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2006-03/2007-10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纤维乳管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行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患者43例,年龄29~60(平均35.5)岁。经纤维乳管镜检查者19例,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其中血性溢液8例,乳汁样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4例,水样溢液2例。经彩色B超检查25例乳头溢液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其中血性溢液12例,乳汁样溢液6例,浆液性溢液5例,水样溢液2例。见表1。  相似文献   

2.
乳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安  叶薇 《中国内镜杂志》2002,8(11):14-15,18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FV-2000EC型内窥镜对乳头溢液之乳管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乳头溢液中,共检查133孔,发现乳头状瘤46例,乳头状瘤病2例,乳管内癌6例。结论:乳管内窥镜因可直接进入溢液乳管的Ⅰ-Ⅳ级乳管,能对乳管内病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是目前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二、乳头溢液与乳腺癌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可诊断乳腺癌这点早已被证实。但是,乳头溢液的病因不仅仅就是乳腺癌。乳头溢液在乳腺癌患者的发生率文献报道[1~4]尚不一致。复习文献并结合我们自己资料把此问题阐述如下。近10年来,我们诊治乳头溢液185例。左侧乳头溢液85例,右侧76例,双侧24例。溢液持续时间最短2天,最年2年,平均3.5个月,1个乳孔溢液150例,多孔.溢液35例;女180例,男5例;年龄25~78岁,平均47岁。185例均经乳腺X线照相、B超检杏、乳腺导管造影。乳头溢液经深片细胞学检查,涂片中仅见红细胞、炎症细胞及少量正常乳…  相似文献   

4.
雷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461-146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7例,其他良性乳腺病6例。结论乳腺钼钯+高频彩超、乳腺导管选择性造影、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溢液CEA检查,是目前乳头溢液主要检查手段,价值较高,手术治疗是其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褥期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本院乳腺病防治中心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产褥期乳头血性溢液产妇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溢液细胞学涂片病理学检查,随访至今.[结果]1例失访产妇左侧可见少许成团的导管上皮细胞,不能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均未见导管上皮细胞,未进行治疗,继续行母乳喂养,血性溢液持续时间为2~4 d后,哺乳期间及停止哺乳后均未再次出现乳头血性溢液.[结论]产褥期乳头血性的产妇,首选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若结果阴性,可以母乳喂养,若有异常需进一步行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帮助诊治.  相似文献   

6.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以往的检查方法,包括溢液细胞涂片检查、乳管造影及B超检查等,其诊断率均不高,不直观且病变定位困难。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配合内视镜进行活检微创手术。内视镜由超细光导纤维和硅橡胶组成,质地柔软,直径为0.5~0.7mm,具有无创伤性、患者痛苦小、较易插入乳腺管内等特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纤维乳管镜对320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检查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以往的检查方法,包括溢液细胞涂片检查、乳管造影及B超检查等,其诊断率均不高,不直观且病变定位困难。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配合内视镜进行活检微创手术。内视镜由超细光导纤维和硅橡胶组成,质地柔软,直径为0.5~0.7mm,具有无创伤性、患者痛苦小、较易插入乳腺管内等特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纤维乳管镜对320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检查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文生 《临床医学》2004,24(6):61-61
目的:对照研究乳头溢液病人的单纯溢液细胞学检查与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乳腺恶性病诊断的差别。方法:乳头溢液病人325例先行单纯溢液细胞学检查,然后再行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沉积细胞学检查,比较两者乳腺恶性病的阳性率。结果: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结论:用乳腺导管内视镜行乳管冲洗液检查能够更准确、更早的检出乳腺恶性病。  相似文献   

