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张照兰主任医师从燮理肝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痞满病机虚实夹杂,病位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张照兰以“燮理肝脾”为思路,提出“厚土气, 挑萌芽,通气路”的治法,创立燮肝理脾消痞方,通过灵活化裁,联合非药物处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淑香  党辉 《光明中医》2012,27(4):641-642
肝脾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密不可分的联系,结合晚期乳腺癌的疾病特点,提出治疗思路上重视“肝脾同治”,强调调整脏腑功能,配合化痰行瘀等攻邪之法,是晚期乳腺癌中医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从肝脾入手治疗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疏肝健脾兼顾行气活血、化痰除湿的方法,自拟柴苓汤治疗肺挫伤。将64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柴苓汤,疗程10天;10天后复查胸部X线片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采用肺挫伤简易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需行机械通气率、肺部感染发生率、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从肝脾论治肺挫伤,能明显改善肺挫伤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尽早恢复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罗军 《江苏中医药》2017,49(2):73-74
慢性肝病其发病的病因及各阶段的病机变化都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准确地把握慢性肝病各阶段的病机特点,结合从脾论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慢性肝炎治以疏肝健脾,利湿解毒;脂肪肝治以健脾消脂,活血和络;肝硬化治以行气活血,健脾和络;肝硬化腹水治以健脾化湿,利水消臌。  相似文献   

5.
肝硬变及肝硬变腹水多由慢性乙型肝炎久治不愈而形成,属中医“积聚”、“膨胀”等范畴,多以治肝、治湿、活血、利水、补虚等法治疗。笔者宗《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从脾论治,取得满意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考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胃肠功能性紊乱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可资解释的症候群。笔者总结临床所见,从肝、脾二脏论治本病,以调和肝脾为治疗大法,自拟疏肝健脾饮,并随证化裁,用药精炼独到,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在中医学文献中有"乳疳"、"乳石痈"、"妒乳"、"石奶"、"翻花奶"、"奶岩"等之称,现中医临床多采用"乳岩"之名。结合西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周仲瑛教授认为,本病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症。笔者根据历代文献有关治肝经验,结合自己体会,在临床辨证中,采用在治脾的基础上,或疏肝或消食或化湿或祛瘀,自拟健脾疏肝汤为基本方(方药组成:柴胡10g、党参15g、炒白术30g、黄芪20g、茯苓12g、丹参15g、草决明15g、生山楂30g、泽泻10g)。并按不同证型诊治,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瑞平教授认为卵巢癌是在肾阴亏虚的基础上,外邪内侵、七情饮食内伤,脏腑经络功能进一步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紊乱,血行瘀滞,痰饮内停,有形之邪阻于冲任督带,结聚胞宫而成,提出卵巢癌应以滋肾养阴、调理冲任固其本,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祛其邪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癌症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医认为乳腺癌与肝脏关系密切,肝郁气滞为基本病机,针对男性乳腺癌,胡陵静教授认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提出疏肝郁、清肝火,利脾湿、滋肾精的治疗法则,在临床使用中提高了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乳腺癌转移及复发风险,特此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吴娇  李刘生  吴煜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401-1404
中医认为癌痛的发生与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癌毒及正气亏虚关系密切,病变脏腑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气滞血瘀,脾失运化可产生血阻痰凝,肾失温煦常导致寒凝血瘀.而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正气不足与之关系密切,故治疗上应理气疏肝、健脾化痰、温肾活血等.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累及其他脏腑,老年患者由于年事已高,基础疾病较多等,尤与肝脾关系密切。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疏通全身气机,调节精神情志,调和气血运行,推动津液输布,藏血;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主神志;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生血和统血,主升清,喜燥恶湿。三者在老年冠心病发病及进展中关系密切。以肝脾为出发点,肝脾同治,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补气健脾、疏肝通络,辨证加减,兼顾阴阳,补虚泻实。  相似文献   

13.
从肝脾论治高脂血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病症。笔者认为高脂血症的产生与肝脾失调有关系,肝脾失调是其产生的病理基础,“痰”、“淤”是其病变之标。治疗以疏肝理脾为主,兼顾其标。临床运用此法治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杜进军 《吉林中医药》2013,33(7):663-664
历代中医学家多认为肝病从脾论治是治疗肝病的重要原则之一.该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肝病从脾论治的思想有很大的发展.章真如主任医师认为:第一,脾实不受肝邪者,则不需补脾,直治已病之肝;第二,肝实脾虚者,先补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第三,肝脾两虚者,应补已病之肝,亦益不实之脾.当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也证实,肝病患者也常常会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的病变,说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经验方疏肝健脾汤为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等症。参苓白术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陈皮、莲子、砂仁、桔梗、薏苡仁、大枣组成,功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气虚挟湿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胸膈满闷、纳谷不运、神疲乏力、腹泻等症。笔者用此二方加减治疗1例久泻不愈的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历代中医文献及近年来从肝脾论治糖尿病(消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并结合临床实践,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阐述阐述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并认为疏肝和健脾为治疗糖尿病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脾虚失用,后天乏源;肝郁血虚,枢机不利;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从"肝与脾五行相克"的角度论述肝与脾的密切关系,对肝脾两脏的生理病理进行阐述,并从"肝"治疗消化性溃疡,为"脾病从肝论治"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唐茂成 《山西中医》2000,16(1):63-63
中风证常见于脑溢血、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等病。多年来,中医将中风病归为年老体弱、积损正衰、肾精亏耗、经络失养,或将息失宜,或外邪侵袭引发致病,故治疗多偏重于滋养肾精,或攻邪通络施治。笔者临床观察发现,中风病位在脑,病本在肝、在脾,因此临床从肝脾...  相似文献   

20.
从肝脾失调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勇  邵静 《光明中医》2009,24(5):828-829
冠心病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危险因素。导师认为,肝脾失调是形成心脉痹阻不畅的重要基本病理机制。因此,调理肝脾是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