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0岁,因停经30^+5周,全身皮肤瘙痒2^+个月,于2006年2月28日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肾脏疾病等内科病史。此次妊娠为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孕早期正常,入院前2^+个月开始出现双下肢踝部瘙痒,逐渐加重。入院查体:T36.6C,P90次/min,R20次/min,BP126mmHg/90mmHg,心、肺(-),肝、脾(-),双下肢膝以下Ⅰ度凹陷性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6cm,双胎头位,胎心(140~152)次/min,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辅助检查:AST129U/L,ALT157U/L,TBA19.6mmol/L,尿蛋白(++)。2月28日超声显示,BPD:胎儿甲7.77cm,胎儿乙8.02cm;FL:胎儿甲5、96cm,胎儿乙5.99cm;AFI:17.61cm;胎盘位于前壁,Ⅱ度。入院诊断:①妊娠30^+5周,孕1产0,双胎;②妊娠合并胆汁淤积;③妊娠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2.
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植入宫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39岁,因“停经39^+2周,反复阴道流血10^+d”,于2007年10月10日入本院。病史采集:G5P1^+3,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无阴道流血及射线、药物接触史。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无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症状,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前置胎盘(具体类型不详)转入本院。患者曾行人工流产术3次,11年前因胎儿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死亡。入院查体:T为36℃,P为74次/min,R为20次/min,BP为123mmHg/79mmHg,自动体位,心、肺(-),腹膨隆,可见一陈旧性切口瘢痕,无明显压痛。产科检查:宫高为34cm,腹围为92cm,胎心为142次/min。入院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胎方位LOA,BPD为9.3cm,FL为7.1cm,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88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入院。检查:T37℃,P30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瞳孔直径2.5mm,两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迟钝,心音低钝,腹软,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0×10^9/L,L36%,N70%,PLT54.0×10^9/L。血生化:K^+1.9mmol/L,Na^+142mmol/L,C1^-117mmol/L。血气分析:PH7.27,PCO229mmHg,HCO3^1-13.6mmol/L,BE^-11.4mmol/L。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38岁,已婚,G9P3^+4,因停经38^+4周,腹痛3^+d,于2005年8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LMP;2004年11月21日,预产期:2005年8月28日,孕期未作产前检查。约3d前出现阵发性腹痛,初为每5min~6min持续疼痛30s;约2d前腹痛加熏为每2min-3min持续疼痛30s~40s,并伴阴道流血性分泌物及阴道流液,在家中待产未果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T37.6℃,P84次/min,R20次/min,BP105mmHg/70mmHg,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0岁,因“停经26周,发现胎死宫内1^+d”入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采集病史:末次月经为2006年10月8日,预产期为2007年7月15日。停经2^+个月时行超声检查,定期产检,无异常;否认孕期药物、毒物及射线接触史。患者孕2产0^+1,第1次妊娠为人工流产,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等。入院查体:T37.3C,P82次/min,R20次/min,BP98mmHg/60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宫高26cm,腹围94cm。辅助检查:超声提示BPD5.4cm,股骨长4.0cm,羊水深度10.0cm,羊水指数25cm;未见胎心、胎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2岁,因停经38^+1周,心慌,气促3个月于2007年7月14日入院,诊断为“孕1产0孕38^+1周,头位,脐绕颈1周,法乐氏四联症”,急诊拟行剖宫产+绝育术。术前患者自诉怀孕5月后活动后心悸,气促,未行任何治疗。患者自幼有蹲踞史,运动性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史,但未行任何相关检查。查体:体重59kg,T36.8℃,P90次/min,R16次/min,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性,42岁。因“月经紊乱3个月,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于2008年12月9日入院。病史采集:已婚,G2P0。平素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周期为5d/30d。LMP为2008年9月16日。3个月前月经紊乱,周期为半个月,经量无明显增多,经期为3d,此后淋漓不尽持续10^+d,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T为37℃,P为84次/min,R为20次/min,BP为105mmHg/65mmHg,腹部膨隆,如孕7^+个月,腹肌不紧张,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扪及一巨大实性肿块,上界至剑突下,两侧达腋中线,下界深达盆腔,活动差,肝、脾触诊不满意。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体左侧正常大小,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性,13岁,因“腹痛、皮疹、间歇发热20^+d,全身浮肿、皮肤黄染、高热(T为41℃)4d,呕吐咖啡样物4次、黑大便1次”入院。病史采集:8个月前反复抽搐,至今达10^+次(夜间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目凝视、四肢强直),每次持续(3~4)min后缓解。40^+d前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CBZ,1片/次,3次/d)治疗,服药3周后(20^+d前)腹痛(上腹为主),无呕吐、腹泻、关节肿痛等,次日胸、腹部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皮疹,高出皮面、大小不等、渐增多,波及四肢、部分融合成片、瘙痒、伴发热(体温不详),自行停药。  相似文献   