9.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建军  陈冰  梁风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86-186,i014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且90%以上伴有乳头溢液。对未触及明显肿块者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是唯一的术前病理检查方法,可及肿块者则采取溢液涂片和穿刺结合检查。现将我院23例细胞学涂片与组织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对9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93例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39例,浆液性乳管炎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1例,乳管内未见异常3例,全部病例检查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能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直接、安全、有效,且在其协助下经溢液乳孔放置乳腺定位针,可避免手术盲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纤维乳管镜对151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151例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48例,乳管炎17例,乳腺导管扩张症50例,乳管内积乳36例,全部病例检查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能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直接、安全、有效,且在其协助下定位溢液乳管,可避免手术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曾芳  吕青  韩蔷 《华西医学》2005,20(3):566-566
目的:乳管内窥镜(Fiberoptic Dyctoscopy System,FDS)检查为乳头溢液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断病因的方法。方法:乳管内窥镜能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在直视下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进行诊断、分型。结果:151例中,乳管扩张伴炎症79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72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64例,乳管内癌8例。护理:检查前的身体、心理准备,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等。结论:乳管内窥镜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检查,该检查不易损伤乳腺导管且比其它检查方法更直观、有效、准确率高、无1例并发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质及其与乳癌的关系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5例单侧单孔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房B超、导管造影、细胞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鲜红色血性溢液8例,其中乳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例;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溢液33例,其中乳癌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扩张症4例,乳腺增生症2例;淡黄色浆液性溢液29例,其中乳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5例,乳腺炎4例,乳腺增生症4例;清亮透明性溢液25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3例,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症5例。结论乳头血性及淡黄色浆液性溢液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后应及时手术以防癌变;导管微切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做好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的护理,对检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们在进行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中的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0年9月引进FVS-3500M,TrinitronSo ny乳腺导管内窥镜,并在乳腺科开展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工作,至2004年10月共对1149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男性1例,其余均为女性,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8.6岁。其中乳头血性溢液945例,浆性溢液197例,脓性溢液7例。2.方法。一般术者立于患者左侧,护士位于右侧。护士应协助术者常规消毒、铺巾。术者先用硬膜外导管插入溢液乳管并注射1%地卡因0.5ml,然后用探针由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优化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获得高质量的影片资料,分析良恶性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造影表现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造影资料,均经临床及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肿瘤性病变占26.7%(86例),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肿瘤性病变的88.4%(76例);非肿瘤性疾病占55.3%(178例),以乳腺导管扩张或伴慢性导管炎最多见,占非肿瘤性疾病的78.1%(139例),生理性溢占全部乳头溢液的18%(58例)。结论优化乳腺导管造影为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乳导管病变的诊断具有定位定性的作用,在良恶性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管内镜检查在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总结乳头溢液病人行乳管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16例乳头溢液的病人行乳管内镜检查,并在直视下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进行诊断.[结果]经采取积极的护理配合,均顺利完成检查,无并发症.本组216例中,正常乳管19例,乳管扩张30例,乳管炎症116例,乳管新生物20例,导管内瘤18例,乳头状瘤8例,导管癌5例.[结论]乳管内镜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病人进行检查具有不易损伤乳腺导管且较其他检查方法更直观、有效、准确率高等.  相似文献   

17.
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是一有实用价值的检查方法。笔者报告的59例,均因乳头溢液而经乳导管造影诊断。现就其临床,病理和X线表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0例乳头溢液病人,对溢液性质、B超、乳导管造影、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乳头溢液病人中乳管内乳头状癌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6例,导管扩张27例,乳腺小叶增生15例。结论对血性溢液病人临床要有足够的警惕性;B超对伴有乳腺肿瘤的病人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乳管造影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影像学检查只可做出病灶的定位诊断,术中冰冻切片才是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病变区乳腺的区段切除应成为大多数乳头溢液病人的手术方法,应尽量避免盲目地单纯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19.
乳管内视镜在诊断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凤仪  李晓强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27-1328,1330
目的评价乳管内视镜在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同时行乳管内视镜及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将检查结果、溢液性质、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导管内隆起性病变在乳管内视镜及乳腺导管造影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4.3%、31.4%,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3%、73.9%。结论乳管内视镜可作为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必要时结合乳腺导管造影,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3年10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63.33%),导管扩张症6例(10%),囊性增生症9例(15.0%),乳腺癌7例(11.67%)。结论 乳头溢液大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要忽视乳腺癌的诊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与导管造影相结合,对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有较高价值。术前、术中病变的准确定位对手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