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最早是从果蝇体内分离得到的,它主要决定果蝇腹背侧体轴发展方向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1997年Medzhitov等[1]首次在人体分离出果蝇TLR的同系物,从而发现人类及哺乳动物存在一个TLR家族,它可以识别病原菌,启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抵抗其侵入.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最早是从果蝇体内分离得到的,它主要决定果蝇腹背侧体轴发展方向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1997年Medzhitov等首次在人体分离出果蝇TLR的同系物,从而发现人类及哺乳动物存在一个TLR家族,它可以识别病原菌,启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抵抗其侵入。目前,已发现的TLR家族成员共有11个,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免疫应答机制中扮演各自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Toll蛋白最早发现在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对背腹侧体轴细胞的形成起重要调控作用。在成虫,Toll蛋白诱导抗真菌多肽Drosomycin的合成,参与抗真菌天然免疫应答;Toll同源分子18-wheel分子则在抗细菌感染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Toll是广泛参与机体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分子, 其胞外段可与相应配体结合, 通过胞内段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在研究其胞内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时发现, Toll的胞内段与Il 1R家族分子的胞内段(TIR区)有高度同源性, 并都可通过MyD88依赖途径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另外, Toll家族的个别成员还可在MyD88缺失时通过替代途径 MyD88非依赖途径激活信号转导, 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Toll/IL 1R家族及其成员的结构特点已知Toll是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果蝇腹背模式形成的一类蛋白, 并可介导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天然免疫,目前…  相似文献   

5.
Toll样受体参与组成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感染性疾病中与内源性配体结合可触发免疫炎症反应。在外周神经损伤后,各种内源性配体释放,可与外周神经中表达的Toll样受体结合,通过信号级联传导,参与免疫炎症反应过程。本文将着重阐述施万细胞来源的Toll样受体在外周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及外周神经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背景:学者们对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组织的改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在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Toll样受体4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尚未涉及。 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 方法:采用NiTi拉簧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力值50 g。分别于加力后1,3,5,7,10,14 d取正畸牙周组织,检测Toll样受体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畸加力1 d,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量增强,至加力后5 d时表达量最大,之后逐渐降低,第14天时回落至初始水平。可见正畸力可以刺激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Toll样受体4可能参与了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7.
Toll样受体(TLRs)是模式识别受体(PRRs)之一,其因胞外段与一种果蝇蛋白Toll同源而得名.TLRs广泛分布于巨噬细胞、树突样细胞、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还存在于一些组织细胞中,如心肌细胞等.TLRs不仅可诱导固有免疫反应作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也可通过激活抗原递呈细胞诱导适应性免疫反应.大量证据表明,TLRs除参与宿主抵抗病原菌的侵害之外,还在非感染性组织损伤中起作用,例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心肌重塑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故了解TLRs信号通路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可帮助我们确定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靶点,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主要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早在果蝇体内发现TLR,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13种TLR,在人类至少发现10种TLR,包括TLR1~ 10.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及内源性配体HS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oll样受体是介导天然免疫的重要受体,它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配体,直接启动有效的抗感染机制,为建立适应性免疫提供条件。最近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尚能识别包括热休克蛋白在内的内源性配体,参与微生物诱导之外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0.
