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罕少疾病杂志》第一届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斌  吕明 《罕少疾病杂志》2000,7(2):F003-F003
榄香烯乳剂是大连金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其有效成份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β-榄香烯为主,同时亦含有少量的α及γ榄香烯以及其它萜烯类化合物。目前临床报道榄香烯乳剂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炎为主,我们在使用中发现3例较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任真 《实用医技杂志》2013,(11):1261-1262
<正>榄香烯乳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二类抗肿瘤新药,目前在临床广泛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肺癌、消化道肿瘤、脑瘤以及其他浅表性肿瘤的治疗。具有抗瘤谱广泛,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等突出优点[1],其全身用药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静脉炎。其主要成分为中药温莪术提取物1β-榄香烯,由对癌细胞亲和性甚强的乳化剂特殊处理而成,属挥发油类,脂溶性强,对血管刺激性,静脉(尤为肢体末梢静注)输  相似文献   

3.
榄香烯治疗癌症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榄香烯治疗癌症10例临床观察孙彤樊巧云(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合肥230031)关键词:榄香烯;癌症中图法分类号:R730.52榄香烯乳剂是从中药莪术油中提取的,以β榄香烯为主的榄香烯类化合物,具有杀灭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笔者用于治疗癌症,取得...  相似文献   

4.
β-榄香烯对兔VX2肾移植癌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兔VX2肾移植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建立兔VX2肾移植癌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放疗组和放射增敏组(放射治疗结合β-榄香烯乳剂肾动脉灌注治疗)。予以各组相应干预措施后,采用螺旋CT及B超动态监测肿瘤体积的变化,比较各组肿瘤生长延缓时间,计算β-榄香烯乳剂的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enhancementratio,SER)。同时,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TdT介导的带生物素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采用6MevX线放射治疗(3Gy·Fx-1·d-1×5d)结合β-榄香烯乳剂肾动脉灌注治疗(10mg·kg-1·d-1×5d)的放射增敏组,其肿瘤的放射增敏效应最为显著。放射增敏组肿瘤生长延缓时间明显长于放疗组和空白对照组。β-榄香烯乳剂SER为1.89。透射电镜下放射增敏组肿瘤细胞凋亡较放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放射增敏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放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低剂量β-榄香烯乳剂对兔VX2肾移植癌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榄香烯乳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剂联合去甲长春花碱、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Ⅲ~Ⅳ期NSCLC患者62例,其中腺癌38例,鳞癌21例,腺鳞癌3例。治疗方案:榄香烯乳剂200~300 mg/m2静脉滴注(静滴) d1~d10,去甲长春花碱(NVB)25 mg/m2静脉推注d1、d8,顺铂(DDP)25 mg/m2静滴d1~d3,28天为一周期,间隔4周重复,每例至少使用2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6例,无效21例,进展9例,总有效率51.6%,中位缓解期8.5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Ⅱ~Ⅲ度白细胞下降为19.4%,轻度胃肠道反应及周围静脉炎。结论: 榄香烯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佳,毒副反应轻,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β—榄香烯抗癌作用与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β-榄香烯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试验用MTT方法、Hoechst33342和PI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β-榄香烯乳剂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提示:β-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K562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剂量(IC50)为17.14μg/ml。提示β-榄香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榄香烯乳剂中β-榄香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EG-20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正十四烷为内标物,正己烷为萃取和定容剂,结果: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变异系数小于6.3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ββ  相似文献   

