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智明 《颈腰痛杂志》2008,29(3):270-271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疼痛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总结经硬膜外侧隐窝注射镇痛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56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后腔。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溶盘的用药剂量差别较大,文献报告为70 -2 400 U[1,2]。有关硬膜外注射溶盘的量效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前瞻、随机的方法,对比观察了1 200 U和2 400 U胶原酶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侧隐窝注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病急,以剧烈腰痛及下肢放散痛为特点,腰部功能活动受限。患者痛苦明显,我们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同传统后正中入路硬膜外腔注射组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建平  胡耀华 《中国骨伤》2002,15(2):102-103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单纯施行腰椎间盘摘除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1992年8月~2000年7月我们共为72例患者施行腰椎间盘摘除,其中38例行侧隐窝扩大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侧隐窝综合症是近十年来逐渐引起临床重视的疾病之一。临床常混淆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我们从1987年至1989年二年内,在手术治疗的187例腰腿痛患者中,发现侧隐窝综合症55例,占29.4%。侧隐窝综合症有其不同的病理过程及临床特点,有个别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把它单独进行分析。讨论对临床鉴别诊断及腰腿痛病因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的研究   总被引:142,自引:4,他引:138  
目的:设计一种新进路,使消炎镇痛液更集中地作用于病变神经根,或将胶原酶直接注射到突出的椎间备用上而摆脱大型X线机的限制,更简便有效地治疗腰腿痛。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腰椎X线摄片和CT摄片分析,设计邮经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缘进路到达硬膜外脸侧隐并将其应用临床。根据感觉平面的测定,疗效的评定和部分病例穿刺过程中的CT扫描观察,确认该地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应用椎板外切迹进路行硬膜外腔侧隐穿刺17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8年开始采用硬膜外侧隐窝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共 5 4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5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男 32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48岁 ,发病时间最短 6 5天 ,最长 5年 ,均为一个间隙突出 ,其中L4~ 5突出 2 8例 ,L5~S1突出 2 4例 ,L5~S1中央型突出 1例 ,L4~ 5突出合并L5~S1椎间退行性改变 1例。5 4例中 1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 ,5 3例经保守治疗两个月以上疗效不佳者。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符合Mcculloch(1983)的诊断标准。即 :(1)腿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侧隐窝进路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经侧隐窝进路穿刺,观察组采用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对照组采用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术后3、7 d、1、3、6、12月随访,记录患者的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溶盘术后1、3月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12月观察组疗效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  相似文献   

11.
李锴  陈爱红 《颈腰痛杂志》2005,26(4):317-318
自2002年4月我院成立疼痛专科以来,笔者采用侧隐窝注射疗法为主、配合中西药物等综合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220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阻滞治疗根性腰腿痛已被广泛认可,但此法有穿破硬脊膜等引起并发症的危险,给治疗带来不便。近年来,笔者改用侧隐窝和椎旁神经阻滞法,对其疗效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伴或不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行侧隐窝减压伴或不伴髓核摘除手术。术后1、3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痛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10(9.18±0.71)分,术后1个月为0~3(1.29±0.67)分,术后3个月为0~2(1.51±0.49)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3.75%(30/32)。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侧隐窝注射改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侧隐窝注射定位更准确,疗效更好的方法。方法:1.拍腰椎片之前以十字铁丝定位于痛点明显的椎间隙,根据X片结果进一步定位。2.将侧隐窝注射推广应用到腰3-4椎间盘突出。3.用一次性腰麻包中的玻璃注射器取代塑料注射器体会刺破黄韧带的阻力消失感。4.消炎镇痛液中加用神经妥乐平以增加镇痛效果。结果:以十字铁丝定位较对照组准确,以一次性注射器行侧隐窝注射治疗腰3-4椎间盘突出效果较好,玻璃注射器能休会阻力消失 感更敏感,神经乐妥平可增加镇痛疗效。结论:侧隐窝注射改良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定位更准确,疗效更好,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选用手术治疗的L_(4~6)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神经根测量组、侧隐窝测量组、对照组进行观察。设侧隐窝矢状径4mm为狭窄边界值。对≤4mm的侧隐窝,术中同时做侧隐窝减压。手术前后观察坐骨神经痛症状和电生理改变,结果证实假想值是正确的。文中详细讨论了边界值对临界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预先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针灸、按摩、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分为二组,每组40例。A组:单纯C臂下颈硬膜外腔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B组:颈硬膜外预先一周注射消炎镇痛复合液联合C臂下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组。观察治疗后两组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复合液+胶原酶组在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的VAS评分较单纯胶原酶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颈硬膜外预先注射消炎镇痛复合液联合C臂下颈硬膜外腔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国胜 《颈腰痛杂志》2021,42(6):818-820
目的 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手法骶管注射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牵引骶管注射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三组的JOA、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手法骶管注射组的JOA评分>牵引骶管注射组>对照组(P<0.05),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的直腿抬高角度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来 ,采用双侧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L4,5,L5S1 )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43岁 (36~ 5 4岁 ) ,平均病程 2年 (1月~ 6年 ) ,全部经 CT扫描证实为 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 6例 ,L5S1 突出 2例 ,并摄腰椎正侧位片 (等比例 )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 X线表现相符合为确诊标准。还参考 Mcculloch[1 ] (1983)制定的诊断标准 ,即 :(1)腿痛重于腰痛 ;(2 )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减退 ;(3)直腿抬高小于正常的 5 0 % ;(4)腱反射异常 ;(5 )加强试验阳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18例体会王家余卫平所自1987年以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55例,对可能出现术后腰椎不稳的22例,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其中18例经过1~8年的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复发腰腿痛及其它腰椎不稳定现象,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韶生 《中国骨伤》2001,14(10):609-610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PNP)引起的腰腿痛 ,因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肯定[1] ,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由于应用者多 ,在许多方面 ,如注射液中含药种类及其剂量、注射液总量、注射速度及其适应症等 ,差异甚大 ,各行其法 ,莫衷一是。为便于统一规范 ,复习大量文献 ,综述讨论 ,以求指正。1 解剖学在骶椎 (S)背部 ,棘突前方有一扁平管腔———骶管 ,实为颈、胸和腰椎管在骶椎的连续。在骶椎的椎管名为骶管 ,该管借骶椎前后孔与外界通连。蛛网膜下腔终止于S2 。骶管下端开口于骶裂孔 ,它是骶椎两侧椎弓在中线未融合的棘突 ,骶裂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