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6例初诊胃癌患者的舌象与胃镜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镜象胃癌分期与舌色、舌苔之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胃癌患者舌象多正常,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见紫舌、瘀斑舌、舌下络脉曲张以及黄腻苔。胃镜象下病灶黏膜色泽与舌色间有高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舌苔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色泽病灶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胃镜象下胃癌舌色淡白者,胃镜下病灶黏膜色泽多为苍白。胃镜象病灶周围黏膜状态、病灶苔状物均与舌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6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舌象与内镜象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中医“有诸内 ,必形诸外”的理论 ,对36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进行了舌象与内镜象的观察 ,观察结果提示舌象与内镜象有一定的相关性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361例病例中 ,男 2 37例 ,女 1 2 4例 ,年龄最大83岁 ,最小 1 0岁 ,平均 48.75岁。2 观察方法胃镜术前 ,在充  相似文献   

3.
31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与舌象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的内镜象和舌象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黄苔以癌肿、溃疡病并胃炎、复合性胃十二指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率较高。萎缩性胃炎、溃疡病静止期以白苔多见。舌苔脱落细胞和内镜检查结果说明,黄苔与胃粘膜炎症有关。不同舌苔似各有相应的胃粘膜病变,在一定范围内舌苔的变化可以作为胃十二指肠病变的体表反映。  相似文献   

4.
512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及舌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及舌象观察欧阳坤根(镇江市中医院212002)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研究胃粘膜病变与舌象的关系,探讨舌象与胃部疾病内在联系,分析胃粘膜病变与舌象的关系越来越多,本文自1985年~1992年...  相似文献   

