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两期介绍了正常舌象与不同的舌质,接下来将向读者介绍几种不同的舌体。 胖大舌 舌体胖大、舌色淡白的舌象被称为胖大舌,亦称胖淡舌。胖大舌的舌体比正常人大许多,胖大而厚,张口满舌,舌面湿润,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见图)。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舌印片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脾胃湿热证的舌象、舌脱落细胞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揭示证、舌形成的某些固有规律。方法: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同病脾胃气虚证和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I)、成熟价值(MV)、胃黏膜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J)等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①脾胃湿热证舌象以红舌黄腻苔为主;②舌印片MI、MV变化以红舌和黄腻苔最明显;③胃黏膜AI和舌上皮AI,分别以淡白舌与白厚苔为最高。结论:舌象能反映脾胃虚实证候,舌印片MI、MV与舌象形成有关,细胞凋亡是MI、MV变化的细胞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舌为咀嚼、语言的重要器官,舌缺损2/2以上时,应行同期舌再造术。舌体缺损一半者,一般采用皮瓣修复即可满意地恢复舌的外形和体积,在组织瓣选择方面以前臂游离皮瓣为好。我院2003年1—12月采用前臂游离皮瓣行舌癌术后舌再造术8例,由于加强了术后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舌部脂肪瘤1例平潭县医院翁启昌脂肪瘤发生于舌部在临床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6岁。于一年前发现左侧舌部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痛,无明显异常感觉,舌体活动正常,肿物逐渐增大。近两个月来舌部出现异物感而来我院就诊。体检:全身系统检查无...  相似文献   

5.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雅  杨坤星 《中国药业》2008,17(5):62-63
目的为深入研究白花蛇舌草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来相关文献,对白花蛇舌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白花蛇舌草含有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茵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结论白花蛇舌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1991年以来,收治舌部微血管炎16例。针对其舌部疼痛、麻木不适、感觉异常、舌体瘀血、肿大、变色、毛细血管扩张、淋巴浸润等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给予活血化瘀和对症治疗,随访1~2年。结果16例中,征象完全消失9例,好转4例,无效3例。结合文献对舌部微血管炎的病因、诊断、治疗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舌部微血管炎可能是舌痛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常舌象 舌色 颜色淡红,鲜明润泽:舌苔薄白,苔质颗粒均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透过薄薄的舌苔可以隐约见到淡红的舌体,舌根部位的舌苔稍微增厚(见图1)。正常舌象可归纳为“淡红舌,薄白苔”,反映了脏腑功能状态,表明气血、津液充盈,消化、代谢、循环等方面功能均处于协调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以及体外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提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并用MTT法检测其对HepG-2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标准曲线法测定其含量,然后作用于HepG-2肿瘤细胞,MTT法检测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成功提取并获得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其含量约为15%,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增殖有抑制,48h后效果明显。结论: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华  柯嫦 《贵州医药》2023,(10):1669-1670
目的 探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抗阻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抗阻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两组康复时间为3个月。结果 抗阻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两组的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康复前,且抗阻组更高(P<0.05);两组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均高于康复前,且抗阻组更高(P<0.05)。结论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32例吸毒者不同戒断期舌象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舌与苔的观察,分析了解吸毒者不同戒断期的舌象变化,对中医诊治鸦片成瘾和酒精中毒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方法 按中医传统划分、将舌色分为淡红、淡白、绛、青紫舌;舌苔分为黄腻、白腻、光剥、花剥。将舌形分为胖大、裂纹、有无芒刺,舌态分为震颤、痿软、强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吸毒者将不同戒断期的观察结果按舌色、舌苔、舌形、舌态四个方面分析,按戒断期天数,了解各时期患者的机体机能变化。