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39例早期声像图改变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早期急性胰腺炎不同年龄段的声像变化及其诊断价值。胰腺实质回声随年龄增长呈增强趋势,老年人应依据其超声测值和回声特点来判断。方法对确诊的39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对39例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情况和其中的3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胰腺大小、回声特征分19~40岁,41~60岁,61~79岁3个年龄组重点讨论。内容包括胰腺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周围结构、胰周积液及病理分型等。结果39例急性胰腺炎中急性水肿型30例(76.9%),急性出血坏死型9例(23%),小网膜囊积液17例(43.6%),有30例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不同程度的肿大,7例大小正常,2例因肠腔气体干扰显示不清。超声诊断符合率94.9%。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形态饱满,22例肿大,7例回声偏低,18例弥漫性增强,边界清晰或稍显模糊,尚规则,10例小网膜囊积液,8例主胰管扩张。其中在18例回声增强中19~40岁11例回声增强2例(18.2%),41~60岁11例回声增强9例(81.8%),61~79岁8例回声增强7例(87.5%),回声高低与年龄增长有相关性;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形态欠规则或极不规则,回声强弱不均,8例肿大,以头尾肿大显著,边界模糊或清晰,7例伴有程度不等的小网膜囊窄带状,不规则片状无回声或低回声积液,2例主胰管扩张。39例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17例19~40岁13例发生3例(17.6%),41~60岁15例发生10例(58.8%),61~79岁11例发生4例(23.5%)。41~60岁年龄段小网膜囊积液发生率增高,不同年龄回声各有其特征。结论超声对不同年龄段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2岁,因中上腹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7小时入院。发热,呈急性痛苦病容,查体:T38.7C,中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临床检验:白血球及中性增高,血、尿淀粉酶均增高,临床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B型超声检查,胰腺弥漫性增大,轮廓尚清晰,呈不均质低回声改变(胰头显著),主胰管扩张内径0.3~0.scm,内免管状实体性强光带宽0.Zcm充填胰管,后方无声影(附图),实时动态观察,未见光带有明显蠕动。超声诊断:①符合急性胰腺炎改变;②胰管内异常回声:考虑胰管蛔虫症。胃镜检查: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内可见蛔虫钻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超声在胰管蛔虫的诊断及治疗中的观察价值。方法对19例胰管蛔虫声像改变,胰管扩张程度、胰实质超声改变观察;明确胰管蛔虫诊断后,经临床安蛔、解痉抗感染等治疗进行观察,了解胰管蛔虫退出时间,退出后胰腺测值,实质回声及胰管的变化。结果19例胰管蛔虫合并肝内胆管蛔虫1例;胆总管蛔虫2例;同时查见肠蛔虫1例,其中1例系肝内胆管蛔虫退到胰管再到钻入肝内胆管。治疗后胰管蛔虫第1d退出2例:第2d退出8例;第3d后退出9例。增大的胰腺、扩张的胰管均在经临床治疗胰管蛔虫退出后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在胰单蛔虫的早期诊断、疗效的评价有肯定的介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症原因较多,可能与嗜酒、胆石病、创伤、消化性溃疡、外科处理、免疫抑制药等有关。关于蛔虫引起急性胰腺炎,我们曾报告1例。现经临床最后证实的胰管蛔虫引起的急性胰腺炎7例报告如下,并讨论其超声观察的特征回声。  相似文献   

5.
蛔虫可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进入主胰管 ,导致上腹急性疼痛发作。临床表现酷似急性胰腺炎。现将我院经超声诊断的 9例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9例中男性 4例 ,女性 5例 ,年龄 12~ 32岁 ,均为农村患者 ,全部病例均以急性上腹疼痛、呕吐等症状起病 ,疼痛发作 1d内入院。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 3例 ,胆道蛔虫 3例 ,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及胃穿孔各 1例。无一例诊断胰管蛔虫。使用仪器为ALOKASSD -10 0 0型、110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5MHz。患者空腹、常规仰卧或侧卧位扫查 ,注意了解病史 ,结合症状 ,仔细观察胰腺和胰管情况。…  相似文献   

6.
例 1:女 ,38岁。左上腹阵发性绞痛 5天 ,并向左腰背部放射 ,有束带感 ,伴恶心呕吐。化验 :血淀粉酶 2 46U ,尿淀粉酶3634U ,拟诊急性胰腺炎。声像图所见 :胰腺肿大 ;胆总管轻度扩张 ,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胰腺纵横切面均未显示正常胰管 ,在胰管走行区显示前后径 3mm的强、弱、强平行光带。胰腺横切面呈周边回声略厚的靶心样改变 (图 1) ,此特征性改变可与正常纤细的胰管壁及管腔中央无回声区别。超声诊断 :胰管蛔虫、胰腺炎。于次日在胃镜下用活检钳取虫成功。复查B超 ,胰管内平行强光带消失 ,胰管显示清晰 ,病人绞痛症状消失 ,次日出院…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硬化性胰腺炎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作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胰腺不规则增大,周边轮廓模糊,腺体回声不均质,可见类肿块样回声,胰管不规则扩张,可伴有肝外胆道梗阻征像,其病理基础为胰腺小叶萎缩,腺体内纤维组织不均匀增生,胰管不规则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硬化性胰腺炎与胰头癌比较,超声表现非常相似,二者不易鉴别.  相似文献   

