慢性期组患者治疗后UEFT的改善值,两组改善值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亚急性期组患者和慢性期组患者在CIMT在治疗前、后UEFT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但CIMT在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上亚急性期组患者优于慢性期组患者(效应值ES:1.51:0.89)。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IMT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中均显现出较大的康复效力,尤其在亚急性期患者中显现出更大的康复效力。 相似文献
12.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塑形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塑形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恢复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组(CIMT组)10例,塑形组10例,作业疗法组(OT组)10例。CIMT组采用塑形技术+行为技术+限制技术;塑形组采用塑形技术+限制技术;OT组采用作业疗法+限制技术。所有组连续康复治疗3h/d,5d/周,共2周。采用运动功能活动指数(MAL)评定患侧上肢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能力;采用Wolf运动功能评定法(WMFT)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所有组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MAL评定,治疗前后分别进行WMFT评定。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所有组治疗后1d MAL指数提高明显(P<0.01);CIMT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MAL指数提高明显(P<0.01),塑形组和OT组则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组间MAL比较,CIMT组MAL指数提高最明显,与塑形组和OT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塑形组与OT组组间MA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组治疗前后WMFT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单纯塑形技术和强化作业疗法对运动功能具有同样的康复疗效;CIMT通过塑形技术和行为技术协同应用,显著提高康复疗效,并使康复疗效继续维持到治疗后1年;康复治疗中应重视行为因素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胫前肌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小于6个月的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随机分成EMGBF组和对照组。EMGBF组患者共17例,年龄(61.90±10.35)岁,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EMGBF;对照组患者共18例,年龄(55.12±9.92)岁,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改良Ashworth量表、胫前肌肌力、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功能评分(FMA-L)和10m步行速度测定,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评估方法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EMGBF组和对照组各评估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EMGBF组患者的踝背屈AROM、前肌肌力、BBS、FMA-L和步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EMGBF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促进偏瘫侧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改良和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27例)和强制组(31例)。强制组和改良组采用限制健侧肢体动作,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穿戴吊带和夹板,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强制组每日6 h,每周训练5d,连续2周;改良组在治疗环境中进行,每日2 h,每周3次,其它时间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训练,连续10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TEF和Barthel指数中的10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T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的灵活性和运动速度。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强制性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6.
Yulian Zhu Chaosheng Zhou Jue Liu Jiaran Jin Shengnian Zhang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6,38(19):1893-1899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qualify the improvements of 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 on the lower limb of stroke patients via assessing the centre of mass (COM) displacement and the basic gait parameters.Methods: A total of 22 hemiplegic patients after stroke with first-time clinical cerebral infarction or haemorrhagic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from May to December, 2014.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CIMT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corresponding training for five days/week for four weeks. The COM displacement and gait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by three-dimensional segmental kinematics method in pre-intervention and post- intervention therapy.Results: After four weeks of m-CIMT, the COM displacement on sagittal plane of paretic leg during stance phase was increased (pre: 91.04?±?4.39?cm, post: 92.38?±?4.58?cm, p?0.05) and swing range of frontal plane was remarkably decreased (pre: 10.15?±?3.05?cm, post: 7.83?±?1.90?cm, p?0.001). Meantime, the normalised swing range of COM in m-CIMT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 Moreover, the gait parameters, including velocity (0.27?m/s), step width (0.10?m), step length (0.22?m) and swing time percentage (29.80%),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post-interventions of m-CIMT (p?0.05).Conclusion: The m-CIMT intervention improves the COM displacement in sagittal and frontal plane, as well as gait parameters. These suggest that m-CIMT intervention may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hemiplegic gait.
-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Segmental kinematics method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OM.
m-CIMT interventions improved the COM displacement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m-CIMT interventions improved the hemiplegic gait parameters.
17.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加用CIMT治疗.治疗前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WMFT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WMFT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MT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