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其他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而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2 h、...  相似文献   

2.
陈健  丛海涛  王琳  钱家树  卢光涛 《浙江医学》2016,38(24):2007-201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NB)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及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64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PVNB复合全麻(观察组)82例和单纯全麻(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诱导插管后、手术切皮后5min及术后拔管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麻醉前、术后2、12、24、48h血清Cor、CRP水平及术后2、12、24、48hVAS变化。结果围术期观察组的MAP及HR基本稳定(P>0.05),而对照组均较术前(T0)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h(T4~7),观察组的血清Cor、CRP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7时,观察组的PCA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PVNB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在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行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的88例患者,按照患者手术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临床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后(T0),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T1)与拔管前(T2),试验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试验组静息、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及术后镇痛泵消耗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1%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17-120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9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术后各时间点的VAS镇痛评分和Ramas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相近(P0.05);手术开始15min后观察组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镇痛评分和Ramas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麻醉的效果,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黄金华  袁磊  曾建强  叶永强 《微创医学》2022,(2):171-174+194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两点与单点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点组(n=32)和两点组(n=32)。单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于第5胸椎行TPVB,两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分别于第4、第7胸椎行TPVB。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心率、血压于术前基础值的20%左右。比较两组TPVB的操作时间、阻滞平面,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舒芬太尼的用量及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术后48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点组患者TPVB的操作时间长于单点组,阻滞平面优于单点组;两点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丙泊酚总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单点组(均P<0.05),但两组PACU停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点组术后2 h、4 h、8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单点组(均P<0.05),术后24 h、36 h、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点组术后4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T1)、手术2 h(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 h(T4)的应激反应指标(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身上腺素-NE)以及术后安静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T2和T3时间点E水平高于T3和T4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T4时间点NE水平高于T1、T2和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间点DA水平低于其它时间点,观察组T4时间点DA水平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时间点E、NE和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喉罩吸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喉罩吸入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加强监护病房(PACU)停留时间、术中及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的病例数、术后48 h内患者单次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切皮时、术中30 min时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拔除喉罩后患者Aldrete评分达到出苏醒室标准时观察组患者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Sp O2及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中及在PACU停留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1、6、12 h,观察组疼痛VAS评分>4的患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0~1、>1~6、>6~12、>12~24及0~48 h,观察组患者单次使用PCIA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喉罩吸入全身麻醉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节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GA)对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双侧胸椎旁神经节阻滞组(TPVB+GA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2、12、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T0(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 h)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 h,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对照组HR、MAP水平均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研究组HR、MAP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48 h内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使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同麻醉前(T0)相比,两组在插管时(T1)、手术开始30min(T2)时,MAP均升高,但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HR上术中均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同T0时刻对比,观察组在其他各时间段上的IL-6、TNF-α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IL-10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择期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所用麻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3、6、12、24 h VAS疼痛评分;麻醉诱导前、进胸时、关胸时、术后1 h和24 h外周血血糖、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应激相关血清学指标浓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SBP、DBP、HR、SpO2变化稳定;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患者外周血血糖、肾上腺素E、IL-6、IL-10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抑制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TEA)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前、手术开始30 min、术毕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同时间的应激指标[术前及术后2、12、24 h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浆皮质醇(Cor)、随机血糖(GLU)]水平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30 min、术毕时,两组MAP、HR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24 h,两组NE、E、Cor、GLU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2.21%(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VB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可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指标水平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TEA复合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麻手术对肺癌开胸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术后疼痛及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配到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联合组采取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TPVB麻醉、对照组采取全麻手术;记录并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情况。结果经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联合组和对照组的MAP、HR测定值在T0~T3时刻的波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AP、HR测定值波动情况更加显著(P<0.05);术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or、AngⅡ、E、NE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 h,联合组的血清Cor、AngⅡ、E、NE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6 h、12 h、24 h及48 h,联合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联合组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超声下TPVB实施麻醉对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和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 INB)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以2017年3月—2020年8月在南通市中医院行超声引导下TPVB的肺癌患者52例为TPVB组,同期行超声引导下INB的肺癌患者45例为INB组,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情况、血清炎性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肺功能、血压、心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PVB组起效后的阻滞平面宽于INB组(P<0.05);切皮时INB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显著高于入室时及TPVB组切皮时(P<0.05);TPVB组术后6 h的血清神经肽Y、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均低于INB组(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TPVB组术后12、24、48 h明显减少(均P<0.05);PVB组术后2周肺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优于IN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cervical vagal block,CVB)联合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TPV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麻醉后15min(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min(T3)、拔管前(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拔管即刻以及术后6、12、24、48h的免疫功能指标,术前以及术后6、12、24、48h的炎症因子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  相似文献   

20.
宗婷婷  郑韶 《黑龙江医学》2022,46(6):711-71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拟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两点TPVB,比较术前(T1)、切皮时(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