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是将学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新兴产物,是推动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教学走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高等中医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共享满足了教育的实际需求,以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授课质量,是促进新时代中医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为依托,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二者的整合建设了三大虚拟仿真平台:技能实训平台、中医临床技能考核平台及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技术特色与优势,整合医学实验教学资源,并坚持服务育人、资源共享的原则,着力于培养当代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周英奕;薛卫国;刘佳利;王荣国 《光明中医》2024,(11):2284-2286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础上,掌握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能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补充解剖学知识,增强对损伤病因病机和局部病理变化的理解,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目前虚拟仿真试验的教学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此文基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中医骨伤科学虚拟仿真试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思路,以期优化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模式,提升相关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应用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医外科学人才发展的瓶颈。对传统的中医外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能适应21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章从教材的选择与编写、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调整、多种教学手段并举、实习中培养应用能力、考核体系改革等多方面着手,探讨中医外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解决目前中医高等教育中外科学人才应用能力较弱这一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增加相似疾病表现鉴别表,并将病因病机类似的疾病统一讲解,有效地解决目前教学时间少、授课内容多,教学难度大的难题,提高授课效率,更符合同学的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6.
孙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3):96-97
中医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医皮肤病学教学内容安排,如何保持课程的中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进一步提高中医皮肤病学及中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进和完善中医的临床教学,是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作为中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改进教学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掌握该学科内容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在2013年到2014年期间,我们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整合到中医教学中,结合中医外科学的实际教学对教学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实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效果,寻求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方法。将80名学生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并对两种模式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后发现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效果,应予深入探讨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阐明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规律的一门课程.由于其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高质量教学效果.针对中医外科学的教学现状,通过网络在线平台,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式教学,对中医外科学理论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培养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中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PBL教学法与中医外科学教学相融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方法以本科学生作为试点对象,分别进行新型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重视中医外科学的学科特色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并采用考核和反馈主客观多角度的调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理论考核和临床考核方面,试验班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P〈0.05),教学反馈情况良好,各问题肯定性回答均达到85%以上。结论 PBL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及协作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等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可以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推广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干课、专业课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鉴于我国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主要面向基层、面向临床的特点,针对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结合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等方面,对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与中医学一样,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目前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在大多数人都承认中医外科有特色的前提下,中医外科地位却不断弱化,全国真正从事中医外科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神经系统是支配与调控全身各系统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总指挥官”,由于神经系统学习的繁琐性、复杂性,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可加深学生对该系统正常结构、生理功能与疾病损伤表现的“立体化、贯通式”理解,提前培养学生的综合诊疗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疾病的诊治、病例分析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项有光明前景的教学模式。此文论述了中医学专业应用神经系统虚拟仿真技术的优点、意义,并提出了改进方法。这项应用不仅简化了中医学生对于解剖学的课程学习,还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部分院校所面对的实验室配备、标本稀缺等问题,有助于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中医外科学》教学的实施内容、方法,认为简练及见习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其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关键,精心设计各种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徐旭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69-70
1现状
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外科自身经历了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临床治疗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过程,并受到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学整体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外科学领域广博,包括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科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其他外科疾病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外科学属中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一门临床主干学科,因其内容多、范围广,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牢固掌握书本内容是教学研究的重点。笔者近年来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采用病案启发式教学,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医外科学>疮疡章节的病种较多,易致学生的认知混乱.本文在中西医病名、致病菌及肿势范围、疮疡的阴阳属性、发病深度、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走黄和内陷的区别、中西医"痈"之对比,以及"痈""发""疽"之病名进行了比较分类,旨在明晰思路,加强学生的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