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晕     
眩晕,是一种主观症状,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的表现。病人出现自感外界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倾斜、升降或头重足轻等不稳的感觉。有旋转感者为真性眩晕,无旋转感者为假性眩晕。眩晕按病变单位分为两种:①系统性眩晕;②非系统性眩晕。系统性眩晕:也称特发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包括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及核、内侧纵囊、小脑、大脑的前庭中枢颞叶等。临床表现:旋转性眩晕、眼球震颤、耳鸣、听力障碍、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联合眼震视图检查鉴别眩晕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5例眩晕疾病患者,统计两组患者前庭功能、眼震视图诊断结果,参照临床诊断,分析前庭功能、眼震视图诊断效果,并分析两者联合诊断效果。结果 前庭功能联合眼震视图检查对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参照临床诊断结果:前庭功能检查对中枢性眩晕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与眼震视图诊断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功能联合眼震视图检查对中枢性眩晕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前庭功能、眼震视图检查均可为眩晕疾病鉴别提供参考资料,但是存在较高的漏诊、误诊风险,两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升眩晕疾病鉴别的特异度和敏感性,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性,临床诊断效果较为理想,可为鉴别眩晕疾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3.
常用西药     
董家诚 《长寿》2003,(10):9-9
治疗眩晕的常用西药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前庭抑制药此类药物多在前庭周围性眩晕剧烈发作时有效。具体用法包括:安定每次2.5~5毫克,每日3次;奋乃静每次1毫克,每日3次;氯丙嗪每次10毫克,每日3次。一些抗组织胺类药、止吐药有镇静作用,亦可用于缓解急性眩晕症状。前庭抑制药主要用于膜迷路积水、急性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迷路震荡等周围性前庭疾病的急性发作。急性期症状明显缓解后或间歇期,此类药不仅无效,反而可致头昏,应予停药。2.血管扩张药可用以治疗眩晕的脑血管扩张药物有:二氧化碳(10%二氧化碳+90%氧气,或5%二氧化碳+95%氧气)按比…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治疗顽固性眩晕有新法 人体平衡机能是由内耳前庭位置觉、肌肉深感觉和视觉相互协调完成的。其中,前庭器官对机体位置变化所产生的位置觉起主导作用,一旦出现功能障碍,就会发生平衡机能失调,产生运动错觉,表现为眩晕。如果前庭器官发生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就会导致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眩晕,同时可伴有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出汗。由于引起顽固性眩晕的前庭器官病理改变多为不可逆性,所以,使用抗晕药物、扩血管药物和神经营养剂均只能暂时缓解眩晕症状,随病变加重,眩晕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现代医学主张治疗顽固性眩晕应切断前庭神经,阻断经该神经传入平衡中枢的异常生物电冲动,从而彻底消除眩晕。  相似文献   

5.
眩晕主要分为前庭病变(局限性),以及躯干性(全身性),其中前庭病变又可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周围性以内耳眩晕(又称美尼尔氏征)为最多见,占各种眩晕病的2/3.而中枢性眩晕则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为多见.椎一基底系由椎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有三个特点:①是多有心血管疾病史.②以中老年患者多见.③眩晕发作时多伴有单侧感觉、视觉、运动系统一过性障碍,以第三点尤为重要.笔者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枢性眩晕56例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眩晕     
眩晕(Vertigo)是机体对空间位置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主观的幻觉症状。病人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晃动,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眼球震颤等;头晕是一种头重脚轻,不伴有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感觉: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临床将眩晕分成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又称真性眩晕)及非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又称为头晕、假性眩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活血素(二氢麦角隐亭)口服液治疗前庭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318例16~74岁的前庭性眩晕患者分为活血素口服液(A组),利多卡因静脉滴注(B组),两药联合应用(C组).3组进行治疗,并予以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效果提示,A组的总有效率89.1%,B组的总有效率为68.9%,C组的总有效率为92.2%.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活血素口服液治疗前庭性眩晕较之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有统计学差异.两药联用可增强疗效,并可减少活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眩晕·头晕     
“眩晕”是一种人与外界环境相对位置改变的错觉,如感到“天旋地转”、“房屋晃动”、“人飘起来”、“地往下沉”等等,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些外界变化。眩晕一般是前庭系统的症状。前庭系统是人体感受空间定向的器官,有人坐飞机、汽车时,由于颠簸,前庭系统受到过多的刺激,从而出现晕和吐的现象,这属于眩晕范畴。有时前庭系统的邻近或有关结构的影响也可产生眩晕,如坐汽车、火车时注视外界快速移动的  相似文献   

