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0多年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及以后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情感障碍性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方面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无痛的、安全的治疗工具.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对卒中后康复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结果治疗1个月、6个月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u=22.91、19.23,P〈0.01),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Х^2=6.99、6.92,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抑郁(PSCC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PSCCID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40 min/次,1次/d,5 d/周)、作业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认知功能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频rTMS治疗(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10 Hz,100%静息运动阈值,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患者抑郁状态;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大脑进行MRI成像扫描,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大脑局部区域灰质密度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HAMD-17评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脑卒中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中枢组、外周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联合组增加非受累侧M1区低频rTMS和患侧上肢Erb点的rPMS治疗,中枢组增加低频rTMS和安慰性rPMS,外周组增加rPMS治疗和安慰性rTMS,对照组给予安慰性rTMS和安慰性rPMS。rPMS和低频rTMS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定4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FMA-UE、WMFT及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枢和外周组患者治疗后的FMA-UE评分[分别为(37.10±1.99)分、(28.10±3.15)分、(28.21±2.96)分]、WMFT评分[分别为(34.90±2.81)分、(26.87±2.79)分、(26.72±2.63)分]和MBI评分[分别为(69.55±3.67)分、(59.07±3.45)分、(58.90±3.79)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且联合组的FMA-UE、WMFT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中枢组和外周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和rPMS均可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两种刺激方式联合使用的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8.
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4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①观察组,男9例,女14例;年龄(67.9±9.3);病程3~15d,平均8.4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象纳入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干预,治疗组同时辅以rTMS及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探究性眼动分析(EEM)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变。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9.47±3.47)分]及对照组HAMD评分[(12.80±3.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时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78.8±16.0)ms和(279.0±16.4)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77.1±17.5)ms和(378.0±16.8)ms]均较正常组延长,治疗组及对照组P3波幅[分别为(3.60±1.76)μV和(3.68±1.59)μV]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EEM检查结果亦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凝视点[分别为(16.98±5.32)个和(17.46±5.32)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4.29±1.55)分和(4.41±1.56)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经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44.5±15.9)ms和(261.7±13.3)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43.5±17.1)ms和(361.0±14.9)ms]均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分别为(6.38±1.89)μV和(5.50±1.83)μV]均较治疗前增大;2组患者凝视点[分别为(23.61±3.87)个和(20.68±4.54)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6.61±1.70)分和(5.44±1.57)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工作记忆(WM)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WM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另予rTMS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数字顺背/倒背、n-back测试及MRS代谢物测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字正背/倒背、n-back及MRS检测神经代谢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除数字正背成绩外,数字倒背、1-back、2-back及NAA/Cr、Cho/Cr结果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数字正背、数字倒背、1-back、2-back测试成绩分别为6(5,6)、4(3,4)、18(17,19)、16(16,18)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AA/Cr结果为1.40(1.28,1.49),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Cr结果为1.34(1.28,1.37),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数字倒背、1-back、2-back测试成绩及NAA/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数字正背及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WM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94-4596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康复训练及假刺激疗法,观察组在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低频r TMS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观察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EP潜伏期与CMC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中,低频r TMS可显著增强康复训练效果,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巨大。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 TMS)是用于诱导或增强神经可塑性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有助于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恢复。本文从言语恢复的机制、r TMS治疗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恢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导致的运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活动不利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虽然近年来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运动功能障碍仍然是康复治疗领域的难题之一,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自2005年以来,已有学者开始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多达250万。脑卒中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0%和41%[1]。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疗法较多,主要有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等,但疗效均不十分理想[2]。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  相似文献   

15.
张俊  马将  李红  梅浩男  陶晓琳 《中国康复》2021,36(10):584-588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3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21例和假刺激组(Sham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1Hz、90%运动阈值的rTMS治疗,Sham组给予假刺激,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检测患者甲状腺激素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rTMS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rTMS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TCH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能够升高血清T3、TSH水平,同时降低TCHO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病变侧运动皮质区进行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8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MBI及ADL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并且均以治疗组患者FMA评分[(57.37±14.64)分]、MBI评分[(52.98±16.56)分]及ADLS评分[(20.66±11.51)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能耐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基础上辅以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伴有认知功能受损的PSD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接受1 Hz低频r TMS治疗、5 Hz高频r TMS治疗及假刺激治疗,三组同时均予以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及综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第4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程度、改良巴塞尔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三组HAMD及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高频组与低频组HAMD及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但低频组与高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高频组HAMD及MBI评分优于低频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r TMS治疗PSD安全有效,在疗程为4周时,高频r TMS较低频r TMS对改善PSD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强  王佳昱  刘山  秦雪娇  董艳红 《临床荟萃》2020,35(11):1042-104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和运动抑制等临床症状。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通过无创刺激而影响大脑兴奋性的一种新型康复手段。本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PSD康复的机制、疗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双侧、健侧、患侧大脑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SD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侧组、健侧组和患侧组,每组15例,而双侧组因个人原因退出1例,最终为14例患者纳入研究。3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由同一位经过专业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