结论 吸毒者不同戒断期舌象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舌象变化而分析出各期特点,以便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杨悦  张锡忠  向彪  冉宇婷 《天津医药》2021,49(11):1198-1202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颊侧和舌侧不同规格附件在矫治扭转上颌第一前磨牙时的矫治效率,以确定矫治率最优的附件位置及规格。方法 实验1:纳入1例正常[ ],建模分为空白对照组、颊侧水平矩形附件组、颊侧垂直矩形附件组、舌侧水平矩形附件组、舌侧垂直矩形附件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每组内均含有3个亚组(以矩形附件长度3/4/5 mm分组)。以前磨牙牙体长轴为旋转中心,施加2°[ ]面观顺时针旋转矫治力后进行模拟运算,观察各组模型的应力分布、位移变化。实验2:对实验1的附件改良后分为4组,即对照组、舌侧b(2/3)矩形附件组、舌侧b(1/2)矩形附件组、舌侧b(1/3)矩形附件组,余方法同实验1。结果 实验1中牙周膜应力、牙冠最大位移量及施加位移后牙体旋转度均以舌侧垂直矩形附件组中3 mm附件最大,且随着各组内附件规格增加而减小,垂直矩形附件组较水平矩形附件组大,空白对照组最小。实验2中的舌侧b(2/3)垂直矩形附件组与舌侧3 mm垂直矩形附件组牙周膜应力、牙冠最大位移量最为接近,而旋转度以对照组最大,并随着附件规格减小而降低。结论 舌侧垂直3 mm矩形附件更利于上颌扭转前磨牙的矫治,舌侧b(2/3)垂直附件可作为优化附件的改良规格。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数字舌图色彩校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舌诊客观化的研究中,舌色的真实还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本文讨论了数字舌图的色彩校正方法,并根据色彩管理的原理,提出通过制作数码相机和显示器的ICC特性文件来进行数字舌图的色彩还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畸形根面沟是牙内陷的一种,常见于上颌侧切牙,偶见于上颌中切牙或尖牙,有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可与畸形舌侧窝同时出现,为一条纵形裂沟,向舌侧越过舌隆突,并向根方延伸,严重者可达根尖部,甚至有时将根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14.
赵雪霏  刘娟 《云南医药》1997,18(4):277-277
畸形舌侧尖41颗牙疗效观察赵雪霏刘娟符昆惠畸形舌侧尖又称指状舌尖,常见于上颌侧切牙、中切牙舌隆突处形成的园锥形牙尖,形如手指而得名。关于畸形舌侧尖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方法不一,其中包括预防性调磨、充填,牙髓覆盖,活髓切断,根管治疗及倒充填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薇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3):85-85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舌部烧灼样疼痛为主的综合征群,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在不断研究之中,且治疗措施繁多,疗效尚不确切。我科于2002年3月~2005年8月采用舌神经营养性封闭,改善舌部微循环治疗58例BMS,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谈舌     
舌,位于口腔之内,为心开窍之处,是主司味觉,协助吞咽、辅助发音的器官。望舌则是中医临床的重要诊法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作者于1989年收治1例舌体断裂24小时的患儿,现报道如下:患儿男性,11岁,藏族。就诊时有从山上滚下自己咬伤舌尖24小时病史。检查:舌体远端2/3处断裂,仅右侧舌线有0.3cm相连,断裂舌体呈青紫色,创面有脓性分泌物。治疗:创面清洗消毒后,对位缝合。术后肌注青霉素60万单  相似文献   

18.
观舌知病情     
红点舌 舌面红点一般是由于舌蕈状乳头充血肿大而形成的。其红点不高出舌面,触之不碍手。红点舌大多表示体内有热或脏腑内热(见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考察白花蛇舌草中镉(Cd)的生物有效性,以科学地评价Cd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并为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Cd的残留量,并建立体外生理提取试验(PBET)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考察白花蛇舌草中Cd的生物有效性。此外,采用危害指数法(HI法)对白花蛇舌草中Cd的残留总量以及生物有效量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3批白花蛇舌草中Cd的残留总量范围为10.970~81.492 mg·kg-1。经Caco-2细胞转运后,白花蛇舌草中Cd的生物有效性分别为3.06%、1.60%、6.62%。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Caco-2细胞转运前,所有批次白花蛇舌草Cd的HI值均大于1,健康风险不可接受;Caco-2细胞转运后,3批白花蛇舌草中Cd的HI值均≤1,风险降低至安全范围内。结论:白花蛇舌草中的Cd可能不能被人体完全吸收。本研究为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估中药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10216例胃病患者消化内镜与舌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胃粘膜病变与舌诊的关系,采用GIF-P20、GIF-P30纤维内镜对10216例胃病患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舌诊观察,包括舌苔和舌质。结果表明,胃病患以黄苔多见,占65.3%,舌质以红舌多见,占74.38%;糜烂性胃炎以黄苔发生率最高,为93.5%,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发生率分别为72.98%和69.57%;萎缩性胃炎以薄苔或剥脱苔为主,占84.1%;十二指肠溃疡多见正常舌象,与胃溃疡舌红苔黄不同; 胃癌以厚苔、暗红或紫舌多见,分别为69.93%及71.17%。结论:舌象与胃粘膜病变有密切的联系,舌诊能 比较灵敏地反映胃粘膜的气血寒热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