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分析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威胁老年人生命,是老年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老年患者心力衰竭诱发因素的分析及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诱发因素,降低心衰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现介绍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程中伟  方全 《中国医刊》2006,41(5):21-24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为目前心血管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公共健康问题,近2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美国每年大约有55万新发病例,其中50%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次入院。而且,很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比恶性肿瘤患者还差。为了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近几年有许多非药物治疗手段广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特别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在临床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宣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作者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程序、实施者、宣教的内容及其效果评价进行了综述。以期护理人员通过做好此项工作提高老年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郭良敏  梁芸 《四川医学》2023,44(7):748-751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资料及药物治疗的现状,探讨心衰药物对于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5月就诊于我院并住院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础资料及住院期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衰药物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男性居多(57.3%),主要病史为高血压(78.2%)、冠心病 (51.5%)和糖尿病(38.8%),住院期间心衰患者主要治疗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 NI(57.3%),利尿剂(75.7%),β受体阻滞剂(68.0%)等;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醛固酮拮抗剂和利尿剂的使用也是和患者主观症状(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则和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10),钙通道阻滞剂与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02)。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治疗慢性心衰的常用药物;醛固酮拮抗剂和利尿剂对改善心衰患者症状有一定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4-2005年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途径,心力衰竭治疗除了对原发性心脏疾病进行治疗外,应针对心衰出现的病因、神经体液机制及心室重构方面进行治疗。按照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进行治疗,临床仍有很大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不好。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3月联合使用高渗盐水及速尿治疗慢性心衰102例,均收到明显效果,改善了心衰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住院时间缩短,再住院率降低,死亡率下降。现将此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变化及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组)和老年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使用冻干重组人BNP粉针进行治疗。结果干预组BNP和LVEF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BNP增加,LVEF下降;治疗前后干预组的BNP、LVEF和心率均有明显差异;随访中,干预组中治疗前BNP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与正常的患者相比,死亡率、年平均住院次数和年总住院时间均有差异;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不仅可反应心功能分级情况,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评定心衰的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且临床中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探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 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心衰的认识,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检测与管理能力,提高用药依从性,患者合理饮食,提高患者愈后生存质量,减少其再住院及死亡率.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抗心衰用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在常规用药方案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心衰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贾淳媚 《新疆医学》2010,40(5):77-78
心力衰竭是迄今为止发病率仍在继续上升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疾病严重阶段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是老年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心衰的治疗过程中,加强低钠血症的监测,早期识别低钠性脑病,并合理干预成为避免后续不良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心衰控制和心律失常控制的综合疗效。②方法128例老年CHF患者分为两组,即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组和不并发VA组.对并发VA组在常规纠正心衰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主要是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剂量个体化。③结果对CHF并发Ⅱ、Ⅲ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治疗,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纠正心衰,降低CHF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④结论对CHF并发VA的患者.根据其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在纠治心衰的同时.积极控制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能改善心衰患者预后.降低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臧琦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621-362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诊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予多方面的护理,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及其相关因素与高凝状态的关系。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及左心房内径。心力衰竭患者组按照心衰程度、LVEF、有无房颤、基础病因、病程等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心衰程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衰合并房颤组较心衰并窦性心率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不同LVEF水平、不同疾病构成及不同左心室内径患者组间比较,血浆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高凝状态更为严重;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较心衰合并窦性心率患者,高凝状态更为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与高凝状态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张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53-153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进行教育之前,对比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率,还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因此,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玮瑜  刘慧玲 《广东医学》2008,29(4):694-695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对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前后生活方式、用药知识、接受能力、发病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及住院期间能按时按量服药,但出院后17.1%患者出现漏服,12.1%患者停服,定期电话随访后漏服率下降至3.6%,停服率下降至1.2%。结论 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心衰的再发率。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服药依从性 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杨会兰  穆小玲 《吉林医学》2011,(6):1238-1238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用药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住院后的用药情况分析,对1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用药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对减少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老年人患者应注意用药安全,对用药进行观察和护理,进一步加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颜文飞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44+147-144,147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心衰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特点,为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效107例(66.88%),有效39例(24.38%),无效9例(5.62%),死亡5例(3.12%)。结论熟悉老年慢性心衰临床特点,对提高老年人慢性心衰诊断,减少误诊;防止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林慧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护理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护士除要熟悉掌握心力衰竭的原因、临床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心衰的诱因和老年人早期心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评分,并分析评分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38.7%存在抑郁障碍,35.5%存在焦虑障碍,女性、病程长、心功能症状重、农村地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高.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障碍,且影响因素多.临床可根据SDS、SAS进行评定抑郁和焦虑障碍,从而指导和进行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病因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为老年心衰病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9~2008年32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心衰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及高血压病。其治疗心衰的药物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为主,但洋地黄使用率有所下降,而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的使用逐步上升。住院期间改善率逐渐递增,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主要病因从风心病演变为冠心病,其用药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