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放干预措施.方法 调查某院2011年4月及10月出院的450例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其中4月为干预前组(205例),10月为干预后组(245例);干预措施包括教育性干预、行政性干预和限制性干预.结果 干预后清洁手术的使用率由93.17%下降至11.43%(x2=298.517,P=0.000),其中甲状腺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仅为3.73%;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由5种下降至1种,用药选择相对合理;且手术部位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院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切实可行,有效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2005-2012年的每年4月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行持续基础干预与综合干预前后的使用进行比较,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将2005-2010年的每年4月份(基础干预)及2011-2012年的每年4月份(综合干预)两个阶段干预后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05-2010年每年4月份实施基础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疗程逐渐合理,从干预前的6.7d下降至干预后的4.7 d;2011-2012年的 每年4月份实施重点综合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明显进步,使用时机、介入手术零预防用药率100.0%合理,使用率从基础干预后的90.0%下降到综合干预后的57.9%,使用疗程从4.5d下降至2.1d,联合用药从47.0%下降至2.3%,用药品种选择合理比例从1.9%上升至50.0%,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采取重点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对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一体化项目型(IPMT)管理模式对抗菌药物管理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I类切口手术出院16 641例,逐月调查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合理率(包括选药、疗程及术前给药时机均合理)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率,并对同期59 951例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住院用药比例、治疗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进行调查.结果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月下降,从2011年11月的50.35%下降至2012年10月的24.39%,同时合理率由80.13%上升至92.57%;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19%~0.36%;同期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7.31%下降至48.0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4.9 DDD下降至49.8 DDD;住院用药比例由35.44%下降至29.97%;治疗性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由60.78%提高至64.25%,治疗性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由71.88%提高至84.65%;经检验手术部位感染率和治疗性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调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PMT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合理率,同时有效降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以及用药比例,有效提高治疗性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干预措施前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探讨有效的手术预防用药管理办法,指导临床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4月-2011年4月干预措施前清洁手术患者1 872例,2011年5月-2012年5月干预措施后清洁手术患者1 637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科室干预措施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00%下降至干预后的72.45%,切皮前30min2h内给药由干预前的43.06%上升至干预后的93.17%,按建议用药比例由7.10%上升至90.13%;干预措施前用药品种涉及9类,用药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第二、一代头孢菌素及磺胺类,分别占42.15%、18.00%及14.05%,干预活动后抗菌药物品种明显减少,用药品种的选择趋于合理。结论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较前明显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制定干预措施加强预警机制,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干预前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实施的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00例(对照组),总结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 2月干预后的病例210例(干预组),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8.72%下降至42.13%,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25.32%提升至干预后的51.43%,基本合理率由干预前的21.34%上升至干预后40.95%,不合理用药率由干预前的53.34%下降至干预后的7.62%.结论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专项治理措施,每月开展处方病例点评,制定超常预警控制,开展合理性评价警示教育及经济干预措施,强化临床监测管理措施,促进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政策干预措施在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PAP)的作用。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的条款作为评价指标,对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违反指南的病例所在科室进行点名批评、责令整改,严重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等,汇总2010年4-10月抽查的手术病例预防用药情况,统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选药合理和疗程变化。结果 2010年4-10月抽查清洁切口手术病例810例,涉及甲状腺、乳腺、疝气、鞘膜积液、眼科、肿瘤介入治疗、大血管手术(含支架置入)、疤痕修复、开颅肿瘤切除、腹腔肿瘤切除、脾切除和骨科手术等,清洁切口手术病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选择合理率逐步增加,从督查初期4月份的58.0%上升至10月份的86.5%;预防用药的疗程也逐渐缩短,疗程≤24 h的比例从4月份的23.6%上升至10月份的50.0%;疗程≥3 d的比例从63.4%下降至23.2%;预防用药从督查开始的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达100.0%下降至未用药的比例12.2%。结论干预措施能使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品种选择合理率增加,预防的疗程缩短,促进合理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医院政策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成效及对颅内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管理.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5-8月神经外科择期或限期手术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5-8月神经外科择期或限期手术患者102例作为干预组,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诊断、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种类选择以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手术前日给药从45.05%下降至12.75%,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1d从0升高至15.69%,使用2~3 d,从26.37%升至56.86%,而使用8~10 d,从34.07%下降至1.96%,使用>10 d后,从21.98%下降至6.86%;抗菌药物使用种类选择更合理,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增加,从7.24%升高至22.22%,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减少,从6.34%下降至4.86%,哌拉西林/舒巴坦使用减少,从33.94%下降至25.69%,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明显减少,从22.17%下降至2.78%;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减少,围手术期使用一种抗菌药物增加,从20.88%升高至44.12%;颅内感染发生率无变化.结论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细则,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围手术期合理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不会增加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普外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PAP)进行干预,比较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0年普外科采取临床药师监督检查、临床医师配合改进的方式对PAP进行干预;设计调查表,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普外科出院的清洁切口手术患者PAP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干预前组入选患者55例,干预后组61例,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干预前组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者仅为1.82%,而干预后组为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0,P<0.01);干预前组术后使用抗菌药物>3d者占94.55%,而干预后组占4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64,P<0.01);无使用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患者.结论 临床药师监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临床医师配合管理的方式是加强PAP 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性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目的 考查依据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干预围手术期临床用药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3年10月、2004年4月及实施持续性干预后的2004年10月、2005年4、10月、2006年4、10月,对上述月份全部出院病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结果 经持续性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率逐年提高,特别是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切口术前30 min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的48.9%、14.3%增加到88.2%、50.0%;抗菌药物占总药费的比例从30.51%下降到24.06%.结论 采取有效可行的持续性干预措施,可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率,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和减轻患者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方法,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制定干预方案,对甲状腺瘤、乳腺纤维瘤、腹外疝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的133例为干预组,将干预前一年同期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验干预效果。结果干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正确率由1.85%上升至96.24%;时机正确率由81.48%上升至95.49%;剂量正确率由0上升至98.0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由每例平均6.42d下降至2.59d;平均住院费用由3 760.02元/例降至3 208.07元/例;抗菌药物费用由264.54元/例减少至27.11元/例;术后住院时间由8.13d/例减少至6.82d/例;切口甲级愈合率由97.22%上升至99.2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医院感染。结论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能有效规范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2.
