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用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重建泪道,以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经鼻前孔切开鼻丘部黏 膜及骨质,暴露泪囊,于鼻内窥镜下造口,并于造口周围处植入替耳氏皮瓣,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肉芽形成, 保证泪道通畅。结果用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1例、76眼,经随访观察半年,治愈率达 97%。结论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手术创伤小,不需面部切口,并发症少,优于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术中切开泪囊时瘘口处理的经验。方法:选择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包括术后复发)患者90例、105眼,均行鼻内镜下处理。造瘘口采用EC耳脑胶粘合固定成形72眼,术中置硬膜外导管10眼,用银夹吻合泪囊后瓣与鼻黏膜瓣13眼,造瘘口用碘仿纱条填塞扩张成型5眼,用一次性5?ml注射器乳头将前后瓣撑开成型5眼。同期行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7眼,钩突肥大切除10眼,中鼻甲前端息肉样变切除9眼,鼻息肉6眼。结果:完全无溢泪92眼,好转8眼,无效5眼,有效率95.24% 。结论:泪囊鼻腔造口术造瘘口的处理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及手术经验、设备条件及术中切开泪囊后泪囊鼻腔黏膜瓣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下“工”形黏骨膜切口联合倒“u”形泪囊壁黏膜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慢性泪囊炎手术患者80例(8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46眼)采用新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照组35例(40眼)采用鼻内镜下横“u”形黏骨膜切口联合横“u”形泪囊壁黏膜瓣吻合术,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吻合口肉芽形成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时间0.5~1年,有效率:观察组97.83%(45/46),对照组85.00%(34/40),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 (36.20±5.12)min,对照组(41.20±5.32)min,P <0.05;吻合口肉芽形成:观察组2例,对照组8例,P <0.05。结论 新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成为解除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新方式。术后保持造口畅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采用硬膜下导管上下泪小点置放,通过导管折返从上下泪小点进入鼻腔形成双管撑开造口,保持其畅通,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科学     
不放扩张器的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作者回顾性分析了35例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病例,全部患者术中均未放置泪囊扩张器。作者认为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是否放置泪囊扩张器,主要根据溢泪症状是否与反复发作的泪囊炎有关,眼科检查泪道堵塞的部位为泪囊后,手术中由暴露泪囊及造口过程是否顺利来决定。首先,按压泪囊区域发现泪囊扩张或者有脓性分泌物或黏液从泪小管口反流,尤其是下泪点反流。其次,泪小点清晰可见,尤其是下泪点。第三,术中暴露和切口泪囊后,经泪小点插入探针,如能顺利通过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时;如果泪囊壁  相似文献   

6.
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通过对造孔、泪囊黏膜瓣的切开及固定方式等的改良处理,在鼻内镜下完成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2例(23眼)。结果: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22例(23眼)中,21例(22眼)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畅通,内镜检查造孔通畅;1例(1眼)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5.7%(22/23)。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鼻内境泪囊鼻腔造孔术远期疗效随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泪囊病变患者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远期随访观察结果,探讨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75例(310眼)慢性泪囊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根据泪囊大小或病变情况决定术终泪道放置泪道硅胶扩张管。术后随访包括鼻内镜检查处理、泪道冲洗及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结果随访3~60个月,随访超过1年(远期)者211例(230眼),治愈率75.3%,好转率11.7%,无效13.0%,总有效率87.0%。9眼术后1年发现自然泪道复通,但泪囊鼻腔造孔瘢痕闭锁。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远期效果较好。扩大造孔骨窗,减少黏膜损伤和手术创面,以及随访清创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鼻泪管黏膜在手术造孔引流后,有可能发生可逆性转变,重新发挥泪道的泪液排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利用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对39例(42眼)慢性泪囊炎病人经鼻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口,用银夹把造口处泪囊黏膜和鼻腔黏骨膜固定吻合,无需置管让其形成瘘口。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对其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手术治愈36眼(85.7%),好转3眼(7.1%),无效3眼(7.1%)。无效3眼为泪囊狭窄所致,改留置腰麻管2个月后泪道部分通畅。结论经鼻内镜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方便,疗程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泪囊或鼻泪道阻塞疑难病例,对纤维玻璃泪道内照明下行鼻内显微泪囊鼻腔造口术进行前瞻性研究。共对67例鼻内管或泪囊阻塞患者实施了鼻内泪囊鼻腔造口术,其中32例曾因慢行泪囊炎经鼻外泪囊鼻腔造口术,14例面中部骨折后泪道狭窄,10例泪囊结石,2例为急性泪囊积脓,8例囊后狭窄继发于鼻窦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泪囊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术后冲洗。结果手术平均时长约1小时,术后无颌面部瘢痕形成,89例治愈,患者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常无阻塞,鼻内镜检查示造口上皮化完全,造口规则无狭窄、黏连,3例好转溢泪症状减轻,泪道冲洗畅通,鼻内镜示造口处黏膜增厚、造口狭窄,治愈率96.7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术后反应少,复发率低,术后能减少疤痕形成,降低泪囊术后阻塞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