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卓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2):10-12,42
目的研究脂联素与经典1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和45例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单纯DM组(SDM组);早期DN组(EDN组);临床期DN组(CDN组)。EDN组和CDN组可合称为DN组。结果 S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D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独立负相关(r=0.-208,P<0.05),与年龄正相关(r=0.158,P<0.05);与病程正相关(r=0.161,P<0.05);与BMI、WHR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69和-0.202,均P<0.05)。结论经典1型糖尿病病人中,血脂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曾超  张朝晖  龚勋  张蓉  瞿星光  李灵丰  姚玲  钟建华 《重庆医学》2012,41(25):2655-265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以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重度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经多导睡眠检测图(PSG)检测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组,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以及重度OSAHS组行nCPAP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OSAHS患者组(P<0.05);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0.28,P<0.05)及AHI、颈围、腰臀比值(WHR)(分别r=-0.75、-0.38、-0.51,P<0.01)呈负相关,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r=0.45,P<0.01)呈正相关;重度OSAHS组行nCPAP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呈低水平表达,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AHI、BMI、最低氧饱和度存在相关性,nCPAP可改善OSAHS患者低脂联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HF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HF患者记为HF组并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级,同时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然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白介素(IL)-6以及脑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 HF组的血清脂联素、瘦素、IL-6、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瘦素、IL-6与BNP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随HF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血清脂联素、瘦素与HF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HF的发生发展,血清脂联素、瘦素测定可作为判断HF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龚玮琦  江华  陈巍  刘玥 《中国全科医学》2013,(14):1221-1223
目的通过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在CHF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LVEF正常的CHF患者120例为CHF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脂联素、BNP、TNF-α、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1)CHF组血清脂联素、BN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CHF组患者各NYHA分级间血清脂联素、BNP、TNF-α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级与Ⅱ级比较、Ⅳ级与Ⅲ级比较,血清脂联素、BN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与Ⅱ级比较、Ⅳ级与Ⅲ级比较,LVEF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脂联素与BNP、TNF-α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82,0.533,P<0.05)。结论脂联素、BNP、TNF-α与NYHA分级,LVEF与NYH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脂联素、BNP、TNF-α对LVEF正常的CHF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 选择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窦性心律组(n=70)、阵发性房颤组(n=52)、永久性房颤组(n=62)和对照组(n=50)(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很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为AD组,并根据MMSE评分,将AD组分成轻、中、重3个亚组,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非AD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AD组和对照组血清脂联素的水平.结果(1)A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3个亚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中、重度A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AD组血清脂联素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D组3个亚组之间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分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MMSE得分呈正相关性(r=0.683,P<0.001).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可以反映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ACI患者64例(ACI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 , 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C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TNF-α、hsCRP、TG、LDL-C高于对照组(P< 0.05,P < 0.01 )。(2)与恢复期比较,ACI组急性期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恢复期(P < 0.01),TNF-α、hs- CRP、LDL-C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 0.05,P< 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TNF-α(r = - 0.334, P <0.01)、hsCRP(r = - 0.358, P <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r = - 0.281, P <0.05)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呈正相关(r = 0.286, P <0.05);TNF-α(r =0.404, P <0.01)、hsCRP(r =0.356 , P <0.01)与 LDL-C呈正相关,与 HDL-C无相关性;TNF-α与hsCRP(r =0.263 , P <0.05)、TG(r =0.457, P <0.01)、TC(r =0.417, P <0.01)呈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TNF-α、hs- CRP、LDL-C与AC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ACI形成中炎症反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与AST/ALT比值的关系,评价瘦素、脂联素和AST/ALT比值水平在判断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瘦素,ELISA法检测脂联素,速率法测定AST和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组血清瘦素、脂联素和AST/ALT比值水平明显增高(P<0.05);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随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血清AST/ALT比值水平与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r=0.585、r=0.526;P<0.05、P<0.05),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也呈正相关(r=0.483,P<0.01)。结论慢性乙肝肝硬化血清瘦素、脂联素和AST/ALT比值水平显著升高,对慢性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汉维 《右江医学》2008,36(3):257-25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以及IL-6等脂源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I、L-6、空腹胰岛素以及空腹血糖,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分析ISI与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以及IL-6相关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以及LDL-C水平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NF-α、IL-6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脂联素I、SI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ISI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801;与TNF-αI、L-6以及hsCR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68,0.770与0.681,且相关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以及IL-6等脂源性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龚玮琦  江华  陈巍  刘玥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21-1223