《Vaccine》2015,33(32):3970-3975
BackgroundVaccination uptak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can be assessed in a variety of ways, including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being up-to-date (UTD), measures of UTD that consider dose timing, like age-appropriate vaccin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from individual doses. This analysis compared methods of operationalizing vaccination uptake and corresponding risk of pertussis infection.MethodsCity-wide case-control study of children in Philadelphia aged 3 months through 6 years, between 2001 and 2013.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isolate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each measure of vaccination uptake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odds of pertussis.ResultsBeing UTD on vaccinations was associated with a 52% reduction in risk of pertussis (OR 0.48, 95% CI: 0.34, 0.69). Evaluation of delayed receipt of vaccine versus on-time UTD yielded similar results.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risk of pertussis for each additional dose received with the greatest reduction in pertussis infection observed from the first (OR 0.48, 95% CI: 0.28, 0.83) and second dose (OR 0.17, 95% CI: 0.08, 0.34). Additional doses conferred minimal additional protection in this age group.ConclusionExamining vaccination status by individual doses may offer improved predictive capacity for identifying children at risk for pertussis infection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UTD measure.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尘肺病患者145例死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汉中市尘肺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原因,以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45例尘肺病患者的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平均发病年龄、死亡年龄及患尘肺病后的存活年限。结果矽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均早于煤工尘肺和石棉肺,尘肺病的主要死因为患肺部疾患,患尘肺病后的平均存活年限为12a。结论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对尘肺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stages of change of smoking, in terms of psychosocial, structur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mong inhabitants of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METHODS: Cross-sectional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survey on health related behaviour. Subjects were 2009 current and former smokers, aged 20-46, living in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in Rotterdam,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in the Netherlands. Three groups of smokers were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ages of change-definitions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precontemplators),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contemplators/preparators) and former smokers (actors/maintainers).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and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were compared regarding psychosocial factors (attitude, social norm, self-efficacy), structural factors (neighbourhood problems, material deprivation, financial problems, employment status)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ge, gender, marital status, cultur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level). Former smokers were compared with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regarding structur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ess correlates of stages of change. RESULTS: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prevalence = 19%) reported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stronger social norms and higher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in quitting smoking than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prevalence = 57%).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less often were Dutch-born, more often had attende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ing or university and more often reported experiencing two or more neighbourhood problems compared to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Former smokers (prevalence = 24%) were older, more often Dutch-born, married, employed and higher educated, compared to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Furthermore, former smokers less often reported material deprivation and financial problems than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CONCLUSION: Among people living in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different factors correlate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change of smoking.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西林瓶装注射用水的装量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查西林瓶装注射用水的实际分装量是否符合2005年版《药典》三部要求,按照2005年版《药典》三部中“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分装规格为0.8ml的西林瓶装注射用水10000瓶,随机在分装过程的前、中、后阶段共抽取100瓶,轧盖、目检。分别用1ml标定注射器及1ml普通无菌注射器抽取每瓶注射用水的实际体积,以t检验法对实际抽取量与标示量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与2005年版《药典》三部要求分装附加量为0.1m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吸收、总结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办法》作了许多重大的修改:《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与范围,提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重要措施,授权医学会独立担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规定医疗事故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私了”,制定了更为规范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等。《条例》作出的这些新规定必将使医疗事故得以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这些新规定,很好地透视《条例》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宣传《条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8.
Occasionally, the efficacy of screening for cancer recurrence has been evaluated by mean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However, these studies generally have not been designed and analyzed in a manner that will yield an unbiased result. The commentary shows that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studies of the efficacy of screening for the presence of a given cancer in persons with no history of this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of screening for recurrence will improve its chances of obtaining valid findings.  相似文献   

19.
何梅  何龙  苏惠  黄越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34-4835
目的:揭示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制定地贫预防控制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近3年137例地贫儿(45例重型β-地贫、29例中间型β-地贫、32例中间型α-地贫和31例巴氏胎儿水肿综合征)出生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地贫儿出生相关社会心理因素顺位依次为:基因携带者不知情(70.07%)、经济困难(21.17%)、心理因素(5.11%)、其它(3.65%)。基因携带者对自身情况不知情是本组地贫儿主要出生相关因素,与其它出生相关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因携带者自身的认识与重视是预防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贫高发区人群携带者(轻型β-地贫、α-地贫特征和静止型携带者)的检出及系统管理是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应进一步应用生物、社会及心理的医学模式搞好地贫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可乐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及数量的影响.方法 31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0.6ml生理盐水、0.3,0.6ml可乐灌胃),腹腔注射组(0.6ml可乐注射)和阳性对照组(0.6ml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组.灌胃及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测定小鼠精子的运动参数,并观察其畸形发生率.结果 高剂量组肾脏系数与阴性对照、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小鼠附睾系数明显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的精子平均移动角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精子密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及腹腔注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与腹腔注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乐对小鼠精子活性和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