5.
114例胃癌患者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鲁媛  路广晁 《中医杂志》2011,52(22):1935-193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舌象特点。方法观察组选择未做相关治疗的胃癌患者114例,对照组分别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和胃溃疡患者7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32例、单纯型浅表性胃炎患者122例。按照中医传统的望诊方法观察舌象,并应用数码相机拍摄、制成ICC文件,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红、绛舌发生率为49.1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部良性疾病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青紫舌、胖大舌发生率分别为21.93%、22.80%,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淡白舌发生率为23.68%,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舌苔以腻苔为主,主要是白腻苔和白厚腻苔,发生率分别为21.93%、26.32%,前者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舌面外周部少苔或无苔发生率40.3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易发生青紫舌、淡白舌、胖大舌,舌苔以白腻、白厚腻苔为主,舌面外周部少苔或无苔,对胃癌的诊断、治疗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虚与各种舌象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阴虚与舌象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各种舌象对阴虚的诊断权值。结果红舌、黄苔不仅是在阴虚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红舌、黄苔病例中涉及阴虚的比率亦高于其它舌象(P<0.01),红舌、黄苔对阴虚的诊断权值也较高。结论阴虚与红舌、黄苔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剥落苔、燥苔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与各种舌象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肺与舌象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各种舌象对肺的诊断权值。结果:黄苔、红舌不仅是在肺的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黄苔、红舌病例中涉及肺的比率亦较高,黄苔、红舌对肺的诊断权值也较高。结论:肺与黄苔、红舌及腻苔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较为客观的诊断方法,利用现代的光学分析技术能客观地反映出舌象的变化特点,能为中医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胃癌患者证型以及体质的变化直接反映于舌,通过更加客观化、微观化、智能化的舌象研究方法,可以探寻胃癌证型变化过程中舌象的诊断意义。本文概述了胃癌患者不同证型与舌象特征研究、胃癌患者与正常人的舌象特征比较、胃癌患者不同病理分型的舌象研究、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舌象临床观察、胃癌患者舌象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概述胃癌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进展,以期为胃癌与舌象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舌象变化与血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70例,并选择健康查体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舌象采集系统进行舌象的识别分析,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失眠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舌苔、舌色、舌形及舌质RGB值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失眠组血液流变特征与舌象改变有相关性,15项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中有12项与舌诊变化有关。结论:失眠患者舌象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舌象变化与胃食管反流病内镜像、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11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舌象,并与患者胃镜像及Hp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舌色淡白、红、暗红(绛)、紫的变化对应胃粘膜苍白水肿、充血、红斑、糜烂的改变;Hp感染阳性率与舌苔的关系为黄厚腻、光剥〉白犀腻〉少或无苔〉薄黄〉薄白。结论:舌象变化与胃食管反流痛内镜像、Hp感染存在相关性,舌色的变化可反映胃粘膜色泽的变化,舌苔变化可反映Hp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舌与心在生理与病理方面均密切相关,从理论、实验、临床运用三个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舌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理论研究总结古代文献资料;实验研究发现舌与心功能优劣、血液状态的改变关系密切;临床上发现心血管病患者的舌象变化有一定倾向性,依舌辨证分型、指导用药、判断预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临床开展应用纤维镜以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病变与舌象变化有一定关系。本文总结近年在我院内科诊治的226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纤维镜检查及舌象观察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胃癌舌象的现代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包括胃癌舌象的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对胃癌舌象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胃癌舌象研究对辅助诊断,指导分期治疗,判断疗效预后均有一定作用。[结论]胃癌舌象研究还需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胃癌舌象观察和判断更客观,使结论更具科学性、代表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脾胃湿热证舌象的临床研究,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揭示证、舌形成的固有规律。方法:选择7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43例同病脾胃气虚证患者和10例健康人对照。采用舌象、胃粘膜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脾胃湿热证以红舌黄腻苔为主,但舌红苔黄腻并非本证的唯一舌象。(2)脾胃湿热证和脾胃气虚证胃粘膜AI和舌上皮AI增加,以脾胃气虚组最高。(3)不同舌质的胃粘膜AI和舌上皮AI差异显著;不同舌苔的胃粘膜AI差异不显著,但舌上皮AI差异显著,分别以淡白舌与白厚苔为最高。结论:舌象形成是证候的重要表现,细胞凋亡具有相关性,AI能够作为舌诊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医舌象的分析,探讨颈动脉斑块的中医病机特点。方法: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A组)、不稳定型斑块组(B组)、稳定型宽块组(C组),观察舌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舌色以暗红为主,其次是淡红;腻苔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薄苔;白苔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黄苔。结论:舌象特点反映出脾肾气虚及痰、瘀、热是颈动脉斑块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瘀血舌象与血清人上皮生长因子(hEGF)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118例胃癌患者hEGF含量,分为瘀血舌象和非瘀血舌象,并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结果:118例胃癌患者瘀血舌象为91例,占77.1%,胃癌患者瘀血舌象组血清hEGF含量为(1.84±0.41)μg/L,非瘀血舌象组血清hEGF含量为(1.29±0.48)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92±0.32)μg/L(P0.01);瘀血舌象组血清hEGF含量明显高于非瘀血舌象组(P0.01)。结论:血清hEGF水平与胃癌患者瘀血舌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4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患者舌象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芳 《中医杂志》2001,42(4):236-236
为了探讨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与中医舌象变化的关系,我们自1999年5月~2000年5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25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以间歇性、反复发作性胃脘疼痛为主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172例,女78例;年龄14~70岁,其中31~40岁1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和中医舌象分布的规律,以及不同病理改变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更有效、准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舌象信息,记录四诊资料,并依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根据胃黏膜病理切片确定病理分型。分析病理分型和舌象、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红有齿痕,舌苔多薄白;中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面多有裂纹,舌苔白腻;重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暗红,舌苔黄腻。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胃阴不足证,中度异形增生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脾胃气虚证和胃络瘀血证。结论:舌象在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中有特异性表现,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客观指标。胃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该病不同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医舌象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研究的情况,对舌象与慢性胃炎胃镜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以及慢性胃炎舌象在生化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及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应制定统一诊断标准、观察方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中医舌象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