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转移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对 5 7例骨转移癌的X线照片、CT扫描和ECT骨扫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X线片未发现转移病灶 37例 (6 4 9% ) .CT扫描未见骨质破坏 2 4例 (42 1% ) ,ECT全身骨扫描均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5 7例 .结论 ECT骨扫描灵敏、快捷、简便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癌的首选方法 .X线照片、CT扫描早期阳性率低 ,只宜用于骨转移病灶定位后再作定性的补充检查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NPC)骨转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NPC 679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检查.其中82例同时行X线和CT检查. 结果经骨显像检查发现骨有转移者295例,骨显像阳性率43.4%.骨显像发现转移病灶189个,而同时X线检查仅为56个. 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NPC骨转移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骨显像阳性病例中骨痛有无各占半数,骨显像阴性病例中有16%伴有明显骨痛,NPC患者有无骨痛症状均应常规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血清TPINP和ICTP检测及SPECT和CT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52例,进行全身骨显像扫描.SPECT使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患者取全身前位和后位显像,并结合常规CT扫描进行分析.检测TPINP 和ICTP采用RIA药盒,计算采用log-logit或四参数数据处理模式.结果 乳腺癌术后SPECT骨转移率为19.4%(48/252),48例骨转移患者发现病灶123个;乳腺癌术后CT骨转移率为11.9%(30/252),30例骨转移患者发现病灶53个.SPECT和CT的转移率、病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5和χ2=41.386、P<0.01).血清TPINP和ICTP水平在SPECT阳性组明显高于SPECT阴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9、P<0.01和t=8.799,P<0.01).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CT显像比较对乳癌术后骨转移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TPINP作为骨形成标志物、ICTP作为骨吸收标志物能在早期出现变化,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全身显像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相互补充,乃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PECT联合X线诊断鼻咽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鼻咽癌初诊患者行SPECT全身骨核素显像和X线检查.结果 60例鼻咽癌经SPECT和X线共同诊断为骨转移53.3% (32/60), SPECT显像阳性率为78.3%(47/60), 假阳性率为16.7% ;X 线诊断阳性率为45%(27/60), 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多见,其余依次为胸部、骨盆、肢体和颅骨.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与X线联合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鼻咽癌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NPC)骨转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NPC679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检查。其中82例同时行X线和CT检查。结果:经骨显像检查发现骨有转移者295例,骨显像阳性率43.4%。骨显像发现转移病灶189个,而同时X线检查仅为56个。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NPC骨转移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骨显像阳性病例中骨痛有无各占半数,骨显像阴性病例中有16%伴有明显骨痛,NPC患者有无骨痛症状均应常规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来已确诊的71例肺癌病人进行核素骨显像扫描,结合临床与X线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1例肺癌病人经核素骨显像发现骨转移56例,阳性率为78.9%.显示各部位病灶共124个.累及部位依次为肋骨45个占36.3%(45/124),脊椎骨35个占28.2%(35/124),骨盆17个占13.7%(17/124),四肢骨12个占9.7%(12/124),胸锁骨10个占8.1%(10/124),颅骨5个占4%(5/124).其中助骨转移灶多见于原发肿瘤的同侧,本组就有37个占82%(37/45).有骨转移的56例中,多发骨转移45例占80.4%.结论: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是有利于骨转移的早发现,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效果的评价及预后的估计均有很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骨转移癌临床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确定原发肿瘤部位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年至2004年间141例骨转移癌的临床表现、放射学改变以及病理形态学表现,并对原发部位不明确的肿瘤,采用细胞角蛋白系列标记物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1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结果在141例骨转移肿瘤患者中,男:女为1.7:1,发病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56.5岁,中位年龄57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及功能障碍.骨转移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脊柱58例,骨盆骨46例,长管状骨34例,其他部位3例;其中23例为多发骨病变.放射学特征显示99例(70.2%)的骨转移癌病例可通过X线平片发现病灶,其中85例(85.9%)表现为溶骨性病变.有90例(63.8%)通过临床病史及典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可以明确其原发病灶,另有51例来源不能确定,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其中的40例可以确定其组织来源.最终有130例(92.2%)骨转移癌可以确定原发部位,原发病变部位依次为:肺37例,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25例,肾脏18例,胃肠道17例,肝脏12例,甲状腺11例,前列腺7例,膀胱2例,皮肤1例.结论骨转移癌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中轴骨(脊柱及骨盆)为转移癌好发部位.骨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肺及女性生殖系统(包括乳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确定不明来源的骨转移癌的原发部位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诊断为SpA住院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X线平片及 CT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的病变分级及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平片诊断为Ⅰ-Ⅱ级骶髂关节改变的病例中有59.2%(29/49)在CT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级别.骶髂关节面模糊在X线平片中检出率较CT高(P<0.05),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则在CT中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CT扫描对 SpA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X线平片与CT对SpA非早期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骨断层显像对脊柱单发阳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1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提示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患者,行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得到局部SPECT、CT及融合影像。阅片由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分别独立进行,所有病灶均以病理学结果及6个月以上的影像随访为"金标准"。结果在921例患者中,161例诊断为肿瘤骨转移(17.5%),4例诊断为原发骨肿瘤(0.4%),2例诊断为骨髓瘤(0.2%),5例诊断为骨结核(0.5%),689例诊断为良性病变(74.8%),59例诊断为外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6.4%),1例诊断为许莫氏结节(0.1%)。肿瘤骨转移病例共161例,其中颈椎9例(5.6%),胸椎46例(28.6%),腰椎82例(50.9%),骶椎24例(14.9%)。按部位分类,颈椎病变共30例,肿瘤骨转移9例(30%);胸椎病变共224例,肿瘤骨转移46例(20.5%);腰椎病变共606例,肿瘤骨转移82例(13.5%);骶椎病变共61例,肿瘤骨转移24例(39.3%)。结论99Tcm-MDP 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对常规全身骨显像单发阳性病灶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同时显示了该病灶的形态及周围软组织影像特征,显著降低了骨显像中椎体单发阳性病灶的假阳性率,在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中较常规全身骨显像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局部CT融合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胸腰椎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65例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伴有腰背痛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及胸腰椎局部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根据患者综合表现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和无肿瘤骨转移,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全身平面显像与平面显像联合局部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对原发性肝癌胸腰椎转移的检出率,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检出胸腰椎转移灶数目的差异性。结果 65例伴有腰背痛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出骨转移病例12例,检出率为18.46%;共检出胸腰椎转移灶57个,有骨转移病灶的患者平均胸腰椎转移灶为4.07䥺SymbolqB@1.27个;全身骨骼联合局部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检出骨转移病例30例,检出率为46.15%;胸腰椎病灶136个,有骨转移病灶的患者平均胸腰椎转移灶4.53䥺SymbolqB@1.20个;两方法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