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80年~1987年,上海市七所医院烧伤科住院病人5986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岁以下儿童烧伤发生率最高。成人烧伤主要为工作环境烧伤。老年人主要为热力烧伤。在8~11岁年龄组中,电烧伤发生率最高。文中初步探讨了各类烧伤的年龄分布,上海市烧伤病人的特点及预防烧伤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患者血糖水平与创面愈合时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彭  周业平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66-1066
临床研究发现,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后出现血糖升高。最初认为血糖升高与患者处于烧伤后的应激状态相关。随着人们对烧伤治疗认识的不断提高,发现血糖升高影响了切痂植皮手术的成功率,也影响了创面愈合。本文对1992年至2000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住院的烧伤病例进行总结,以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血糖水平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706例患儿烧伤原因的调查及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儿童烧伤的原因及烧伤与患儿年龄,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的关系,对2706例烧伤患儿进行了调查,结果患儿中以热液烫伤为最多,占72.28%;1-3岁年龄段烧伤发生率最高,为70.21%;父母为农民、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分别占67.15%和73.21%,提出儿童烧伤以预防为主,必须加强父母的安全意识,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同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烧伤动物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万伏高压电放电装置对家兔进行实验性电烧伤研究,并做局部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实验装置模拟了高压电烧伤,为高压电烧伤的实验研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万伏高压电放电装置对家兔进行实验性电烧伤研究,并做局部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实验装置模拟了高压电烧伤,为高压电烧伤的实验研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国内84家医院9695例电烧伤病人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9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电烧伤学术研讨会所征集的大组电烧伤病例报告,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84所医院的电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共收集病例9695例。我们对这组电烧伤病人的来源、人员结构、年龄、职业分布、治疗情况、截肢率、死亡率、致僵电压与职业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病例中发生的合并症、并发症等进行了统计,力求将电烧伤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特点提供给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患免疫功能下降,尤以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明显。但目前对特殊原因烧伤——电烧伤患的免疫功能研究尚少。为此笔观察了电烧伤患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普通重度烧伤患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面积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早期有效的功能康复越来越被关注。正确处理残余创面和功能康复的矛盾,能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全面康复。为观察早期康复锻炼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我们指导2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对残余创面进行了系统的康复锻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湿润烧伤膏在烧伤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湿润烧伤膏于I,Ⅱ度烧伤创面及共皮创面,并对用湿润烧伤膏包扎后的创面温度进行了测定,观察了烧伤肉芽组织埋存于湿润烧伤膏,复合抗生素及碘醚膏中的菌量改变,结果说明:湿润烧伤膏无抑菌作用,也未发现其可促进或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包扎后的创面在湿润烧伤膏覆盖区与普通油纱布覆盖区,经测定温度基本一致,亦即湿润烧伤膏包扎后的局部扎疗法相比无特殊差别,临床过程也一致,如脱痂早,易感染等。因此,我们认为湿  相似文献   

10.
烧伤家兔血清免疫抑制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TBSA20%,Ⅲ度烧伤家兔模型,在排除了麻醉干扰和昼剔除了动物菌血症及可能的脓毒症影响的条件下,对烧伤血清的免疫抑制性进行了探讨。旨在观察家兔烧伤后血清是否存在免疫抑制性。  相似文献   

11.
649例急诊小儿烧伤原因及住院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生性顽皮好动,好奇心强,对危险因素缺乏应有的判断力,因而小儿烧伤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据全军15个单位统计报道,12岁以下小儿烧伤的发病率占33%以上。小儿烧伤的致伤原因及处理措施直接影响到小儿烧伤的病情及预后。我们对我院急诊小儿烧伤原因及住院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烧伤流行病学因素提供初步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12.
烧伤后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后普遍存在局部水肿。严重烧伤后早期进行液体复苏等综合治疗,虽然是针对低血容量状态、低蛋白血症以及严重的组织缺氧,但与烧伤后组织水肿形成密切相关或互为因果。因此,有必要对烧伤后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深入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金玉 《护理学杂志》1994,9(5):211-211
烧伤患者早期功能治疗与护理湖北省广水市第一医院刘金玉烧伤患者,特别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除伤及皮肤外,肌肉、肌腱的损伤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畸形,因此早期功能治疗是烧伤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1983~1992年,对106例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功能治疗,...  相似文献   

14.
烧伤患者特别是面积较大的烧伤患者除早期进行积极有效地抗休克、抗感染、封闭创面及整形修复等的治疗外,后期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笔者等自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对71例成年烧伤、整形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TBSA20%,Ⅲ度烧伤家兔模型,在排除了麻醉干扰和尽量剔除了动物菌血症及可能的脓毒症影响的条件下,对烧伤血清的免疫抑制性进行了探讨。旨在观察家兔烧伤后血清是否存在免疫抑制性。结果表明:烧伤动物血清仍存在免疫抑制性,且于伤后第4无所获血清的抑制性最强。利用超滤膜分离伤后第4天血清,发现分子量低于1万及1~3万的烧伤血清超滤物免疫抑制性最强,3万以上的烧伤血清超滤物也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性。提示:烧伤血清免疫抑制物成分较为复杂,分子量范围较宽。尽管在动物烧伤后第4天的血清中未能发现明显的蛋白电泳异常带,但低分子量的烧伤血清物质中可能存在着主要的免疫抑制物。  相似文献   

16.
凝血酶治疗烧伤应激性消化道大出血沈光裕,张宗仁烧伤后消化道大出血,是烧伤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与烧伤程度呈正相关。我院应用国产(珠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凝血酶对烧伤后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临床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42岁,平均28岁。烧...  相似文献   

17.
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本单位1989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烧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助于减少或预防烧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及时切痂,对防治创面病原菌感染及全身侵袭性感染、减轻炎性介质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均极为重要。笔对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休克期切痂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烧伤临床切痂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治疗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重要创伤,每年每100万人中约有5000~10000人烧伤;它也是常见战伤,一般占战伤的10%~30%,核战争中可达战伤的90%。由于烧伤的社会、军事影响均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和医学界对之广为重视。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烧伤医学研究,历时半个多世纪,烧伤医学有了长足发展,治疗水平大幅提高。评估烧伤治疗水平应包括两方面,一为治愈率,另为伤残率。本仅就提高治愈率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自70年代以来,我们自行研制了中药烧伤贴(以下简称烧伤贴),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烧伤贴无毒副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并能促进创面愈合。我们在临床上应用5138例,治愈4675例,治愈率91%,好转371例;无效92例;总有效率98.2%;治疗溃疡316例、治愈率100%。使用烧伤贴后浅Ⅱ度烧伤可在10±l天愈合;深Ⅱ度创面在20±3天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