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乌蕨不同部位总黄酮和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乌蕨全草、根、茎、叶等不同部位总黄酮和元素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予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不同部位元素的含量。[结果]乌蕨全草、根、茎、叶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分别11.89%、4.47%、3.46%和11.75%,不同药用部位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乌蕨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元素,具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确定大叶紫珠最佳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湖南会同县大叶紫珠种植基地不同时期采收的根、茎、叶,采用95%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 h,采用紫外分光先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大叶紫珠总黄酮含量的积累随着植株的生长,总黄酮含量也随之变化,根、茎中总黄酮含量逐步增加,叶中总黄酮含量逐渐减少;不同药用部位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别,依次为:叶>茎>根.结论 该项研究根据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规律为确定大叶紫珠最佳采收期争采收部位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野蔷薇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为今后开发利用野蔷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野蔷薇不同部位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野蔷薇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野蔷薇叶、青果皮、青果籽、红果皮、红果籽、茎、根皮总黄酮含量得出:根皮(137.2 mg·g-1)叶(43.22 mg·g-1)茎(36.05 mg·g-1)青果皮29.94 mg·g-1)红果皮(15.25 mg·g-1)红果籽(4.761 mg·g-1)青果籽(4.396 mg·g-1)。结论:野蔷薇中总黄酮含量丰富,尤其根皮中含量最高,潜在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湖北产箭叶淫羊藿不同用药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分开茎、叶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湖北产淫羊藿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24%和4.93%。结论: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约为茎中含量的20.6倍,临床应将淫羊藿茎和叶分开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5.
藤茶不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的总黄酮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藤茶的叶、茎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份藤茶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1.2%~45.3%,叶中含量高于茎中3~4倍。结论藤茶不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车前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车前草不同部位中提取有效成分总黄酮 ,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分光光度法。结果 :车前草各部位均含黄酮类成分 ,测得根、叶、穗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 3.5 6 %、3.78%、5 .2 1%。结论 :运用微波技术辅助测定车前草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 ,反应速度加快 ,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艾纳香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考察艾纳香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艾纳香中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方法:分别将样品、二氢槲皮素、槲皮素、芦丁、柚皮苷通过不同方法显色后在200~8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对比扫描图选择适宜的对照品及显色方法;运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艾纳香总黄酮提取工艺;将艾纳香侧枝分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6个部分,比较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结果:以二氢槲皮素为对照品,经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后,在494 nm处检测,在0.0054~0.0324 mg/m 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艾纳香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5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00,超声功率400 W,提取时间60 min,提取1次;艾纳香的叶比茎总黄酮含量高,最高为73.7 mg/g,且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部茎上部茎下部茎。结论:该研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提取方法简便,可用于艾纳香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测定艾纳香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为艾纳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金莲花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金莲花不同部位的总黄酮,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金莲花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金莲花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布为:叶〉茎〉籽。[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点红不同营养器官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了总酚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0.01~0.08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0%,RSD=1.72%,一点红叶、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54%、1.78%、1.27%;没食子酸浓度在0.002~0.010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1.92%,一点红叶、茎、根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1.28%、12.77%、8.51%。结论:这2种方法灵敏,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作一点红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取平车前不同部位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用索式提取器乙醇抽提平车前不同部位总黄酮,获得乙醇提取液,利用减压浓缩法蒸去乙醇获得总黄酮提取液,并用芦丁标准曲线法计算平车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平车前穗、叶、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04%、2.48%、2.05%。结论平车前全草均含有黄酮类成分,其中穗中含量最高,含有较高的镇咳有效成分。因此,平车前全草均可用于总黄酮类药用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鬼针草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 ,并比较鬼针草茎和叶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对鬼针草中三种黄酮类成分芦丁、异奥卡宁7-0-β-D-葡糖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进行考察,并同时分析三种黄酮类成分在鬼针草茎和叶总黄酮中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10~1.040 mg/m L(r=0.999 9)、异奥卡宁7-0-β-D-葡糖苷在0.012~1.168 mg/m L(r=0.999 5)、异槲皮苷在0.012~1.230 m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1%、99.21%、98.73%、97.33%、98.92%、98.77%。采用此方法同时测定鬼针草茎和叶中芦丁、异奥卡宁7-0-β-D-葡糖苷、异槲皮苷三种黄酮的含量。结论:建立的HPLC法同时测定鬼针草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良好,可用于鬼针草不同部位中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4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000 5~0.004 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 9 A,R=0.999 9。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20 2%和0.231 5%。结论该方法操作稳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合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杨莉  王国栋  韩梅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9):1186-1189
目的 研究蒺藜总皂苷、总黄酮类物质的动态积累情况及其在根、茎、叶、果等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成熟期内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蒺藜全草和各部位中总皂苷、总黄酮的量。结果 蒺藜总皂苷与总黄酮的高峰期出现时间、积累曲线等并不一致;其中,总皂苷主要集中分布在叶片中,总黄酮主要在叶片和果实中积累。结论 以蒺藜总皂苷量确定蒺藜的最佳采收期并不适用于总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应根据目标成分的变化掌握蒺藜的适宜采收期;其次,应重视蒺藜叶片的采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三七茎叶中黄酮类物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对三七茎叶内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了初步测定,确定了总黄酮含量提取的适宜溶剂浓度和提取的适宜时间。结果表明,用70%乙醇溶剂提取4h总黄酮含量最高,不同产地的三七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别不大。此外,本实验还对三七茎叶黄酮提取液进行了各种定性颜色反应,初步确定其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为黄酮醇及其甙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檀香总黄酮的含量,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定期采集檀香不同部位样品,以芦丁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檀香叶、嫩枝、树干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42%、2.38%、0.72%。结论檀香叶和嫩枝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可考虑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建立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溶剂浓度、回流时间和回流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00nm处测定药材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总黄酮在0.020~0.0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7%,RSD为0.96%。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其结果稳定;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用于测定印楝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 ,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者含量的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对样品中黄酮和萜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气候区之间银杏叶中两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贵州高原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结论 :通过系统比较全国不同银杏分布区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为提高银杏叶质量 ,优化银杏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获得了黄芩茎叶HPLC指纹图谱.结论:指纹图谱可用于控制黄芩茎叶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花荚蒾根、茎、叶、花蕾4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为该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根、茎、叶、花蕾4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利用GC-MS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从其根中共分离和鉴定了32个化合物,以硬脂酸含量最高达6.39%;茎中共分离和鉴定了21个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含量低于1%;叶中共分离和鉴定了28个化合物,以亚油酸含量最高达3.30%;花蕾中共分离和鉴定了28个化合物,以棕榈酸含量最高达8.22%。结论通过对聚花荚蒾根、茎、叶、花蕾4个部位挥发油的含量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供药用、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南方红豆杉枝叶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中黄酮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南方红豆杉枝叶乙醇提取物经过滤、浓缩、石油醚除杂后,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萃取后水混悬液部分用60%乙醇溶液定容,得到3种不同黄酮组分(TMA,TMB,TMC),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组分中黄酮的含量;通过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率、还原力、总抗氧化活性3个体外抗氧化试验模型,研究并比较不同组分的抗氧化作用差异。结果南方红豆杉TMA,TMB,TMC中黄酮含量分别占总黄酮含量的50.17%,38.25%,11.58%。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总抗氧化活性和还原力均随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3种组分抗氧化能力与所含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南方红豆杉3种黄酮组分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体外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