8.
任伟  杜双宽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51-1152
目的:探讨榄香烯与卡介苗(BCG)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浅表性膀胱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榄香烯组23例和BCG组24例,TURBt术后1周作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周,随后每月1次,共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榄香烯组复发率为13.04%,BCG组复发率为12.5%,榄香烯组与BCG组之间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榄香烯组出现膀胱刺激者3例(13.04%),无严重血尿及尿道狭窄,BCG组膀胱刺激症8例(33.33%),出现血尿1例(4.16%),无尿道狭窄。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能够较好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
榄香烯乳主要成份为β-榄香烯,经用对癌细胞亲和性甚强的乳化剂特殊处理而成,属挥发油类,脂溶性强,呈乳白色均匀状液体。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RNA蛋白质合成,直接作用于细胞膜,有较强的杀灭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是具有“导弹样功能”的抗癌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静脉(尤以肢体末稍静脉)输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刺激症状及静脉炎症发生,使治疗不能顺利实施,严重影响临床应用。    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给药用法与用量,一般1次/日,400mg~600mg/次或遵医嘱,可把本品加入到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榄香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溶媒配伍、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为榄香烯注射液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的已出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查看医嘱、病历以及询问相关医护人员等方式统计患者一般情况、出院诊断以及榄香烯注射液的用法用量、溶媒配伍、给药方式、用药疗程、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等,并对以上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及关性联分析。结果共39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使用榄香烯注射液,其中肿瘤内科患者最多;单次榄香烯注射液给药剂量<0. 4 g患者占98. 25%(392/399),溶媒量100~250 m L患者占81. 20%(324/399),给药疗程≤7 d的患者占68. 92%(324/399);合并用药以护胃止吐药、激素及中成药为主,其中泮托拉唑116例、地塞米松189例、生血宝合剂43例,用药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上报数较少。结论我院榄香烯注射液的使用剂量及疗程普遍不足,相关不良反应上报数较少,合并用药种类较多,可能增加了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应规范合理使用榄香烯注射液,并尽量减少其合并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用DNA热变性实验及荧光分析法研究了β-榄香烯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作用.热变性实验表明β-榄香烯可使小牛胸腺DNA的热变性温度Tm值下降2℃,小牛胸腺DNA(30μg/ml)与β-榄香烯(20μg/ml)温育后.激发波长为3.4nm,发射波长为358nm,其荧光强度为0.315,此时小牛胸腺DNA(30μg/ml)的荧光强度仅为0.020,用酵母的t-RNA与-β-榄香烯实验也取得类似的结果。对β-榄香烯的抑癌机理用量子化学CNDO/2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探讨。β-榄香烯的前沿轨道能级ELUMO=0.0168 au EHOMO=03239au鸟嘌呤的ELUMO=0.1629au其EHOMO=-0.25960au胸腺嘧啶的ELUMO=0.1324au.其EHUMO=0.3550au脲嘧啶的ELUMO-=0.0888au其EHOMO=-03940au。上述计算结果提示β-榄香烯与核酸碱基的前沿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β-榄香烯上的一个甲基带有较正的静电荷,该甲基可能与核酸碱基上的氮原子存在分子间选择性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榄香烯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我们选择证属阴寒证的偏头痛患者55例,随机分为榄香烯乳组(39例)和对照组(16例)。结果表明:榄香烯乳组显效率达51.28%,有效率41.03%;对照线显效率37.50%,有效率31.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证明,榄香烯乳有明显改善全血比粘度(P〈0.01)、红细胞压积(P〈0.01)的作用。作者认为,利用榄香烯乳破血逐瘀、行气止痛和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腺癌SACC-83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40、60和80mg/L的β-榄香烯乳剂处理人涎腺腺样囊腺癌SACC-83细胞12h和24h。对照组仅换培养液,不加β-榄香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在人涎腺腺样囊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β-榄香烯对SACC-83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有影响,与对照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浓度为60mg/Lβ-榄香烯作用24h最强,但与其他实验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β-榄香烯可下调人涎腺腺样囊腺癌SACC-83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为临床进一步防治涎腺腺样囊腺癌浸润转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索拉非尼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榄香烯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肝癌患者使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研制的榄香烯乳注射剂已得到新药二类的生产批号。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 ,当榄香烯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时 ,显示出明显的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1~ 3] 。为了有效地治疗消化道肿瘤 ,结合该药的特点 ,制成了榄香烯口服乳剂 ,并对其进行 TLC定性和 GC定量测定试验 ,结果满意。1 仪器和试药1 .1 胶体磨 (沈阳新光机械厂 ) ,岛津 GC- 1 4A型气相色谱仪。薄层板为含 0 .5 % CMC- Na的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板 ,自行涂布 ,1 0 5℃活化 30min,置干燥器内备用。柱层析硅胶 (青岛海洋化工厂 ) 30 0目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作用的影响,阐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浊度法测定β-榄香烯对提取的牛脑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抑制作用。结果β-榄香烯能明显抑制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与时问依赖性;对A549、WI38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率(1C50)分别为2.73μmol/L、3.53μmol/L。β-榄香烯明显抑制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与药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5.12μmol/L。结论β-榄香烯对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β-榄香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微管蛋白稳定剂紫杉醇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榄香烯注射液与博莱霉素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的短期疗效。方法9HD例非小细胞肺癌并发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榄香烯组45例采用榄香烯注射液4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2%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溶于30mL生理盐水,经胸闭引流管行胸腔内灌注,灌注后夹管24小时后开放,观察3天后效果不理想重复灌注,最多3次。博莱霉素组45例,采用博莱霉素注射液60mg,以同样的辅助药物配比、同样的灌注方法行胸腔内灌注。结果榄香烯组总灌注87次,平均1.9次/例,总有效率53.3%,博莱霉素组总灌注69次,平均1.5次/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榄香烯组15.5%,博莱霉素组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灌注榄香烯注射液或博莱莓素均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的有效方法,榄香烯组有效率略差,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崔黎 《疑难病杂志》2012,(11):881-882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手术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与对照组(n=15),2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榄香烯注射液300 mg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手术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肝癌介入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标准、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为45.00%,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卡氏评分:2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2组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Ⅳ度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榄香烯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可以有效缩小瘤体,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介入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与榄香烯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3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后,分别注入博莱霉素45 mg(用盐水40 mL稀释)和榄香烯60 mL,每周1次,连续3周后观察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博莱霉素组有效率为71.2%,榄香烯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都较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及注入博莱霉素与榄香烯治疗恶性胸水疗效相似,毒性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