8.
回顾我院11例外伤致急性胰腺断裂的超声检查,分析其图像特点,讨论超声在急性胰腺断裂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例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为12~43岁.均为急性腹部闭合伤导致胰腺断裂.仪器采用HP M 2410A,探头频率3.5 MHz,于伤后行急诊超声检查.首先对腹部各器官及腹腔各间隙进行常规扫查,观察其大小、形态、回声、被膜连续性及有、无游离液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胰腺炎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儿童胰腺炎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临床确诊及手术后胰腺炎患儿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81例患儿中,有明确病因的60例(74.1%,60/81).其中确诊的先天性胆道畸形29例(35.8%,29/81).10例(12.3%)超声检查胰腺及其周围未见明确改变,71例(87.7%)超声检查胰腺及其周围可见明确改变.超声声像图改变分为胰腺改变和胰外改变两部分.胰腺改变包括:(1)形态改变,多数表现为胰腺增厚(64/81),偶见变薄(4/81)或不完整(3/81);(2)回声增粗增强,偶见减低(1/81),可均匀或不均匀;(3)胰管可均匀(42/81)或不均匀扩张,偶见囊状扩张,扩张胰管内偶见结石(3/81).胰外改变包括:(1)假性胰腺囊肿(18/81),呈壁厚不均匀,囊液浑浊,有全或不全分隔的囊状回声,多数位于胰头(50%,9/18);(2)周围软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胰腺周围不规则低回声粘连;(3)小网膜囊及腹盆腔积液(24/81);(4)胃肠道积气积液淤张(14/81);(5)胸腔积液等(3/81).胆道畸形继发的胰腺炎同时可发现胆总管囊状或柱状扩张;胆囊和(或)扩张胆总管内多发胆泥或胆色素结石堆积;均合并胆囊炎症等改变.结论儿童胰腺炎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于占儿童胰腺炎病因约1/3的胆总管扩张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儿童胰腺炎的定性诊断及病因探寻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Ig 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 G4-AIP)的超声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0例Ig G4-A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回声,有无肿物及肿物的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情况,同时观察主胰管、肝内外胆管有无狭窄或扩张,胆管壁有无增厚,腮腺、颌下腺有无肿大或肿物,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胰腺病灶的增强-消退过程。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例为5. 7︰1,50~79岁者占90%。临床表现以黄疸、腹痛为主。胰腺超声表现分为3型:节段型8例(20. 0%),胰腺大小、形态正常,局部回声不均匀,以回声减低为主;弥漫型17例(42. 5%),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匀减低;肿块型15例(37. 5%),胰腺局限性肿大,回声与周围胰腺类似或减低,"肿块"位于胰头10例,胰尾5例。3例肿块型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2例动脉期呈高或等增强,延迟期呈等增强,1例动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低增强。本组合并Ig G4相关胆管炎29例(72. 5%),其中超声确诊胆管炎10例,表现为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管壁不均匀增厚;合并IgG4相关涎腺炎6例(15. 0%),表现为腮腺和(或)颌下腺回声弥漫不均匀,伴或不伴有纤维条索样高回声。结论 Ig G4-AIP超声表现以弥漫型及肿块型为主,超声检查在发现胰腺病变的同时,联合胆管、涎腺等多器官扫查可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对162例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进行测量、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162例中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58例,漏诊4例。158例中,急性水肿型121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减低呈不均匀的片状低回声、无回声或弱回声,夹杂有稀疏光点,少部分出现胰周少量积液。急性出血坏死型37例,超声表现为超声主要改变为胰腺体积弥漫性轻度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胰腺周围积液。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方法直接、简便、无痛、无创、迅速,对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重症坏死型胰腺炎病情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部分胰腺坏死的病死率约20%~30%,全胰坏死者可达60%~70%,约50%是由于胰管与胆总管形成"共同通道",当十二指肠壶腹部出口梗阻,胆总管内压增加,致胆汁反流入胰管引起急性重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超声显象仪发现一例胰腺管蛔虫症,继发急性胰腺炎,并经内窥镜取虫证实。患者,女,27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三天来诊。腹痛向右肩及背部放射,无发热及黄疸。B型超声检查,见胰腺浊肿感,胰头厚27mm,胰体厚26mm,胰尾显示不清,胰腺管明显扩张,内径10mm腔内可见明亮的平行双线回声,宽4mm,长36mm,胆总管内径6mm,胆囊  相似文献   

