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访了34年的Framinham心脏研究发现,它是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50岁时患病率仅1%,而80岁以上则可达10%。过去的10~15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高,而且预后极差。NYHA Ⅳ级者年死亡率可达50%。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认识深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s)作为一类新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潘亚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6(1):66-67
大量的证据表明 ,脑循环对内皮素 (ET)的作用非常敏感[1]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的病理性脑血管表现出稳定的、持久的缩血管作用。[2~ 6] 。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ET - 1是通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平滑肌细胞膜上的一系列信号传递系统而起作用[7] ,此后又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5~ 12 ] 发现 ,ET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减轻或改善SAH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1 血管内皮素受体在哺乳动物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已克隆和表达出两种ET受体 ,即ET -A受体和ET -B受体 ,在垂体前叶克隆出ET -C受体[1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随意皮瓣术后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及内皮素受体阻滞剂BQ-123(A选择性)对随意皮瓣微循环的影响.方法:SD大鼠背部肉膜下形成随意皮瓣,测皮瓣组织ET的变化趋势.分用药组(BQ-123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测皮瓣存活率,取材进行HE染色光镜检查,使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量皮瓣血运情况.结果:皮瓣术后ET水平急剧上升,24 h内维持较高水平.术后第10天,用药组皮瓣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E染色光镜检查见用药组组织损害较对照组小.激光多谱勒测量发现用药组较对照组激光多谱勒血流量相对值(LDF)下降少,恢复快.结论:皮瓣术后ET水平急剧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内皮素受体阻滞剂BQ-123(ETA高度选择性)可以阻断ET作用途径,有利于改善皮瓣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血液循环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血液循环途径 .[方法 ]选用中国家兔 30只 ,将每侧兔耳视为 1例 ,共 6 0例 ,随机分为 2个组 :A组 30例 ,切断中央动脉和前后边缘静脉 ,保留中央静脉和耳背神经 ;B组 30例 ,切断中央动脉、耳背神经和前后边缘静脉 ,仅保留中央静脉 ;将A组皮瓣 30例和B组皮瓣 30例 ,分别于术后第 3,5 ,7,14d和 2 8d ,自皮瓣静脉远心端注入 30 0mL/L墨汁灌注液 .[结果 ]乳头下层与浅筋膜微静脉网内有大量墨汁灌入 .[结论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的血液循环途径为静脉干远心端微静脉微静脉网微静脉静脉干近心端 .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防治烧伤后肾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烧伤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凝固汽油烧伤Wistar大鼠背部皮肤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烧伤后5min自股动脉分别输入生理盐水、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ETA)拮抗剂PD147953和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PD145065。观察肾皮质血流和肾功能改变。结果:特异性阻断内皮素-1(ET-1)/内皮素-3(ET-3)作用可明显改善烧伤后肾缺血,减轻肾功 相似文献
8.
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具有很强的缩血管作用,与受体结合后可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参与了体内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肺动脉高压、转移性前列腺癌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其受体拮抗剂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扩血管药增强随意型皮瓣活力机理的实验研究熊舒原,马少青关键词:外科皮瓣,扩张血管药物,超微结构随意型皮瓣的长宽比例有一定的限制,超限则会出现血运障碍。扩张血管药物能提高皮瓣活力[1]。为探讨扩张血管药物增强皮瓣成活机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笔者设计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日本学者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物质内皮素(endothelin, ET)。内皮素包括ET-1、ET-2和ET-3亚型,其中,ET-1因为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而特别受到重视。 1.ET和ET受体 1.1 ET的生物学特性 人体基因组中包含了三个独立的内皮素基因,存在于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分别编码为ET-1、ET-2和ET-3。ET-1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其转录以及ET-1 mRNA的转译受一系列生长因子和脉管蛋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内皮素(ET)在低氧性肺动脉高 压发病中的作用和评价ETA受体拮抗 剂的预防效应,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BQ-123组,以常压低氧复 制 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微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含量, 对 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发现: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 管壁增厚和右心室肥厚,WT%和WA%均明显升高,低氧大鼠血浆ET-1含量为192.3±43.1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8.2±28.1pg/ml (P<0.01);经BQ-123处理,可明显减轻低氧 所致的 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壁增厚和右心室肥厚。提示慢性低氧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血浆ET-1 水平升高,ETA受体拮抗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显著的预防效应。 相似文献
12.
