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子的聚集,肥胖、胰岛生理作用低下或称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紊乱和炎症反应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我们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T),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让老年人对此进行注意,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取某医院进行调查,自2007年1月-2008年2月之间的老年心血管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有53例,年龄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72.1岁,所调查的老年人伴有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部疾病等,分别有79例、34例、19例、24例,合并两种以上的有25例.对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及临床检测相结合来进行研究.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资料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和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吸烟、饮酒状况、个人病史等,然后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检测.临床检测:主要包括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和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项目.结果 患者有体重超标的人数72例,占60.0%,情绪急躁的有65例,占54.2%,平时吸烟的患者45例,占37.5%,饮酒患者54例,占45.0%,饮食油腻的45例,占37.5%,不爱运动的有65例,占54.2%,两项指标包括两项指标都有的有34例,占28.3%.结论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是跟遗传、精神过度紧张、钠盐摄入过多、肥胖超重、酗酒、缺乏适量文体活动等因素有关,因此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降低此病的发生率是很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与分析与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的65岁以上重症肺炎患者36例(不包括恶性肿瘤合并肺炎的患者),其中15例死亡(死亡组),21例治愈或好转(好转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及各器官功能情况、病原菌及其耐药率、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结果 好转组的21例患者平均年龄72±6岁,75岁以上的5例(23.8%);患有3种或以上的基础疾病者6例(28.8%),而且基础疾病控制较稳定,发病后有3个或以上器官功能损害的5例(23.8%).死亡组的15例患者平均年龄(83±8)岁,75岁以上的12例(80.0%);患有3种或以上的基础疾病者12例(80.0%),而且这组患者在肺部感染发生前,均有一个或以上的器官功能不全的情况,发病后出现3个或以上器官功能损害的10例(66.7%).而两组的病原菌构成差别不大,都是阴性杆菌感染占多数,但是死亡组感染的耐药菌株较好转组的明显增多(52.0%),而且死亡组合并真菌感染的也较多,因此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更换或增加抗生素的比例较好转组的明显增高(80.0%).结论 导致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的发生,与患者年龄(75岁以上)、基础疾病或合并症的数目(3个或以上)、多器官功能受损、病原菌是否耐药以及首程抗生素选择是否恰当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02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2例脑梗死患者与98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以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42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其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并记录临床及生化数据,在MHD组按颈动脉硬化有无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对两组间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颈动脉硬化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MHD组患者颈动脉IMT值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MHD患者颈动脉IMT与年龄、收缩压、CRP、血磷呈显著正相关,与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收缩压和血磷水平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颈动脉硬化产生与高收缩压和高血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城市老年人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济南医院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市属企业离退休干部2450名,检测血压、体重指数(BMI)、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之间的关系进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的平均年龄为(77.42±3.24)岁,高于血压正常组的(76.24±4.05)岁;BMI为(26.75±3.28)高于血压正常组的(21.52±1.74);血糖为(6.69±1.54)mmol/L,高于血压正常组的(6.25±1.83)mmol/L;高血压家族史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87.1%,明显高于无家族史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C、TG、Bun、Cr、U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高盐饮食、高血压家族史是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年龄、BMI、高盐饮食、高血压家族史是影响老年人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及分布特点。方法:对上海市五家养老机构60岁及以上的912位老年人,在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索、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案资料分析。结果:老年人中70-79岁占27.30%,80岁以上占60.86%。慢性疾病患病率99.67%,患病率前7位的分别是:高血压占57.46%,冠心病占42.65%,脑血管病占38.38%,慢支占16.12%,痴呆症占15.79%,骨折占15.02%,糖尿病占14.47%,除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外,其他疾病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同时患两种疾病的占24.97%,患3种及以上疾病的占64.14%。生活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占74.78%。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年龄高,慢性疾病患病率高,伴有多种疾病比率商,且年龄越大患疾病种类越多,部分存在精神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比率高。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弥漫性的病理状态,相关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明显相关^[1]。基于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无创、准确、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本研究采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女性人群颈动脉的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梁宏勇 《吉林医学》2012,33(9):1843-1844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6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租,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患基础疾病数量、器官功能损害数目、耐多药菌感染等可能与老年人重症肺炎预后相关(P<0.05),而性别、真菌感染等可能与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高龄(>75岁)、基础疾病数量增多、器官损害数目≥3、耐多药菌及真菌感染等可能为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75岁)、基础疾病数量增多、器官损害数目≥3、耐多药菌及真菌感染等可能为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医学》2017,(10):993-994