9.
颈源性眩晕(简称颈性眩晕)系指颈部疾患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而发生椎-基底动脉痉挛,致脑干前庭系统缺血而产生眩晕.颈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眩晕的发病机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兹将本科多年来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源性眩晕(简称颈性眩晕)系指颈部疾患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而发生椎-基底动脉痉挛,致脑干前庭系统缺血而产生眩晕.颈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眩晕的发病机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兹将本科多年来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在外周性眩晕中的应用效果,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性眩晕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前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情况、干预效果、眩晕发生程度和频率。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V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4,P<0.05)。研究组眩晕发生频率中经常发作、偶尔发作频率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很少发作频率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眩晕发生程度中重度、中度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轻度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外周性眩晕的前庭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眩晕发作的程度,减少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北鲲 《健康大视野》2008,(2):96-101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众多复杂的眩晕性疾病所共有的一种临床表现,常常困扰人们的日常生活。眩晕是指病人自觉自己或周围物体旋转,伴有平衡障碍,如姿势不稳或身体向一侧倾倒,伴有恶心甚至呕吐等症候群,检查病人可有眼球震颤。眩晕性疾病约占耳鼻喉科病人的10~15%。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年轻人,其发病有增多趋势。引起眩晕的最常见的病因是耳科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其它常见原因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动脉硬化或梗塞等。根据眩晕的疾病部位和原因不同,可将眩晕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不能误诊,有些是中枢性眩晕需紧急处理,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而周围性眩晕需全面检查可以确诊,以行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文安 《长寿》2003,(10):8-8
前庭周围性眩晕是指前庭周围部病变引起的眩晕,主要见于美尼尔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外耳道耵聍等。前庭周围性眩晕,一般呈发作性,起病急,眩晕突然发生,而且程度很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自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患者自觉周围物体绕着自己旋转,或觉自身向上、下、左、右摇晃,出现一种运动幻觉。患者为稳定自己不致摔倒常常牢牢抓住周围物体,如床栏杆、房柱子、门把手等等。如果此时患者尚能行走,则显著地偏向一侧,即所谓走斜,有时可突然倾倒。发作过程中,意识清楚,常常伴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4.
眩晕     
<正>眩晕(Vertigo)是机体对空间位置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主观的幻觉症状。病人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晃动,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眼球震颤等;头晕是一种头重脚轻,不伴有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感觉。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临床将眩晕分成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又称真性眩晕)及非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又称为头晕、假性眩晕)。  相似文献   

15.
《巴拉尼协会前庭症状分类》发表后,巴拉尼协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制定和丰富眩晕疾病的诊断标准。《巴拉尼协会前庭症状分类》作为理论性文件,症状定义较抽象,临床医师理解可能出现偏差。基于此,我们将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有关眩晕、头晕的文献,解读《巴拉尼协会前庭症状分类》中的相关内容,以期为临床医师使用《巴拉尼协会前庭症状分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小脑梗死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脑梗死并眩晕症状病例44例,利多卡因治疗组22例,苯海拉明治疗组22例,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作为小脑梗死等中枢性前庭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诊于神经内科的眩晕患者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门诊286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眩晕病因及治疗经验。结果门诊286例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98例(34.2%),神经症54例(18.9%),短暂性脑缺血(TIA)49例(17.1%),脑梗死28例(9.8%),高血压19例(6.6%),前庭神经元炎9例(3.2%),脑出血9例(3.2%),梅尼埃病9例(3.2%),脑肿瘤7例(2.4%),原因不明4例(1.4%)。结论临床医生应对眩晕患者综合分析、判断及完善相关检查,早期做出准确的诊断及采取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中导致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眩晕或平衡障碍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听前庭功能,颅脑、内耳及颈椎部位的X线摄像、CT或MRI,头颈部血管彩超、TCD或MRA等检查结果。结果在118例眩晕或平衡障碍老年患者中,周围性眩晕70例,中枢性眩晕29例,诊断不明19例。81%的患者同时合并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疾病。结论不同的中枢性和周围性的前庭病理改变是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主要病因;年龄的老化导致的前庭系统功能衰退、全身性疾病以及环境、心理等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19.
林文  梁美玲 《智慧健康》2022,(2):149-151
目的 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前庭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前庭偏头痛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疗,观察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眩晕发作次数、眩晕发作时间、疼痛发作强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发作次数、发作次数和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发作次数和VAS评分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加减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眩晕发作次数、眩晕发作时间、疼痛发作强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正康医生:如今城市高楼林立,一些老人在乘电梯时常会出现眩晕。请问有什么缓解之法呢?天津市黄先生黄先生:你好!为何有人乘电梯时会眩晕,有人却不会呢?乘电梯眩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贫血,贫血者在乘坐电梯时,会因为体位的突然改变而出现短暂眩晕;二是前庭功能失调,前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维持机体平衡功能稳定,此类人常发生眩晕;三是出现一过性眩晕,但离开电梯后可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