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195-1196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医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对其采用KD方案实行医治,记录其实行KD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期间患儿的丙戊酸血浓度、体质量及服药剂量,观察控制患儿癫痫发作情况。结果通过三个月的随访,30例患儿中有20例完成观察。其中3例能彻底控制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5例发作情况没有显著变化,其总体有效率是75.00%。患儿的丙戊酸血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酮饮食治疗保留率为93.33%。结论生酮饮食(KD)治疗患儿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依从性,改善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于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两组患儿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但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与护理前后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癫痫患儿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病和慢性病,需要长期规范服用抗癫痫药(以下称AEDS)治疗。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儿能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但还有20%-30%患儿不能得到很好控制。除部分确实为难治性癫痫外,有一部分是由于未正规使用AEDS或药物依从性差所致。本文对62例癫痫患儿服药不依从行为进行调查,旨在纠正患儿服药不依从行为,达到正确合理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疗效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1年6月~2014年3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癫痫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依从性直接相关,诊治意识、坚持疗程、按嘱复诊、家长文化程度4种因素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与药物治疗依从性直接相关,治疗依从性好的患儿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Landau和Kleffner于1957年首次报道了6例以获得性失语、脑电图异常、癫痫发作为特征的儿童,后被命名为Landau-Kleffner综合征(LKS),也称为获得性癫痫性失语(acquired epileptic aphasia,AEA).它是一种少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约占儿童癫痫的0.2%[1],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控制癫痫发作,但对语言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现报道5例获得性癫痫性失语患儿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延续性随访管理对儿童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儿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50例慢性肾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随访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管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实施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IS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管理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ISLQ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儿管理后腹透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 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延续性随访管理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en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患儿对哌甲酯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99年1月—2007年1月间所有首次诊断为ADHD,并给予哌甲酯处方的患儿,根据自编的《ADHD儿童电话随访问卷》进行电话随访。 【结果】 共有病例325例,204例获得有效随访,84.31%(172例)的患儿接受哌甲酯治疗。用药达6个月以上患儿占用药人群的71.52%。依从性好者占总人群的28.4%。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占用药人群的29.7%,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主要拒药或停药原因为:怕药物副作用。药物剂型和是否合并家长教育或小组治疗对依从性有影响作用。 【结论】 ADHD患儿家庭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高,长效制剂和父母小组干预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癫痫患儿智能发育特征,分析影响癫痫患儿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收治的90例癫痫患儿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儿童保健的80例健康幼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儿童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受试幼儿智能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并行组间比较。按照癫痫患儿智能发育情况将其分为智能发育正常者设为智能正常组(35例)和智能发育低下组(55例),收集整理两组癫痫患儿围生期资料、癫痫病情相关资料、治疗控制资料等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ostic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儿DQ总分及适应性、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幼儿,智能发育低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分娩时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畸形、家族遗传史、父母智能水平、养育人频繁更换、养育人语言不同、电子产品频繁接触、视觉异常、听觉异常、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发作年龄、控制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为影响癫痫患儿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早产、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史、肌痉挛发作、癫痫发作年龄≤3岁、癫痫发作控制无效、听觉异常、视觉异常是癫痫患儿智能发育低下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癫痫患儿智能发育水平低下,其特点为适应性差、精细动作完成度差、个人社交困难;影响癫痫患儿智能发育因素较多,提高原发病治疗质量,进行系统性智能训练有利于患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9.
