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开放性地震伤气性坏疽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开放性地震伤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学涂片筛查,怀疑气性坏疽者立即予以隔离,并视病情采取相应手术和抗感染治疗。创面处理后再次行分泌物涂片筛查,阳性者予以再手术治疗。结果对376例开放性损伤468次创面分泌物涂片,结合临床诊断为气性坏疽者25例,其中初次涂片结果显示革兰阳性(G~+)粗大杆菌20例,培养确认气性坏疽杆菌者12例(包括5例涂片阴性者);创面处理后分泌物涂片显示仍有少量G~+粗大杆菌残留者12例,再次扩创后涂片未发现G~+粗大杆菌。截至2008年7月底,25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救治期间,在分诊时即诊断出气性坏疽,无漏诊和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在发生大面积开放性创伤患者聚集时,合理使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助于及时、准确筛查出创伤性气性坏疽,提高治疗效果并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开放性地震伤气性坏疽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开放性地震伤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学涂片筛查,怀疑气性坏疽者立即予以隔离,并视病情采取相应手术和抗感染治疗。创面处理后再次行分泌物涂片筛查,阳性者予以再手术治疗。结果 对376例开放性损伤468次创面分泌物涂片,结合临床诊断为气性坏疽者25例,其中初次涂片结果显示革兰阳性(G+)粗大杆菌20例,培养确认气性坏疽杆菌者12例(包括5例涂片阴性者);创面处理后分泌物涂片显示仍有少量G+粗大杆菌残留者12例,再次扩创后涂片未发现G+粗大杆菌。截至2008年7月底,25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救治期间,在分诊时即诊断出气性坏疽,无漏诊和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结论 在发生大面积开放性创伤患者聚集时,合理使用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助于及时、准确筛查出创伤性气性坏疽,提高治疗效果并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及预防气性坏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8月-2008年8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的42例患者资料,从受伤原因、感染潜伏期的分布、创面的描绘、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伤口处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创伤性气性坏疽与多种原因引起的开放性外伤有关,潜伏期多为24~72 h,在42例患者中皮肤套脱或撕脱伤及肌肉组织损伤发生率均为100.00%,创面污染及异物存留发生率为95.24%,周围血管脉动弱发生率为95.24%,神经损伤发生率为90.48%,周围皮肤温度低发生率为83.33%,以上诸项均为气性坏疽早期危险因素;感染早期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感染期全身症状明显.结论 气性坏疽发生率虽低,但有致命危险,故应高度关注影响开放性外伤患者并发气性坏疽的诸多因素,以降低气性坏疽的发生率;应早期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由厌氧芽胞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引起的气性坏疽,起病急骤,死亡率极高.在高海拔地区缺氧低温干燥等环境因素下芽胞杆菌暴露空气中存活时间更长,因此我院在做气性坏疽手术时,加强消毒隔离,严防发生医院感染.2005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共为24例患者行肛周气性坏疽清创冲洗引流术,均为男性,年龄16~55岁,平均41岁.全部患者症状明显病情危重,其中两例还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加强消毒隔离的具体措施有: 1手术间选择及物品准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为创伤性骨折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临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开放性骨折合并腹泻患者185例,将检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28例患者作为阳性组,再选择60例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患者作为阴性组,分析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危险因素、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送检185份标本中,共检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检测阳性28份,阳性率15.1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胃肠道疾病及腹泻天数为创伤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阳性组患者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出阳性组患者其ADL评分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胃肠疾病及长时间腹泻是创伤性开放性骨折住院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将引起患者机体炎症水平的升高,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即由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主要表现为患部肿胀、产气,肌肉皮肤由红肿到发紫发黑,以致坏死,蔓延快、腐肉恶臭,极易引起严重毒血症,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此类感染发展急剧,预后较差,死亡率高[2]。本院于2011年10月收治1例会阴、阴囊气性坏疽并行急诊切开引流术的患者,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坏疽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加强医院外科特异性感染手术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坏疽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手术术前积极诊断、排查,手术中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手术后采取有效的终末消毒措施及感染检测等一系列围手术期管理措施,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结果有效地避免了坏疽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在手术室及医院内传播,保证手术室安全运行。结论采取严格、规范、系统的围手术期特异性感染管理措施,对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艰难梭状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92例,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其粪便中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情况,分析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9例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感染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率为20.65%,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感染率为20.83%,克罗恩病患者感染率为20.45%;使用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和处于活动期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率显著增高(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度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率分别为44.44%、5.56%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受累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克罗恩病结肠部位受累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率较高,与抗菌药物、万古霉素、病情活动度、病情严重度和结肠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住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D)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日-2012年2月20日黔江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患者粪便标本,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确定CD的医院感染,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及CD感染.结果 I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类及Ⅲ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患者42例,感染发生率1.3%;抗菌药物管理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患者19例,感染发生率0.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P<0.0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可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通过抗菌药物的规范性管理,可有效降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注射吸毒者中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是急诊科和重症监护治疗的临床医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因为不作适当处理,受感染病人病情可能迅速恶化。2000年,引起英国和爱尔兰注射吸毒者中极重度脓毒症和猝死的一次坏死性筋膜炎流行,即是由诺维氏梭菌等梭状芽胞杆菌所致。这类细菌在皮肤或肌肉注射部位引起的厌氧环境的伤口中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1.
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发生于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性反应并覆有伪膜,89%~100%是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所致[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发生PMC.2003-2009年我科收治AIDS并PMC患者12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结肠镜下特征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磺胺类在梭状芽胞杆菌属中,以产气荚膜杆菌对磺胺类最为敏感,腐败梭状芽胞杆菌次之,诺维氏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Novyi)则相对耐药。有人报道磺胺类对放线菌有一定疗效,但对厌氧性固紫阴性杆菌感染则疗效不肯定,近年来很重视TMP和SMZ联合治疗厌含菌感染,但各个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现了四种重要的特殊胃肠道感染。虽然最近二、三年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有相当进展,但还没有全部了解。本文就四种可疑的微生物引起肠道感染的临床方面作一概述。这四种微生物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胎儿弯曲杆菌和轮状病毒。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很久以前就已知道,抗菌素能够引起急  相似文献   

