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手术的时机与技巧。方法:对1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常规法切除胆囊133例,胆囊壶腹部浆肌层内剥离法胆囊大部切除术32例,胆囊床部分黏膜组织残留的胆囊大部切除术22例,两种方法并用18例,中转开腹11例。结果:18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轻度胆漏5例,无胆管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明显提高腹腔镜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992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823例.结果:本组病例共中转开腹76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漏胆4例,经保守或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的,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中转开腹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的急性胆囊炎86例.根据手术时患者的发病时间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分别于起病72小时内或72小时后行腹腔镜胴囊切除术. 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晚期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胆漏2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1例,腹腔脓肿2例.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 结论 急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其中术中胆囊三角的显露、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及时中转开腹时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将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胆囊炎行LC患者,按急性胆囊炎发作后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急性发作72 h内手术的为早期组(34例)和急性发作72 h后手术的延期组(99例).手术技巧是沿胆囊壶腹分离胆囊管,尽量充分“掏空”、显露Calot三角,顺行切除胆囊;如Calot三角粘连紧密,解剖关系不清,可逆性切除胆囊或自壶腹部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延期组手术难度增大主要集中在Calot三角的处理上.结果 133例全部完成LC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胆道损伤及胆漏等并发症,无术后30 d再入院.顺行切除术127例,逆行切除术2例,胆囊大部切除术4例.延期组较早期组LC手术时间延长[(44.1±5.32)min比(66.4±3.05) min,P<0.01];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比2.02%,P>0.05).结论 延期LC较早期LC难度增大,但同样安全可行;把握好LC的手术技巧和熟练的技术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bolecystecto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证明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操作技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总结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技巧。方法 对1996年8月至2003年1月我科施行的49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因各种原因所致手术操作困难者7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1例中687例在腹腔镜下运用顺行法或顺逆结合法完成胆囊切除手术,2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4%,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好复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操作技巧,能降低手术中转率以及手术风险,拓展腹腔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分析急性胆囊炎经LC手术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中除6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均手术成功,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采用LC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关键是手术者的经验及手术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2年11月3 700余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485例。结果:485例患者中461例手术获得成功,23例中转开腹,1例因胆道损伤行"T"管引流术后治愈,余者均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术后2~4 d拔除腹腔引流管,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及器械设备的完善,术中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辨清三管关系并把握中转开腹的指征、注意操作技巧与方法,可有效预防胆总管损伤等并发症,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难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4):19-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刀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超声刀行急性胆囊炎LC患者48例与同期用高频单极电刀行急性胆囊炎LC者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超声刀组明显少于高频单极电刀组(P0.05),中转开腹数、术后腹腔引流量超声刀组也较少,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应用超声刀行急性胆囊炎LC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但应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3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行LC。结果 313例成功施行LC,平均住院4.9d。19例中转开腹。仅1例出现术后淋巴漏,留置腹腔引流,13d后拔除引流管后出院,住院17d。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如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LC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均有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伴黄疸32例,合并其他内科疾病22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纠正酸碱平衡紊乱、选用敏感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等措施。5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36例症状缓解后选择近期择期手术治疗,21例患者症状无改善后行急诊手术。本组痊愈出院5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均为急诊手术患者。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应对外科手术治疗保持积极的心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与术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临床资料.65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顺行切除47例,逆行切除19例,大部切除12例. 结果 74例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腹;61例放置引流管,手术后24~48 h拔除.术后平均住院4.8 d.1例灼伤肝总管致术后胆漏,经开腹置T管6个月治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结论除少数病例(如Mirizzi综合征Ⅲ型及Ⅳ型、胆囊埋入或大部埋入肝内者及怀疑并发胆囊癌者)外,急性胆囊炎病人在发病后48 h内,应用顺行、逆行或大部切除等方法,可以安全施行L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的手术指征、时机和技巧,以期提高其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3例高龄老人(≥80岁)ACC病人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83.5±2.7)岁,根据其是否具有手术指征,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其并存病、实验室检查、手术时机(术前发病时间、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高龄老人ACC病人手术组17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例(最大年龄88岁,成功率100%),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4例,非手术组26例。手术组较非手术组疗效显著提高(P=0.003),LC组治愈率(92.3%)显著高于OC组(75.0%)。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术后并发症有一定影响。结论高龄老人ACC病人LC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治疗,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症状发作72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LC治疗1 165例非急性发作期胆囊结石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方面比较。结果:136例早期行LC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与同期行LC治疗的1 165例非急性发作期胆囊结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症状发作72h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Calot三角的正确处理,减少并合理处理术中出血是降低肝外胆管损伤和中转开腹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1-12通过LC治疗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中,67例顺利完成LC,其中1例中转剖腹,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结石性、化脓性胆囊炎,2例患者发病72 h后出现胆汁渗漏,经治疗痊愈。2例术后第2天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量为200~300 mL,经治疗2周后无液体引出拔出引流管,顺利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明确诊断后,患者应尽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操作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开腹。尽量减少或避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1例)和开腹组(56例),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及炎症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VSA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和7 d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炎症反应轻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9例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结果:两组均有1例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满意,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相比,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评分模型,预测手术难度。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32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容易组与困难组。应用χ~2检验对两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P<0.01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构建LC术前评分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价此模型的性能。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胆囊炎发作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纤维蛋白原、碱性磷酸酶及胆囊壁厚度对手术时间具有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胆囊炎发作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碱性磷酸酶、纤维蛋白原及胆囊壁厚度是影响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LC术前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以5分为手术是否困难的临界值,其特异度为72.7,敏感度为80.6。结论:LC术前评分模型对预测LC手术难度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