<正>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占小儿时期癫痫的15%~24%,人群发病率为21/100,000[1]。本文对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36例BECT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EEG)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接诊的癫痫患儿198例,给予托吡酯口服治疗,将0.5~1mg/kg.d定为初始剂量,每周加量1次(每次加药量同初始剂量),加至4mg/kg.d。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1年随访发现,本组198例患儿中完全控制145例(占73.3%),好转48例(占24.2%),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达到97.5%;本组198例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中,23例出现食欲不振,18例出现注意力受损,22例出现体重减轻,24例出现低热,27例出现出汗少,19例出现血尿,3例出现焦虑,5例出现遗忘,1例出现共济失调,3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意识模糊。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在儿童癫痫的治疗中托吡酯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儿童癫痫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儿小癫痫病健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引导癫痫患儿接受系统正规治疗,减少癫痫发作造成的脑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神经科及癫痫治疗中心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门诊及住宅癫痫患儿403例作为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将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间单纯用药物治疗,609例作为对照组,评定癫痫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长期随诊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癫痫病知识掌握良好,长期随诊率高于对照组(Χ^2=40.48,P<0.01)。结论:对癫痫患儿及家属采用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的依从性,更好地引导患儿及其家长配合系统正规治疗,有利于患的治疗与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8):996-99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儿进行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的依从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ASIT治疗的AR患儿68例,其中37例患儿采用皮下免疫治疗,31例患儿采用舌下免疫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患儿的依从性,并调查不依从的原因。结果 AR患儿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为86.49%,显著高于舌下免疫治疗的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皮下免疫治疗不依从的原因:出现不良反应2例,无疗效2例;患儿舌下免疫治疗不依从原因:自觉无效9例,不良反应6例,3例对免疫治疗认识不足,费用贵2例,使用麻烦1例,发现其他疾病1例。结论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高于舌下免疫治疗,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疗效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因素下患儿疗效及依从性的结果,探究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年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弱视儿童患者,均行眼部常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验光后,并给予他们综合法治疗,观察不同年龄和不同家长因素下患儿的治疗效果,探究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 36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其次是76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其次是79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109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1012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很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家长监督的天数越多,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越好,患儿的依从性越好,其疗效也越好,可见依从性与疗效是正相关的关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良好,其疗效与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有很大关系,临床上要尽早治疗儿童弱视,尽可能提高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用药依从性与其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自设问卷对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专科380例哮喘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和随访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为38.95%,家庭因素中经济条件较好、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较高、对疾病重视、与医生合作良好的家庭用药依从性较好,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病情好转而擅自停药以及医务人员用药指导不到位造成的。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可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从而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春市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知信行的知晓程度及治疗依从性,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小儿哮喘。方法:2009年6~10月对长春市常住居民中诊断为哮喘的就诊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5名患儿家长,有效问卷47份;其中53.2%的家长对哮喘基本知识有所了解,83.0%的家长认为哮喘规范用药后能控制,51.1%的家长能规范用药控制哮喘。结论: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识率有待提高,普遍认为规范治疗可控制哮喘,但哮喘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应多方面努力加强小儿哮喘治疗的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段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以本院难治性癫痫儿童(n=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住院期间采用4:1(脂肪:非脂肪)饮食,出院后维持4:1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剂量,随访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保留率,并统计临床疗效、各个时间段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难治性癫痫患儿3、6、12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为60.00%、72.22%、81.25%。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均呈递增趋势,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生酮饮食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临床疗效较高,而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癫痫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行为干预,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对84例临床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的常规治疗、护理相同,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这组的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行为干预,将2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 BECTS)异常放电的有效血药浓度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BECTS患儿(观察组)和30例非BECTS癫痫患儿(对照组),均给予丙戊酸钠小阶梯逐渐加量至异常放电消失,观察两组有效血药浓度及观察组相应状态下患儿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异常放电得到控制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平均值为(28.76±7.04)μg/mL,而对照组患儿异常放电得到控制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平均值为(70.43±5.87)μg/mL,两组血药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8.98,P<0.05);观察组患儿异常放电控制后其总智商(FIQ)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5.78,P<0.05);观察组患儿异常放电控制后其持续注意力操作测试(CPT)正确数明显增加而错误数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43、7.02,均P<0.05)。结论控制BECTS癫痫患儿异常放电的丙戊酸有效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癫痫,且在此血药浓度下患儿注意力和认知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秦炯 《现代养生》2013,(20):8-9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患,从婴儿期至老年期均可发病。目前癫痫的患病率为5%。~10%,儿童阶段是癫痫的高发期。对于癫痫病的治疗,社会上还存在不少不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是不治之症。但是,如果能规范治疗,大约七成患儿可以彻底治愈。为促进对癫痫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争取获得满意的预后,增加社会对本病的认知度,中国抗癫痫协会已连续7年倡导"国际癫痫关爱日"活动。今年国际癫痫关爱日的主题是"实现梦想,根治癫痫,从‘遵医嘱,记日志’开始"。作为癫痫患儿的家长,尤其要坚持为患儿记录发病、用药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OXC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癫痫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和治疗组各为27例,其中治疗组予以OXC治疗,对照组予以CBZ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小儿部分癫痫发作,比较两组服药后癫痫的控制程度、总有效率等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1%,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8%,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OXC治疗儿童部分癫痫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可作为儿童抗癫痫药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