14.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发病急、进展快,后果严重,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5·12"汶川大地震造成30万人受伤,伤员数量巨大,伤情复杂,危重伤员多,加之环境恶劣,伤员不能及时获救,其中不乏染上急性或慢性具有传染性疾病的伤员,此次地震后受伤合并气性坏疽的伤员数量也不少。本文针对地震灾害后所致伤员如何加强对气性坏疽的防治及其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当前常用化学消毒剂杀伤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活性的效果,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选取化学消毒剂杀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提供参考.方法 制备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待测样本,使用不同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分为清洁环境(0.3%白蛋白)和污浊环境(3%白蛋白),消毒时间为1 min和60 min,以孢子基数/消毒后存活数>103为标准,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结果 仅有8种化学消毒剂能在清洁环境和污浊环境中消毒1min和60 min情况下,有效杀灭难辨梭状杆菌孢子,21种化学消毒剂效果次之,3种化学消毒剂无效.结论 选取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的消毒剂、保持消毒供应中心整洁、延长消毒时间是杀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注射吸毒者中的破伤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射吸毒者中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是急诊科和重症监护治疗的临床医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因为不作适当处理,受感染病人病情可能迅速恶化。2000年,引起英国和爱尔兰注射吸毒者中极重度脓毒症和猝死的一次坏死性筋膜炎流行,即是由诺维氏梭菌等梭状芽胞杆菌所致。这类细菌在皮肤或肌肉注射部位引起的厌氧环境的伤口中生长繁殖。这些伤口可能是由于那些找不到静脉的注射吸毒者有意无意间造成的,以妇女、年老吸毒者和有长期注射吸毒史的人危险性最大。患者一般表现为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无感觉症状的下行性弛缓性麻痹,继而出现膈肌麻痹。早期确…  相似文献   

17.
玉树地震受伤患者伤口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培养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受伤患者伤口感染梭状芽胞杆菌情况,为临床诊治及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细菌的感染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3例伤口感染的地震受伤患者入院时立即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厌氧和需氧培养,并采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鉴定出的梭状芽胞杆菌菌株经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DNA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细菌种类。结果 3份标本经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出1株产气荚膜梭菌、4株疑似梭状芽胞杆菌;PCR扩增显示5株菌均出现目的大小条带;测序证实5株菌有1株为产气荚膜梭菌,另4株为需氧芽胞杆菌属细菌。结论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联合应用可快速、准确为临床提供诊治和预防控制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梭状芽胞杆菌属水平和丁酸梭菌、产气荚膜梭菌2个种水平上的荧光PCR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针对梭状芽胞杆菌基因序列中属特异性和种特异性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荧光PCR方法反应参数和条件,并用标准菌株、分离株和牛奶样品对方法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荧光PCR方法在梭状芽胞杆菌属和2个种水平鉴定时,准确性均可达100%;纯梭状芽胞杆菌菌种鉴定的灵敏度均为102 CFU/g(ml),牛奶样品经18~20 h增菌后梭状芽胞杆菌鉴定的灵敏度为102CFU/g(m L)。结论所建立的梭状芽胞杆菌鉴定用荧光PCR方法在属和种的鉴定上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实现纯菌种和样品中梭状芽胞杆菌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9.
对特异性感染气性坏疽的隔离消毒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特异性感染气性坏疽的隔离消毒体会安徽省立医院(230001)陈桂荣,蒋晓蔚在外伤中,尤其是在火灾、大量出血或休克。且又有伤口大片组织坏死,肌肉广泛毁损,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损伤,或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气性坏疽。因此,对疑有气性坏疽...  相似文献   

20.
当严重感染并发休克时称为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大多由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引起,少数也可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球菌、金葡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此外,脑膜炎球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感染有时也可以并发休克。本文重点叙述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合理治疗。除妊娠期青年妇女及新生儿外,4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