14.
硬化性胰腺炎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硬化性胰腺炎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作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胰腺不规则增大,周边轮廓模糊,腺体回声不均质,可见类肿块样回声,胰管不规则扩张,可伴有肝外胆道梗阻征像,其病理基础为胰腺小叶萎缩,腺体内纤维组织不均匀增生,胰管不规则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硬化性胰腺与胰头癌比较,超声表现非常相似,二者不易鉴别。  相似文献   

15.
郑春章 《临床医学》2001,21(7):44-44
患者男,25岁。因中上腹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4小时入院。发热,呈急性痛苦面容。查体:T38.7℃,中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临床检验:WBC18×10~9/L,N0.9,血清淀粉酶900μ。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超声所见:胰腺弥漫性增大,形态失常,主胰管扩张内径0.3~0.5cm,胰头部可见一35mm×25mm的无回声区,位于包膜内,胰尾部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B超报告: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临床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给予治疗,3日后体温骤升41.3℃,呈弛张热,上腹剧痛,向左肩及后背放射。超声复查所见:胰腺形态失常,正常包膜消失,代之为凹凸不平波浪状强回声,胰头部无回声区消失,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慢性胰腺炎超声和病理检查对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验性慢性胰腺炎超声表现和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2头猪制成慢性胰腺炎模型,4头作为正常对照组.麻醉后剖腹找到胰腺,高频探头置于其表面,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胰管、血流等变化.再将胰腺病理变化分为三期,同超声检查对比观察.结果 慢性胰腺炎的胰管均明显扩张;胰腺的内部回声增多、增粗、不均匀,血流减少.严重者胰腺萎缩,未见血流信号.结论 胰腺炎病理表现越重,超声改变越明显;超声在诊断和评价慢性胰腺炎及其病变程度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网膜囊增厚对胰腺和腹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58例,对照组25例。超声扫查中上腹部,检测胃胰间距,显示胰腺前方异常回声。同期做CT和淀粉酶测定。结果:对照组小网膜囊不显示。病例组小网膜囊增厚0.4cm~5.0cm,胃胰间出现异常回声长4.0cm~10.0cm。其中急性胰腺炎47例(81.03%),腹腔转移性肿瘤3例(5.17%),胰腺损伤3例(5.17%),胃穿孔 1例,腹膜炎和腹腔结核各2例。结论:正常小网膜囊不显示。当小网膜囊增厚和出现异常回声时提示胰腺和腹腔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慢性胰腺炎(CP)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CP患者的胰腺超声内镜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30例(胃或食道良性小隆起病变)患者的胰腺超声内镜表现进行对照,筛选出超声内镜诊断CP的敏感指标,并行CP超声内镜分型。结果CP组超声内镜表现:(1)胰头增大24例(24/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假性囊肿6例(6/30),胰石及多发钙化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腺实质出现腹背分界不清、点状或线状高回声聚集,管壁回声增强分别为22例(22/30)、23例(23/30)、22例(22/30),特异性为70%、46.7%、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胰腺背侧腺体回声不均、主胰管大小异常、胰腺边缘细波纹状或模糊、胰腺大小异常、实质异常回声块特异性高均为80%以上,敏感性亦均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超声内镜表现具有多样性,包括胰腺大小、实质、胰管、边缘、异常回声块多种声像表现,其中胰腺背侧腺体回声不均,主胰管大小异常,胰腺边缘细波纹状或模糊,胰腺大小异常,实质异常回声块是5个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超声诊断剖宫产后急性胰腺炎3例。使用EUB42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取仰卧位,对腹部进行多切面扫查。 例1,陈某,28岁。足月妊娠,剖宫产后3天,因体温升高、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申请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680苏氏单位。B超检查:可见胰腺头2.8cm、体厚2.0cm、尾厚2.0cm,胰头部肿大明显,近似液区,胰腺前方见范围2.1×1.8cm不规则液区。诊断:胰腺及胰周声像改变——考虑胰腺炎。 例2,丁某,30岁。足月妊娠,剖宫产后6天,因腹痛、恶心、呕吐,申请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1200苏氏单位。B超检查:胰头厚2.5cm、体厚2.2cm、尾厚2.3cm,回声暗淡,分布不均匀。胰管内径0.5cm。诊断:胰腺声像图改变——考虑胰腺炎。  相似文献   

20.
超声检查小网膜囊增厚对诊断腹部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小网膜囊增厚对胰腺和腹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病例组58例,对照组25例。超声扫查中上腹部,检测胃胰间距,显示胰腺前方异常回声。同期做CT和淀粉酶测定。结果 对照组小网膜囊不显示。病理组小网膜囊增厚0.4-5.0cm,胃胰间出现异常回声,长4.0-10.0cm。其中急性胰腺炎47例(81.03%),腹腔转移性肿瘤3例(5.17%),胰腺损伤3例(5.17%),胃穿孔1例,腹膜炎和腹腔结核各2例。结论 正常小网膜囊不显示,当小网膜囊增厚和出现异常回声时提示胰腺(86.20%)和腹腔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