观察内皮素受体桔抗剂PD142893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SD大鼠随机分成PD142893组、生理盐水两组,测定烫伤前后创面含水量、丙二醛(MDA)产量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伤后PD142893组含水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D142893组MDA量上升后快速下降,生理盐水组却呈直线上升;PD142893组SOD活性下降程度低,回升快。PD142893组较生理盐水组创面愈合时间短、质量高。提示烫伤早期给予PD142893拮抗ET,可减轻创面渗出及脂质过氧化损害.使大鼠深Ⅱ度烫伤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213的生物活性及抑制ETA及ETB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从合成的77个新化合物中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得到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213.方法:采用功能性抑制大鼠去内皮胸主动脉收缩及心肌ETA、ETB亚型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CPU0213抑制ETA及ETB受体作用最强,ETA及ETB的pA2分别为(8.52±0.26)及(7.28±0.04),放射受体分析的IC50,ETA及ETB分别为(2.57±1.41)及(95±34) nmol/L.结论:CPU 0213的对受体的作用强度及选择性优于Bosentan(与文献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检测任意皮瓣移植时,皮瓣局部组织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探讨PAF及其受体拮抗剂(BN52021)在移植皮瓣成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1:皮瓣移植术后0,2,4,6,8h时将皮瓣取下,分蒂段,中段,末段匀浆提取组织液,检测血小板激活因子前体(lyo-PAF)的水平变化,实验2:皮瓣移植术前30min,皮瓣局部皮下注射单一剂量的银杏苦内酯B(BN52021),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1)皮瓣组织中的lyso-PAF含量明显增高,尤以皮瓣中段为明显;(2)单一剂量的BN52021明显地提高皮瓣的成活面积(59.8%和31.8%,P<0.001)。结论:(1)鼠任意皮瓣移植时,皮瓣组织中的PAF含量明显增高;(2)单一剂量的BN52021可以明显地增强任意皮瓣的成活能力;(3)任意皮瓣局部的PAF水平增高将严重影响皮瓣的成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个组:1天组、2天组、3天组、4天组和6天组,即在每只大鼠的背部两侧各设计制作1块皮瓣,一侧为对照侧,另一侧为实验侧,皮瓣设计为:蒂宽=蒂长=0.8 cm,蒂部所携带直径为3.5 cm的皮瓣,形状类似"乒乓球拍";皮瓣形成后给予实验侧皮瓣上安装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各个组分别于手术后1 d、2 d、3 d、4 d和6 d观察皮瓣颜色、肿胀程度,切取0.3 cm×0.5 cm标本,第7天测量皮瓣成活面积。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等,进行皮瓣组织学、CD34表达情况的观察。结果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改善皮瓣淤血水肿,促进皮瓣成活,3 d达到最大成活面积。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促进皮瓣微血管密度增大,促进血管新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重建皮瓣远端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压可改善皮瓣缺血缺氧状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中药红花注射液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提高游离皮瓣存活率。方法:首先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游离皮瓣缺血动物模型,缺血时间控制在1.5h。实验分两组,实验组18只,在夹血管蒂前、松血管蒂后及术后治疗时静脉注射中药红花注射液;对照组18只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皮瓣成活面积、皮瓣切片毛细血管生长情况,测定皮瓣组织中SOD、MD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4d,实验组皮瓣平均存活面积(83.16±6.0)cm。显著高于对照组(55.28±7.5)cm。(P〈0.01);实验组可见较多毛细血管生长,对照组仅在纤维组织中见少量毛细血管;实验组皮瓣组织在术后3d、7d、14d测定SOD活力(328.47±1.86,168.32±5.34,59.67±9.61,nmol/mgprotein)均大于对照组(144.75±1.58,85.21±8.56,15.29±6.48)(P〈0.01),提示实验组皮瓣中有较多的金属蛋白酶;实验组皮瓣组织在术后3d、7d、14d测定MDA含量(184.37±5.17,75.63±8.25,16.09±3.53,Nu/mgprotein)均小于对照组(242.61±7.24,175.23±8.36,22.18±4.64)(P〈0.01),间接反映对照组皮瓣自由基含量较多。结论:红花注射液对提高游离皮瓣存活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系统内皮素B型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是迄今所发现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与不同亚型的膜受体(包括内皮素受体A(endothelin receptor A,ETA)、B及C)结合后,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病理生理效应。ETB受体主要参与内皮素的清除、血管舒张、水盐平衡,调节细胞增殖或凋亡,似乎作为"保护性受体"发挥作用。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ETB受体调节异常,这种保护作用被减弱甚至逆转。本文对ETB受体的分布、信号途径、调节方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非肽内皮素 A受体拮抗剂—— WS0 0 9A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在慢性缺氧过程中经左颈外静脉每日灌注 WS0 0 9A(10 mg/kg)。结果 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缺氧加 WS0 0 9A组平均肺动脉压分别为 2 .7± 0 .33、3.97± 0 .47和 2 .39± 0 .2 7k Pa,肺血管管壁面积占血管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 0 .2 6± 0 .0 3,0 .5 2± 0 .0 4,0 .32± 0 .0 7,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分别为 0 .14± 0 .0 2、0 .31± 0 .0 3和0 .18± 0 .0 5 ,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的比率分别为 0 .2 4± 0 .0 2 ,0 .35± 0 .0 3,0 .2 6± 0 .0 3。方差分析表明 ,缺氧加 WS0 0 9A组的 m PAP和 RV/(L V+ S)比单纯缺氧组显著降低 (P<0 .0 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 5 )。肺血管管壁面积占血管面积的百分比和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在缺氧加 WS0 0 9A组较正常对照组为高 (P<0 .0 5 ) ,但比单纯缺氧组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慢性低氧可使大鼠肺血管壁增厚 ,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 ,进而右心室肥厚。但缺氧同时加用 ETA受体拮抗剂可明显对抗低氧引起的肺血管重建 ,肺动脉压无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应用无静脉隐蔽供区的梭型半趾腹皮瓣转移修复第一趾甲床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携带趾底动脉,无静脉且隐蔽供区的第二趾胫侧梭型半趾腹皮瓣转移修复第一趾甲床缺损15例。结果:15列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一年,皮瓣外形良好,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6-8mm,无触痛且耐寒耐磨,第二足趾未见并发症。结论:无静脉、隐蔽供区的第二趾胫侧梭型半趾腹皮瓣解剖较恒定,手术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有感觉,供区隐蔽且可以直接闭合,是修复第一趾甲床缺损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