9.
患儿 女性,6个月。2008年3月17日因“面色发青10^+ min”入院。病史采集:患儿吃奶突发呛咳、面色发青,停止喂奶10^+ min自行缓解,伴发热、阵咳、大汗,无抽搐。患儿系抱养,出生情况、父母健康状况不详。4足月能抬头,6个月尚不能独坐。既往反复“肺炎”发作,曾在本院住院治疗3次。本次门诊以“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收入院。入院查体:T为39℃,R为45次/min,HR为170次/min,体重为5kg,精神及面色差,小头、圆脸、前囟平、眼距宽、口吐白沫、鼻翼扇动、耳低位、高腭弓(图1,请见本期光盘),见颈静脉怒张、呼吸三凹征,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26岁,因“停经36^+3”周,腹部阵发性疼痛7^+h”入院。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2006年6月17日,预产期为2007年3月24日。停经7^+个月,无诱因出现右上腹囊性包块,渐由乒乓球大小增至鸭蛋大小,伴腹胀;包块每次持续出现20^+min后自行消失;大便每3d~4d一次。4d前出现不规律宫缩,当地医院行保胎治疗3d后出院。7^+h前出现下腹阵发性疼痛并加剧,伴右上腹囊性包块持续性胀痛,于外院诊断为疑似肠梗阻转入本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秦兴发 《健康必读》2008,7(9):129-130
1病例摘要 患者,女,32岁,因“双胎孕39周持续腹痛3^+小时”于2007年3月20日急诊入院。 患者EDC:2006/6/16,LMP:2007/3/23,停经40^+天确诊早孕,孕45天自觉早孕反应,孕8^+月曾阴道少许出血,B超示:双胎,同时在乡镇医院观察治疗3天阴道出血停止(具体诊断治疗不详)。整个孕期未系统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性,33岁,已婚,住院号17576,因“停经19^+2周,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d,加重0.5h,伴肛门坠胀”于2008年5月21日19:00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8年1月8日,预产期为2008年10月15日,系第1胎妊娠,未行系统产前检查。入院查体:T为36.5℃,P为84次/min,R为22次/min,BP为120mmHg/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正常。无明显肌紧张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如孕4^+个月。  相似文献   

13.
汪志敏 《现代保健》2009,(23):170-170
1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因尿频、尿急、伴发热于门诊就诊。查体:体温37.6℃、脉搏70次/min、血压110/70mmHg、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白细胞(+++),血常规WBC12.1×10^9/L,N0.82、L0.17。  相似文献   

14.
患儿 男,主因生后发现左腰背部巨大肿物,呻吟、面色发绀2h于2005年12月18日入本院儿科;孕1产0,孕37^+3周;因前置胎盘曾保胎10周,超声示羊水明显减少、胎儿横位而行剖宫产,Apgar评分1min为5分,5min,10min均为10分。生后发现,左侧腹部、腰背部巨大肿物。入院查体:T36C,P120次/min,R68次/min,Bp75mmHg/40mmHg,呻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早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8例PPROM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孕周(28—33^+6周和34—36^+6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孕周PPROM早产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33^+6周1min新生儿Apgar评分≤3分3例、4—7分4例、〉7分18例,34—36^+6周分别为0、2、10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3^+6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与34-36^+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孕周及母婴情况正确处理PPROM,适当延长孕周,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性,23岁,因妊娠4^+个月,腹痛14h加重1h于2005-07-05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2005-03-02,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未觉胎动。于14h前无明显诱因下腹疼痛,渐蔓延至全腹,伴恶心、呕吐1次。患者无孕产史。入院查体:P116次/min,BP80mmHg/50mmHg,贫血貌,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左侧腹部为著,宫底触及不清,叩鼓音移动性浊音呈阳性。妇科检查不合作。超声显示:宫内孕4’个月,合并腹腔妊娠、盆腔积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例126岁。停经39^+5周,阴道流水1h,于2003年5月29日20时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8月24日,孕期正常,近半个月出现双下肢浮肿,无头痛及眼花。查体Bp150/95mmHg(1mmHg=0.133kPa),一般状况佳,腹部呈足月妊娠型,腹围120cm,宫高45cm,胎位ROA/LST,胎心132次/min、140次/min。肛查:宫口未开,胎膜巳破,先露为头。B超示宫内双胎,第一个头位,第二个臀位,尿PR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22例正常儿童及24例IM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IM组CD3^+CD19^-(总T淋巴细胞)及CD3^+CD8^+(抑制性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3,14.982,P〈0.01),而CD3^-CD19^+(总B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CD3^+CD8^+(辅助/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及CD3^-/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则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90、-9.355、-14.973、-6.652.均P〈0.01)。结论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变化,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可能对评估IM患儿的免疫功能情况、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药物的指导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4个月,因发热、咳嗽、腹泻5^+ 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41℃,伴寒战,咳嗽每日10余次,每次咳1~2声,每天腹泻4~5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量不等。院外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头孢哌酮、病毒唑等,病情无好转。2006年8月15日入本院。入院体检:T38.1℃,H170次/min,R58次/min,体重8kg,  相似文献   

20.
侯爱芬  刘美 《工企医刊》2009,22(5):40-40
1病历摘要 患者39岁,住院号:109728,停经4^+月,腹胀、腹痛8小时,于2009年1月1日12点30分急诊入院。15年前足月顺娩一女婴,健康,人工流产3次,3年前因妊娠4^+月在当地中医医院行引产术失败,后行剖宫取胎术(具体原因患者叙述不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7月15日(阴历),停经40+天出现早孕反应,曾在中医医院确诊早孕,但至今未觉胎动。于今日5pm饭后突觉腹胀、腹痛,开始为全腹,后为右下腹最明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