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CR检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种疱疹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爱博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用PCR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HSV-DNA、EBV-DNA,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中CMV-DNA感染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的检出率高于血浆的检出率;初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及初治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2.
叶晓芬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8,23(3):267-268,27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结果13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检出疱疹病毒DNA,总检出率333%,其中巨细胞病毒(CMV)11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2例,检出率分别为282%(11/39)和51%(2/39),未检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和EB病毒(EBV)DNA。提示新生儿黄疸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国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相关疾病谱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张国成  许东亮 《医学争鸣》1999,20(6):495-498
目的:探讨我国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谱。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对66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肌组织标本及108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P)、47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5例传染性红斑(EI)及4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儿的外周血、骨髓标本进行了B19-DNA检测,并随机对其中23例B19-DNA阳性标本作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  相似文献   

4.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是继HHV-6发现之后,于1990年由Frenkel等首先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离的,是又一亲淋巴细胞人类β-疱疹病毒。本室于1998年初成功地分离出HHV-7南京地方株YY,并作了报道(南京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和ELISA方法对30例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例(23%)HCMVDNA阳性,4例HCMV抗体(IgA或IgM)升高或IgM升高,2例HCMV和HSVDNA均阳性,相应抗体水平高于正常,治疗后1月复查部分病例转阴,提示:用PCR和ELISA方法对突聋患者病毒感染情况的检测,对于探讨突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6.
用盐酸氮芥和紫外线作为DNA损伤修复诱导剂,对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骨髓单个核细胞及33例再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再障患者的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0.05),其低下与患者贫血程度、骨髓增生状况无关,临床治疗也不易纠正。提示患者DNA修复活性低下可能在再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冰冻切片粘附结合实验法和MTT法,观察白血病患者尤其是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粘附小鼠MLN高内皮小静脉(HEV)的活性变化及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BMMC)体外粘附患者骨髓基质细胞(SC)的活性变化,结果:1B-ALL患者PBMC粘会HEV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组;2.经抗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  相似文献   

8.
从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分离出人类疱疹病毒6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31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离人类疱疹病毒6(HHV-6),结果显示:10例移植受者病毒分离阳性,9例经单克隆抗体鉴定证实为HHV-6。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和ELISA方法对30例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例(23%)HCMV DNA阳性,4例 HCMV抗体(IgA或 IgM)升高或 IgM升高,2例 HCMV和 HSV DNA均阳性,相应抗体水平高于 正常,治疗后1月复查部分病例转阴。提示:用PCR和ELISA方法对突聋患者病毒感染情况的检 测,对于探讨突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状况,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HHV6的抗体水平。结果病例组HHV6抗体阳性率为756%(149/197),献血员为456%(115/25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在所检病例中存在HHV6感染,其中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s,PBMC)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的存在及存在形式。方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12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PBMC中的HCV。结果:在70例抗HCV及血浆HCVRNA阳性的患者中有21例(30%)的患者其PBMC内存在HCVRNA正链,仅1例存在HCVRNA负链。在54例抗HCV阳性、血浆HCVRNA阴性的患者中,仅有2例(3.7%)检出HCVRNA正链,未检出HCVRNA负链,这2例患者均为干扰素治疗3~6个月的病人。结论:PBMC可作为肝外病毒复制场所。对慢性HCV感染者来说,3~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时间可能是不够的,HCV在PBMC内的存在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综合研究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MDSRAEB)患者mdrl表达,研究发现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采用RTPCR技术,并设置β2微球蛋白(β2M)作内标研究各组病例mdrl基因表达情况。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及MDSRAEB患者mdrl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难治/复发组mdrl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与完全缓解组;初治白血病治疗前mdrl阴性者,经正规化疗后,CR率明显高于mdrl阳性组。mdrl基因表达增加是白血病细胞固有的特性,mdrl表达增加能导致细胞耐药,从而使化疗疗效降低  相似文献   

13.
MCV/RDW测定对贫血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贫血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81例贫血患者的RDW及MCV。结果 缺铁性贫血MCV降低,RDW增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CV增高,RDW增高;慢性病贫血MCV正常,RDW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性白血病MCV正常或增高,RDW正常或增高,且RDW明显增高预后差。结论 MCV/RDW分类法较红细胞指数分类法更能直接反映贫血  相似文献   

14.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HSV-1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年 脉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超生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变化。结果:HSV-1感染后,用PCR法能检出SMC内存在HSV-1核酸片段;感染后24h和36h,感染组细胞内总胆因醇(C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HE染色和电镜下均显示感染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 erasechain reaction, P C R)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 plex virus 2, H S V2)。方法:对101 例生殖器疱疹和糜烂患者及20 例对照组用 P C R法检测 H S V1、 H S V2。结果: H S V2 检出阳性率占 604% (61/101), H S V2 和 H S V1 双重感染占4% (4/101)。对照组均为阴性,并且年龄轻者感染阳性率高于年龄长者。结论: P C R 具有操作较易、快速、敏感的特点,为临床对生殖疱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与先天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CMV-DNA)与先天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96例孕妇血清及32例孕妇分娩时的脐血清HCMV-DNA。结果:96例孕妇血清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10.4%;7全犯罪 清HCMV-DNA阳性孕妇脐血清HMV-DNA检出率为57%(4/7),25例阴性孕妇脐血甭HCMV-DNA检出率为12%(3/25),血清HCMV-DNA阳性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印戒细胞癌细胞株自分泌因子对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影响,以期对其自分泌因子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MTT法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检测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有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的培养基中细胞存活率;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有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的培养基中细胞集落及集簇形成情况。结果(1)在0~40μL浓度的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对AL组BMMNC的生长未见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或抑制作用(P〉0.05);(2)在10、20、40μL浓度梯度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ALL组与AML组之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4)在0~50μL浓度的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对AA组BMMNC生长未见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P〉0.05);(5)在0~50μL浓度的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对正常对照组BMMNC生长未见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P〉0.05)。结论(1)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新鲜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生长无影响;(2)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细胞的生长无影响;(3)印戒细胞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浓缩物对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沙地区成年人人类疱疹病毒6 型( H H V-6) 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6,HHV6)系1986年从2名艾滋病和4名淋巴细胞异常增生患者的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疱疹病毒[1]。它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HCMV)5型人类疱疹病毒(HHV5)的单克隆抗体或高价免疫血清作交互免疫试验和交互核酸探针试验,证明HHV6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前述5型疱疹病毒完全不同。HHV6与疱疹病毒属的其它成员均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对人体…  相似文献   

19.
用CFUGM半固体琼脂培养技术研究了抗CD3单克隆抗体(McAb)和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CFUGM体外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μg/ml的抗CD3McAb和0.1μg/ml的rhGMCSF均可增加AA患者CFUGM的集落数(P<0.01),抗CD3McAb作用较rhGMCSF显著(P<0.01),且不同患者对抗CD3McAb和rhGMCSF的敏感性不同。对AA患者,临床治疗时,应先行药敏试验,再根据其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泌尿系疾病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我们用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检测了尿中疱疹病毒的DNA。99例泌尿系疾病患者中,58例检出CMV;对照组52例中,8例检出CMV,两组检出率间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病种CMV检出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组和对照组尿中均未检出EB病毒(EBV),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35例患者同时作了血清抗“O”检测,16例急性肾炎,8例慢性肾炎和9例肾病综合征中,抗“O”阳性率分别为500%、1250%和1111%,相应的CMV阳性率则分别为6250%、6250%和55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