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量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评估的程序化干预对脑卒中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一般DVT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Caprini评估量表进行DVT风险分级,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功能(神经、肢体)、日常生活能力、患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水平、干预期间下肢肿胀、皮肤颜色改变、DVT发生情况及干预后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L、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与干预前比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处于更高水平(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下肢肿胀、皮肤颜色改变、DVT发生率处于更低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术后患者应用Caprini量表DV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卧床老年患者15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施行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下肢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8.65±2.13)d、住院时间(10.33±2.5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2±4.25)d、(16.89±4.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4 d、28 d、45 d 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26.60±3.20)cm/s、腘静脉血流速度(20.95±2.55)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率4.00%(3/7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33%(7/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67%(14/75)及28.00%(21/75)(P<0.05).结论 在脑梗死卧床老年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下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于我科住院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局部肢体被动活动训练,关节活动等下肢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姜莎 《中国民康医学》2022,(14):169-171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86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进行护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下肢肿胀水平、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下肢肿胀水平为(0.20±0.03)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2±0.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FIM、BI评分均高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进行护理可降低脊柱骨折术后患者VAS评分、下肢肿胀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FIM和...  相似文献   

5.
王艳华 《血栓与止血学》2016,(4):463-464,467
目的探析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97例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后结合评估结果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肿胀、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26.6±3.1)cm/s、(20.9±2.5)cm/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6.1%(3/49)、14.3%(7/49),低于对照组20.8%(10/49)、36.8%(1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可明确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营养失衡、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对患者所造成影响,进而指导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施行,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最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干预组61例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6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昏迷患者住院期间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14 d、28 d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护理后14 d、28 d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较护理前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3.28%、9.84%,无一例肺栓塞,对照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9.51%,明显高于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的干预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提高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7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60例,分为血栓组(26例)和对照组(34例),记录60例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彩色血流图像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等检查结果,并测量静脉管径及静脉血流最大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患者发病前股静脉、腘静脉管径均明显增宽,平静呼吸时的股静脉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减低(P<0.05或P<0.01)。平静呼吸时的股静脉最大流速小于14cm/s的患者与大于14cm/s的患者相比,其血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地测定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检测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栓评分指引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方案上还需实施血栓评分指引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Harris、Caprini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对比,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显著增高,Caprin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对比,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显著增高(P<0.05)。两组护理7 d、1个月后DVT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DVT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栓评分指引护理模式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DVT发生率,临床应当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间歇气压疗法对长期卧床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气压疗法,比较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在下肢疼痛、肿胀、冷感及DVT形成及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气压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等优点,能够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下肢肿胀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3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6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评估后对照组对非低危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非低危患者比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和非低危患者比例、PTA、Fbg及PT、TT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够有效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发病风险,气压治疗仪能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周径、护理前后DVT风险等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下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观察组患者下肢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VT风险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DVT风险等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护理措施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下肢肿胀和DVT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以形成下肢远端静脉淤血、高压为病理改变的一种血管阻塞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大约占周围静脉闭塞性疾病的95%左右,较多发病于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等[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下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肢体肿胀、长期输液等因素,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很高,一旦栓子脱落容易形成肺栓塞从而导致死亡,其发生率为10%~63%[2]。而治疗护理不当可致肺栓塞或血栓后综合征[3],由此得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DVT患者康复非常重要。临床工作中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樟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和下肢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僵硬、局部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活动、限制行为、管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联合反应、分离运动、速度测定和肌群收缩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还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僵硬程度,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增强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空气波干预对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3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术后采用空气波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对髋部骨折使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配合本研究的髋部骨折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研究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FA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骨折复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复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髋部骨折使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预防下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aprini评估表对于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5年12月-2018年11月采用常规护理的42例DVT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Caprini评估表的42例DVT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腘静脉血流速度、总体满意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股静脉血流速度等方面的结果。结果 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腘静脉血流速度、总体满意率、股静脉血流速度都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DVT的总发生率、下肢肿胀的总发生率都低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肺栓塞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DVT患者来说,在运用Caprini评估表后,对比常规的护理而言,能够促进患者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并降低DVT、下肢肿胀等各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以80例偏瘫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及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D二聚体(D-D)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及下肢血液状态及流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气压治疗护理。比较两组重症监护室满意度;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股静脉血流速度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压治疗护理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下肢血流速度,缩短卧床和出院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功能锻炼结合路径式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193例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95)和干预组(n=98),对照组给予泌尿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功能锻炼结合路径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股深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7 d的凝血酶原时间、股深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锻炼结合路径式护理干预能减少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