目的调查佛山市顺德地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情况及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佛山市顺德区内按不同地域调查问卷,了解老年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问卷采用专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按设计方案进行调查问卷12 054人,患老年抑郁症911人,患病率为7.56%,男性430人,女性481人,已婚患病率5.04%,未婚或丧偶患病率19.55%,生活完全自理患病率5.87%,自理障碍患病率21.31%,有兴趣爱好患病率6.54%,无兴趣爱好患病率9.46%,有慢性病患病率11.23%,无慢性病患病率4.90%,有负性生活事件患病率23.11%,无负性生活事件患病率5.14%,有运动患病率5.82%,无运动患病率11.62%。结论从筛查结果看老年抑郁症发病与性别无关,与婚烟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兴趣爱好、有无慢性病、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有无运动相关。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例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超声检测,根据TMT分为IMT≤0.99mm组和IMT≥1.00mm组,并记录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_(100)(APOB_(100))、脂蛋白(α)[LP(α)]、纤维蛋白原(Fbg)、血糖(BG)、血压(BP)、体重指数(BMI)、吸烟指数及年龄等指标。结果:随着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加(P<0.01),IMT与TC、LDL-c、APOB_(100)、LP(α)、Fbg、SBP、吸烟指数及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TC、LDL-c、APOB_(100)、LP(α)、Fbg、SBP及嗜烟和年龄密切相关。定期超声监测颈动脉及检查相应危险因素对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韶辉  赵美华 《河北医学》2009,15(10):1137-114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这类患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归为斑块组(n=72),未发现斑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88)。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颈动脉斑块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吸烟、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血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39,P值0.004)、吸烟(OR值5.296,P值0.003)、总胆固醇(OR值0.416,P值0.013)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年龄、吸烟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唐妍妍 《医学综述》2012,18(16):2728-272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79例患者分为斑块组201例,非斑块组78例,所有患者都记录既往有或无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饮酒史,并进一步检测血糖及糖耐量、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明显增多(P<0.01);与无斑块组比较,年龄、吸烟、脑梗死、高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吸烟、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各相关危险因素与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斑块组(n=86)和无斑块组(n=94),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静脉血中血脂相关指标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饮酒史和血脂生化检测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Lp(a)]、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增高(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和LDL-C、载脂蛋白B(ApoB)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颈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的发生,其中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是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HDL-C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109例)和非斑块组(83例)2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0,P值0.002)、高血压病(OR值2.81,P值0.031)、糖代谢异常(OR值2.74,P值0.028)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高龄、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育华  褚俊 《医学综述》2006,12(18):1142-1144
颈动脉超声是诊断、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二维灰阶超声成像、高分辨力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和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CCD)、超声彩色血流速度图(CVI)、功率多普勒成像、三维超声重建(3D-UR)、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4D-CDFI)以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测定等超声检测技术在颈动脉硬化彩超检查中的临床运用价值和检查技术新进展,认为彩超可作为颈动脉病变一种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颈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并分析一些再狭窄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了50例在笔者医院行CAS的患者,收集并分析与支架内狭窄可能相关的临床,影像和手术操作等资料,平均随访2.8年.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占72%(36/50);平均年龄63.1±8.3岁,52处狭窄病变放置60枚支架,术后发生ISRS 7例(13.46%),其中置入两枚支架者ISRS 50%(4/8),置入一枚支架者ISRS 6.82%(3/44)(P<0.05);术后有残余狭窄ISRS 45.45%(5/11),无残余狭窄ISRS 4.88%(2/41)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与置入支架数量及术后残留狭窄相关(P<0.05).结论 支架置人数量和支架术后残余狭窄可能是ISR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狭窄病变选择适宜的支架以及尽量减少支架后残余狭窄对防止术后再狭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琪  车琳  陈晓光 《黑龙江医学》2010,34(3):187-18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特点。结果2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67例(23.8%)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而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55例患者中,有25例(45.4%)发展为进展性卒中;重度颈动脉狭窄48例中,有24例(50.0%)发展为进展性卒中;在病理表现为溃疡斑的43例中,有23例(53.4%)发展为进展性卒中;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仅9%发生进展性卒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溃疡斑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程度及溃疡斑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07-2011年4种常见老年癌症病例1101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老年癌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癌症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特级护理、输血情况、抢救情况、手术情况、患者来源、癌症种类、付费方式。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院内部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实行按病种限价付费,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基线血脂水平在预测新发颈动脉斑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市2000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血脂水平与新发颈动脉斑块关系分析。结果传统危险因素易造成基数水平增高;总人群甘油三酯( TG)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由基线时的1.30 mmol/L上升至1.58 mmol/L,增长了16.8%。男性的TG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低,女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女两性的新发基数数据血清总胆固醇( TC)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呈正相关。结论对于新发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与TG 呈现正相关且高脂情况可以增加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