目的 通过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在CHF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LVEF正常的CHF患者120例为CHF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脂联素、BNP、TNF-α、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1)CHF组血清脂联素、BN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CHF组患者各NYHA分级间血清脂联素、BNP、TNF-α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级与Ⅱ级比较、Ⅳ级与Ⅲ级比较,血清脂联素、BN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与Ⅱ级比较、Ⅳ级与Ⅲ级比较,LVEF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脂联素与BNP、TNF-α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82,0.533,P<0.05).结论 脂联素、BNP、TNF-α与NYHA分级,LVEF与NYH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脂联素、BNP、TNF-α对LVEF正常的CHF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的相关性。方法将289例住院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91例)、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149例)和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49例)三组,其中又将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根据二尖瓣舒张期E峰与A峰流速比值(EV/AV)分为三组:DHF1级组EV/AV〈0.75(52例)、DHF2级组EV/AV为0.75—1.5(54例)、DHF3级组EV/AV〉1.5(43例)。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每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房内径,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功能正常组、DHF1级组、DHF2级组、DHF3级组、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之间全血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恶化,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中左心房前后径(LA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1),PtfV1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与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926,P〈0.01)。结论临床上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结合EV/AV比值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有助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NYHY分级Ⅲ-Ⅳ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其中Ⅲ级组30例,Ⅳ级组18例,分别于清晨空腹和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采血,测定血浆BNP和hs-CRP。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心衰组BNP和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心衰组随着心功能的改善BNP和hs-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时BNP和hs-CRP均升高,且随心功能损害加剧而增高明显,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提示BNP和hs-CRP可能是反映舒张性心力衰竭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志贵  范艺花 《河北医学》2014,(10):1601-1604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IL-23联合血浆脑钠肽检测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指标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5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血清IL-23、血浆脑钠肽含量,并比较它们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23、血浆脑钠肽阳性检出率(96.08%、94.12%)高于对照组(7.84%、9.80%),P<0.05;试验组患者51例中心功能改善及心衰在住院患者即存活患者共48例,BNP 水平与YNHA分级之间呈正相关且差异明显( P<0.05),BNP 水平升高患者的死亡率也随之增加。结论:血清IL-23联合血浆脑钠肽检测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优势,其变化能能反映出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情况及病情进展,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对患者病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CHF患者87例,分卡维地洛治疗组(B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A组)43例。随访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浓度。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时下降更明显。3个月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S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5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C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早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Lipo PGE1)对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病人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源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给予控制诱因、持续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积极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Lipo PGE110μg/d静脉推注,疗程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BNP以及心脏指数(CI)。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N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2.02、7.91,P〈0.05、0.01),治疗组BN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91,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CI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t=2.00、4.65,P%0.05、0.01),且治疗组CI显著大于对照组(t=3.59,P%0.05)。结论静脉推注LipoPGE,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在明显降低BNP的同时可提高CI。  相似文献   

16.
金爱萍 《医学争鸣》2009,(21):2382-2384
目的:观察脂联素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脂联素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测定80例初发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PCⅠ,PCⅢ、血浆ET-1和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NO和F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FMD(r=0.483)和NO(r=0.417)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PCⅢ(r=0.601),PCⅠ(r=0.552),ET-1(r=0.429)和收缩压(r=0.32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脂联素可通过增加NO,减少ET-1的释放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心力衰竭(HF)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分析BNP与HF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在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CHD患儿41例根据纽约大学儿童HF指数(NYU PHFI)的评价标准将其分为无HF组(12例)、轻度HF组(12例)、中度HF组(10例)和重度HF组(7例),选取同期1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和hs-CRP水平,分析血浆BNP和hs-CRP水平与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浆BNP水平与HF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72,P〈0.01),HF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升高越显著;中重度HF组BN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HF组(P〈0.01),轻度HF组BNP水平显著高于无HF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随着HF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检测血浆BNP对评估CHD并HF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70例DHF患者为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50%,符合DHF诊断标准,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将观察组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收集102例有同样基础疾病无临床心力衰竭症状体征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浆BNP水平,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早期DHF的诊断指标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普伐他汀治疗组(30例),剂量为、10rag,每晚1次,疗程8周,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浓度和总胆固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普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浆BNP浓度由(218.6±64.2)pg/mL降至(149.4±50.1)pg/mL(P〈0.01);LVEF由(34.4±3.4)%升至(45.4±4.9)%(P〈0.05),LVDd由(65.5±5.1)mm降至(45.4±4.9)mm,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普伐他汀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F增加存在良好的负相关(r=-0.71,P〈0.01),而与LVDd减小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IL-27水平的变化,探讨IL-27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人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64例CHF患者设为CHF组,同期选取20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HF组及对照组的血浆IL-27(酶联免疫吸附法)、NT-proBNP(直接化学发光法)及hsCRP(免疫比浊法)水平。所有人选者均进行超声心功能检测。结果CHF组IL-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F血浆中IL-27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呈下降趋势。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L.27与NT.proBNP(r=-0.47,P〈0.05)、hsCRP(r=0.54,P〈0.05)呈负相关,与EF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IL.27可能在评价CHF严重程度的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