Toll样受体(TLR)和核苷酸结合寡聚体结构域蛋白(NOD)是先天性免疫应答中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保守结构的模式识别受体,与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相关。成纤维细胞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组织,通常是一种不活跃的细胞。研究发现,一些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表达多种TLR和NOD,并积极主动参与先天性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TLR和NOD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并总结了一些重要组织中成纤维细胞TLR和NOD的表达及其介导的免疫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天然免疫相关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在机体抵御感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TLR外,目前还发现了很多其它种类PRR,这些非Toll样PRR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既可以与TLR协同作用,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Dectin-1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种非Toll样PRR,属于NK细胞受体样C型凝集素,是一种Ⅱ型跨膜受体,通过对真菌的识别参与免疫效应细胞的吞噬及杀伤过程,诱导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从而参与机体防御真菌病原体的天然免疫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Toll样受体4除与抗感染免疫有关外,在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组织损伤和自身免疫病等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对小鼠尾静脉血管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长春瑞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注射后48 h,实验组小鼠尾静脉血管出现内皮细胞脱落、血栓形成和炎细胞浸润,损伤部位内皮细胞高表达Toll样受体4;对照组小鼠尾静脉血管无明显损伤表现,血管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阴性或弱表达。表明长春瑞滨上调了小鼠尾静脉血管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提示Toll样受体4可能参与了长春瑞滨致静脉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现已认识到Toll样受体的活化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关系十分密切,Toll样受体与移植免疫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抗皮肤移植排斥反应中受体兔血清Toll样受体的变化。 方法:制备兔背部缺损模型,将受体家兔分为6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低、高剂量组、环孢素A低、高剂量组、联合用药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于移植前1 d开始肌肉注射5,10 μg/(kg•d)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5,10 mg/(kg•d)环孢素A,5 μg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5 mg环孢素A,1 mL/d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0 d。 结果与结论:各组移植后Toll样受体4,7,8,9水平均较移植前升高,移植后14 d达到高峰。移植后4,7 d生理盐水组Toll样受体4水平高于联合用药组(P < 0.05)。移植后7 d生理盐水组Toll样受体7高于其他各组(P < 0.05),Toll样受体8高于环孢素A高剂量组(P < 0.05)。各组移植不同时间点Toll样受体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Toll样受体4,7,8,9水平在皮肤移植后明显升高,当皮片排斥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表明Toll样受体参与排斥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病毒相关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悦  夏雪山 《现代免疫学》2007,27(5):434-438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是近来发现的固有性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在对病毒的识别与免疫应答作用中起着重要的用。本文简要综述了病毒相关Toll样受体中TLR2、3、4、7、8、9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TL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同源于果蝇Toll的蛋白分子,在宿主的天然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它既可作为CD14作用的信号分子,又能直接作为LPS的受体介导细胞的活化,在LPS的跨膜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 用,成为LPS信号转导研究的热点之一.TLR相关研究的深入,可为临床内毒素休克、SIRS和MODS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肥胖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肥胖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形成,并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明确Toll样受体与肥胖的关系,探究其中的免疫学机制,将给肥胖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本文就TLR2、3、4、5、6、9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的发现是近二十年整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Toll样受体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它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在机体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不仅仅表达在免疫细胞,同样也表达在肿瘤细胞,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Toll样受体激活可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但也可促进肿瘤的进展.人们对这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发生机制还了解甚少.Toll样受体还能识别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形成慢性炎症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本文对Toll样受体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Hippo信号通路是由一系列发生级联反应激酶构成的,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一条关键信号转导通路,该信号通路最先于果蝇体内发现,且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哺乳动物中,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Hippo信号在肿瘤、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的调控,随着对Hippo信号通路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研究发现,Hippo与某些炎症疾病相关,特别是以Hippo通路为信号传导的中心,与某些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存在交互作用,进而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Hippo信号通路与免疫细胞分化发育、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以及与G蛋白偶联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阐述Hippo信号通路对炎症的调控机制,为研究Hippo信号通路调控炎症的机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证实全髋关节置换后松动假体表面生物膜中表达Toll样受体,但其变化规律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关节假体置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oll样受体2,4的表达。 方法:选择关节置换患者和同期10例行关节镜检查患者,于入院次日和假体置入后第3天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中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阳性表达,同时送血样至检验科检查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两组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Toll样受体2,4均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而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表达率较低;关节置换组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术前(P < 0.05);关节置换组Toll样受体4、关节镜组Toll样受体2,4手术前后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关节置换组手术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阳性表达率低于关节镜组(P < 0.05),两组Toll样受体4表达率无差异。提示在无感染的情况下,手术本身应激和局部损伤不影响Toll样受体2,4的表达,假体的置入下调了外周血Toll样受体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先天免疫是机体抗细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的第一防线.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是先天免疫的关键受体.它可以识别致病微生物的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l pat-terns)而激活先天免疫细胞和进一步调整后天免疫系统.近来发现的Toll样受体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Toll样受体的激活因子在抗癌免疫疗法中可用作免疫调节剂(immunoadju-vants)或细胞毒素的药物.在这里,我们将简述当前关于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和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癌症免疫疗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