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的多种病因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93例单纯血小板减少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患者中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是血液系统疾病74例(占79.6%),其中良性疾病66例(占70.9%),恶性疾病8例(占8.6%),非血液系统疾病19例(占20.4%);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就诊时血小板计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与非血液系统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必须对单纯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检查自身免疫指标、骨髓细胞形态进行确诊。结论很多种疾病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该类患者进行较长时间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疾病的管理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急诊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响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或相关疾病、年龄分布、血小板减少程度等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05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造血系统良性疾病67人,占总人数63.8%;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7人,占总人数(6.7%),非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共31人,占总人数29.5%。同时,无论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在疾病初诊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数值分布比例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与多种病因或疾病相关,患者年龄分布广泛,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减少程度相关。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前应完善各类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以便全面的诊断疾病,避免发生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全血细胞减少症15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右江医学》2010,38(3):282-283
目的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5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统计其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及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比例。结果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80.9%;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9.1%;而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为多见(占30.9%),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最为常见(占6.6%)。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PEP)的临床病因。方法对236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93例(81.8%),其中造血系统恶性及难治性疾病110例(46.6%),造血系统良性疾病83例(35.2%),非造血系统疾病43例(18.2%)。结论PCP病因复杂多样,以造血系统难治性恶性疾病为主病因,临床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 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和细胞生理学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137例,占74.05%;非造血系统疾病48例,占25.95%.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和细胞生理学密不可分.造血系统疾病占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绝大部分,全血细胞减少也可由一些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需引起重视,应结合临床和细胞生理学指标并综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骨髓细胞学检查对9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9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与病因,以提高l}缶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9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65例,占70.7%;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为27例,占29.3%.其中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e anemia,AA)20例,占21.7%,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14例,占15.2%,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8例,占8.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adysplastic syndromes,MDS)9例,占9.8%,脾功能亢进4例,占4.3%,溶血性贫血3例,占3.3%,多发性骨髓瘤(Muhiple myeloma,MM)2例,占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etechia,TTP)1例,占1.1%,Evans综合征1例,占1.1%,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3例,占3.3%.非造血系统疾病包括:肝病性贫血10例,占10.7%,感染性疾病10例,占10.7%,结缔组织疾病3例,占3.3%,骨髓转移癌1例,占1.1%,原因不明3例,占3.3%.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种多,常见为造血系统疾病,但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建丽  刘颖  江明 《吉林医学》2011,(21):4412-4413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39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血液系统疾病占76.26%;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3.74%,而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巨幼细胞贫血(MA)最为多见(占24.46%),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肝脏疾病最为常见(占6.4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张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13-3614
为了解外周血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降低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意义。回顾调查分析753例HGB、WBC和PLT单项或多项降低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有明确诊断563例患者,其中,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DA)152例(20.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133例(17.7%),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者133例(17.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70例(9.3%),再生障碍性贫血44例(5.84%),溶血性贫血28例(3.71%),其他17例(1.46%),另外190例无明确的临床诊断。结论:HGB、WBC、PLT单项或多项降低,这些改变可以是造血系统本身引起,也可以是非造血系统疾病在外周血的异常表现,造血系统疾病中以IDA占首位,其次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ITP、MA、AA、HA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三系同时减少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骨髓象检查明确病因者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共133例(71.9%),非造血系统疾病52例(28.1%).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骨髓象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三系同时减少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骨髓象检查明确病因者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共133例(71.9%),非造血系统疾病52例(28.1%).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骨髓象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三系同时减少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其意义. 方法 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行细胞形态学检查. 结果 骨髓象检查明确病因者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共133例(71.9%),非造血系统疾病52例(28.1%). 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骨髓象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方法对138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99例,占71.7%;非造血系统疾病39例,占28.3%。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疾病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也可引起,需要临床医师重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减少漏诊及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病因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占80.9%,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9.1%.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类疾病,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诊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5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进行细胞学检查。对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予以观察,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判断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结果 50例患者检查显示,有35例患者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占70%。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缺铁性贫血。有13例患者病因为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6%。包括急慢性肝病、恶性肿瘤骨转移、感染性疾病。有2例患者无法确诊,确诊率为96%。结论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可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病因,有利于医师对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5.
全血细胞减少32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象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累及骨髓造血或外周血液成分所致,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26例的病因作一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7-2011 年205 例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且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5 例病历资料的骨髓报告中,提示血液系统疾病154例(75.1%),其中血液系统良性疾病129 例(62.9%),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5 例(12.2%),非血液系统疾病51 例(24.9%).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作为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不需要昂贵仪器设备,适合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我院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135例(72.6%),非造血系统疾病51例(27.4%).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主要是造血系统疾病,但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助以明确病因,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贫血的病因.方法 对180例60岁以上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为营养不良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29例(16.1%)和巨幼细胞性贫血28例(15.6%),其次为造血系统疾病,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13.9%),多发性骨髓瘤(MM)21例(11.7%),白血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各16例(8.9%),骨髓转移癌14例(7.8%),肾性贫血13例(7.2%),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3.3%),溶血性贫血、结缔组织病及脾功能亢进各4例(2.2%).结论 老年人贫血由多种疾病所致,营养不良性贫血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造血系统疾病.应高度重视老年人贫血的病因诊断,争取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全血细胞减少症30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症在各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241例,占80.3%,位列前5位的依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IR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贫血(MA)、急性白血病(AL)。非造血系统疾病59例,占19.7%,位列前3位的依次为:感染性疾病、脾功能亢进、风湿免疫疾病。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种多,病因复杂,不能单从血液系统疾病考虑,也不能单凭骨髓涂片诊断而忽略其他检查,需要密切联系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误诊和漏诊,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万芳  王琳  段虎平 《甘肃医药》2011,(12):758-759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我院95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65.26%;非造血系统疾病占34.74%;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为多见(占13.68%),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慢性肝病最为常见(占9.4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方能得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