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工作室揭牌暨广安门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启动仪式最近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工作全面启动。为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探讨中医药学术经  相似文献   

2.
培养传承博士后与创新中医药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炎  于智敏 《中医杂志》2011,52(5):361-362
中医药学是哲学引领的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弘扬中医药学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要重视传承及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传承博士后教育是培养高峰人才,把握传承学术、突出原创性、体现继承性、保持学术的纯正性和重视实用性的原则,重点在于集成、挖掘、质疑、创新。传承博士后对名老中医治学方法、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进行凝炼、升华,从中发现蕴含的概念、原理、规律、法则,最终达到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传承学术的目的,实现薪火传承。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导报》2007,13(9):109-109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第一批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工作室暨广安门医院名中医工作室4月28日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书记李怀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及多位专家为工作室揭牌。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学术后继人才队伍中医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日渐突显。文章就如何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高层次中医药学术传承人才,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实施和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为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年青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博士后工作的发展,博士后规模的扩大,如何在博士后工作中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是每个设站单位应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博士后工作的实践,探讨博士后培养中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从而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焦钧 《河南中医》2006,26(12):F0004
2006年6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站点的设立势必会加强医院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速医院培养造就一批尖端科技人才队伍,并将有效地促进该院人才、科研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加快医药产业化进程,实现该院在中医药领域的迅猛发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更好地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法(草案)》的起草工作,为给《中医药法(草案)》提供更多的支撑材料,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确立了中医药立法研究专项课题,"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立法研究"属于该专项中的子课题。现将该部分的研究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9.
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吸引、培养和使用年轻高级人才、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制度,在高校、科研机构及知识密集型部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医药博士后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了招聘政策制定、培养模式及博士后就业导向几个直接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为提升博士后管理工作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肝纤维化的研究正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 ,中西医在我国的肝纤维化研究领域中结合得最好。不足是研究多集中在有限的层次 ,各自的特色不够鲜明 ,同一水平的重复研究比较多。如何适应我国的特点进一步开展肝纤维化研究的问题 ,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近年来国外肝纤维化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明显超过以往 ,提供的信息几近“爆炸”的程度。国外发达国家在肝纤维化治疗学方面的研究仍无重大突破 ,他们寄希望于在不断深入的基础研究中发现新的突破口 ,找到新的方法或新的药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研究深入到细胞因子在细胞(特别是HSC)内的信号传导的水平 ,进一步揭示了肝纤维化形成的机理 ,为治疗学的研究找到了  相似文献   

11.
刘雯华  李玮  石琳 《中医教育》2012,31(1):21-23
从专业人才选拔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以突出中医学科专业特色及人才素质特征为中心,建立中医专业人才自主选拔模式,并开展自主选拔考察内容、考核方式及多元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施.指出了中医专业人才自主选拔模式中尚需深入探索的问题与研究趋势,提出了建立中医专业人才自主选拔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提出:应提高对学科方向重要性的认识,凝练学科方向;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建设合理的学科学术队伍,改善学科队伍的学缘结构;建立有效的学科研究平台;多方筹措科研建设资金,改善科研条件.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评估在总结前两次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了质量意识,淡化了规模和数量,使得评估更能反映学科的内涵和质量,体现了我国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引。通过对本轮评估重要评价理念和评价指标转变的分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考评及制定发展战略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主要有6个方面:经典课程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改革是中医教学改革的基础;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积极进行中医诊断学望诊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中医学方向)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人为本,应用心理学系列研究与实践;构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评价、管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是致残性极高的疾病,偏瘫、水肿、疼痛等是常见症状。中药熏洗泡洗法临床应用广泛,被广大患者接受。本文对近年中药熏洗泡洗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王越  丁元庆  王春霞  刘治香 《河北中医》2014,(10):1452-145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挖掘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病机,为“因人制宜”的抑郁症防治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采集各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的相关信息,挖掘基本证候要素,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证候要素的分布差异。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评分及因子分分值无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肾是与年龄相关的抑郁症病位类证候要素;阳郁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性类证候要素。结论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在“宣阳开郁”为基本治法基础上,充分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病机特点,形神共治。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从当前实际出发,提出"宽口径、大基础、复合型、应用型,前期同步,后期分化"的办学思路,着重培养中西医结合通科医师与专科医师.按照模块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设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专科方向分化课程等5个有机结合的知识模块,构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赵慧辉  单娇  王伟 《中医教育》2012,31(2):20-22,26
分析全国14所中医药大学和9所中医学院的博士及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及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设置和新增情况,发现不论从学科点的数量、类别还是层次上,中医药高等院校近些年都有很大的调整,且整体的发展趋势和布局思路基本相似.一是完成中医药主干学科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全面覆盖,二是向支撑学科领域扩张,三是向相关学科领域发展,体现出中医药主干学科与周边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和渗透的态势.经过对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学科点设置的战略构想和保障措施,为构建突显中医药优势与时代特征的新型学科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朱虹  张宗明 《中医教育》2004,23(1):14-16
循证医学(EBM)核心内容是有关医疗的各项活动必须以客观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要求临床实践应以科学证据为指导,进行科学治病和客观研究,是医学治疗学的决策指南和发展方向,是世界医学界普遍适用的.中医药学重视对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以及对医学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传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中医的学术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医药人才应当是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能写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是经验丰富的病史采集者、临床体检者、考虑周详的诊断者和治疗者.同时对中医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大健康时代对中医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笔者导师团队通过在中医药院校统一教育模式下,结合中医类本科师承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赛、实验室开放中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目标及措施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中医药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但要培养出高素质拔尖的创新中医药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