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多种信号通路的枢纽,不仅在细胞、胚胎、器官发育中有重要生物学功能,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FAK的结构、功能、激活途径、信号传导、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于肿瘤细胞的粘附、增值、迁移、分化等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认识到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其幕后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冠心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激活、生殖和迁移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血管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和有"生命之胶"(glue of lift)之称的整合素(integrin, INT)是介导细胞增生、分化、黏附、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激酶和细胞表面黏附因子[1-3].研究表明INT和FAK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着重介绍整合素家族和黏着斑激酶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李华  罗欣月  陈文熙  柳茜  朱春玲  严瑞 《医学综述》2021,(17):3357-3362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蛋白质酪氨酸激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的胞质中,是介导多种细胞功能的支架蛋白,也是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在细胞的黏附、运动、增殖、迁移和存活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对FAK在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及肾脏肿瘤等肾脏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其在肾脏疾病中所起作用也逐渐明确.  相似文献   

5.
6.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起介导细胞外信号由整合素向细胞内转导的作用,FAK的磷酸化激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下游蛋白质的磷酸化,是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环节,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研究显示,黏着斑激酶表达及活化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归对肺血管平滑肌细胞黏着斑激酶(FAK)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fibronection(FN)组:(作为刺激剂)40μg/mL;当归组:3mg/mL;联合组:FN40μg/InL+当归组:3mg/mL。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FAK蛋白质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FAK(蛋白质在对照组与当归组中无表达,在FN组中,FAK蛋白质呈高表达;FAK蛋白质在混合组(当归+FN组)中表达降低,与FN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表明当归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当归通过减少FAK形成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在防治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组成黏着斑(focal adhesions,FAs)的关键蛋白,参与连接细胞外基质环境和细胞内信号.FA K作为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受整合素、生长因子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等调控,介导多种生理活动,如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分化、血管生成等.研究表明,F...  相似文献   

9.
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血管新生对于肿瘤的生长、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血管新生是一个由多因素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肿瘤内促进血管新生因子活性离子抑制血管新生因子活性,两者处于失衡状态,从而启动并促进血管新生。肿瘤血管网系乱,管腔不规则且基底膜不完整,有利于肿瘤转移。深入对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有助于肿瘤临床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与黏着斑激酶(FAK)在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中的关系及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了不同组别中FAK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不同组别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FAK蛋白质无表达,其余4组细胞的FAK均有表达,其中ET-1组表达最高;BQ123组、混合组与fibronection(EN)组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但都比ET-1组低(P〈0.01).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FN组、混合组、ET-1组、BQ123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均表现为细胞中G1相的比例减少,而S相增高(P〈0.01);与FN组比较,BQ123组、混合组无明显差异;但ET-1组有明显差异(P〈0.01),BQ123、混合组与FN组.的G1相、S相变化基本相同(P〉0.05).结论 ET-1促进人肺血管平滑肌细胞FAK的表达,在肺血管结构的重构方面可能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细胞内信号转导已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生物学问题。它调节着多细胞生物的生物学行为。并且与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其被认为是整合素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分子,在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AK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骨架组装、粘附、迁徙、运动能力、生长调节、生存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对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血管形成等行为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收集病人骨髓细胞,用24h常规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对照组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0%,AL病人为66.0%,差异有显著性(χ2=5.49,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χ2=4.44,t=7.98、5.60,P<0.05),但ALL和AN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38,P=0.02,t=8.79、7.58,P<0.05)。缓解组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χ2=10.26,P=0.02,t=4.43、7.82,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病人异常核型检出组FAK mRNA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检出组(χ2=5.82,t=6.72,P<0.05)。结论 FAK mRNA在AL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胡小冬  卿晨 《医学综述》2009,15(4):538-541
血管新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在正常发育和多种疾病包括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局部缺血修复、创伤愈合的病理生理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其机制仍不清楚。研究已证明有3个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在血管新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Tie和Ephrin受体。VEGF/VEGFR系统在调节血管新生中研究最多,也最为重要。它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实体瘤内部新生淋巴管形成;Angiopoietin/Tie系统调节着血管的成熟和稳定;Ephrin/Eph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律娜  肖宇  孙明 《安徽医学》2021,42(4):360-364
目的 通过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口腔白斑病(OLK)中的表达水平,探讨FAK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OLK手术切除的4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病理诊断,将试验组41例OLK标本分为OLK上皮单纯增生组(n=10)、OLK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肝细胞癌,尤其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67例(其中53例有乙肝病毒感染)。本组手术切除标本均经石蜡包埋,病理检验。结果FAK在HBsAg(+)组的癌组织与HBsAg(-)组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FAK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整合素与TGF-β受体介导的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0例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β1、TGF-β受体Ⅰ(TGF-βRⅠ)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TGF-βR Ⅰ以及α-SMA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K可能是整合素和TGF-βR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调节整合素、TGF-βR、α-SMA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整合素与TGFβ受体介导的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0例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β1、TGF-β受体Ⅰ(TGF-βRⅠ)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TGFβRⅠ以及αSMA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K可能是整合素和TGF-βR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调节整合素、TGF-βR、αSMA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肺发育过程中黏着斑激酶表达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大鼠肺发育不同阶段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变化。方法取胚胎18、20和21d及出生后1、4、7、10和21d大鼠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技术对FAK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定量检测,采用RT-PCR方法对FAK mRNA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肺发育不同时期,从蛋白、基因水平均证实有FAK表达,以生后第4天表达最强。结论FAK在肺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能与气道上皮发育、呼吸管腔和毛细血管网形成密切相关,并参与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9年8月邯郸市第一医院保存的3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60例CSCC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CSCC组织中ILK和FAK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CSCC组织中ILK和FAK蛋白的表达,并分析ILK和FAK蛋白表达与C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HPV感染的关系。结果 CSCC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7±1.26、17.32±3.21,CIN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39±3.20、13.35±2.34,正常宫颈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7±2.40、5.47±2.10;CIN组织和CSCC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SCC组织中ILK、F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相关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在不同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标本来源于癌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K,比较分析FAK在不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随着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加深,FAK阳性率升高;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FAK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