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患者,女,26岁,已婚未育,因月经延迟1年余,B 超发现右卵巢肿物1月余于2014年4月18日入院。12岁初潮,既往月经规律,自2013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开始月经推后,3~4 d/2~3月,需黄体酮催经,2013年3月及7月外院查子宫附件彩超未见明显异常,2013年10月23日(经期第2天)我院门诊查性激素五项时:FSH 7.11 IU/L (正常:3.5~12.5 IU/L),LH 5.44 IU/L (正常:2.4~12.6 IU/L),睾酮3.23 nmol /L(0.29~1.67 nmol/L), PRL 229 mIU/L(正常:102~496 mIU/L),E2224.4 pmol/L(正常:46~607 pmol/L),门诊遂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停药后于2014年2月23日(经期)复查性激素三项: FSH 5.99 IU/L, LH 10.74 IU/L,睾酮13.31 nmol /L;2月25日再次复查睾酮12.54 nmol /L。患者自诉发病以来除月经异常外无任何明显不适,体格检查无发现痤疮、多毛、声音变粗、喉结、阴蒂肥大等男性化体征。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正常发育,子宫及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2月26日我院肾上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子宫附件彩超示:右卵巢大小40 mm ×25 mm,内见可疑实性占位,范围约24 mm ×27 mm,性质待定,子宫及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2月27日查尿17-酮皮质类固醇23.93 mg/24 h 尿(正常:6~14 mg/24 h 尿),尿17-羟皮质类固醇6.36 mg/24 h 尿(正常:2~8 mg/24 h 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51 pmol /L(正常:0~10.21 pmol/L)。3月28日(地屈孕酮片催经后)复查子宫附件彩超:右卵巢大小38 mm ×25 mm,内见实性占位,范围约24 mm ×24 mm,性质待定,子宫及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因故推迟至末次月经4月14日(地屈孕酮催经)干净后入院。入院后再次复查子宫附件彩超:右卵巢边缘性实性包块,考虑卵巢肿瘤,大小约23 mm ×20 mm ×26 mm,子宫及左附件未见异常;相关抗原五项未见异常。2014年4月21日于腹腔镜下行右附件切除术+左卵巢活检术,术中见:盆腔无明显积液,子宫及左卵巢大小形态正常,右卵巢稍增大,内见一实性肿物,大小约2.0 cm ×2.0 cm。术中右卵巢肿物冰冻病理结果:考虑为(右卵巢)性索来源肿瘤,较难鉴别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与支持细胞瘤;右附件、左侧卵巢组织冰冻病理均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最终石蜡病理结果示:(1)(右卵巢)高分化支持细胞瘤并滤泡囊肿;(2)(左卵巢)组织未见癌组织,右输卵管未见瘤组织累及。腹腔冲洗液病理:见大量红细胞,未见癌细胞。患者术后复查血睾酮值:2.00 nmol /L。标本主要镜下所见:右卵巢肿物内瘤细胞呈小巢状及腺样排列,瘤细胞核深染,部分可见核内纵沟,部分瘤细胞胞浆透亮,部分胞浆红染;免疫组化示:a -mhibln(+),CD99 (+),CR(+),Syn(-),CD56(++), CgA(-),Ki -67指数约3%细胞阳性。见图1。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17岁,因“从未来月经”入院。入院查体:身高133厘米,智力正常,无喉结,乳房未发育,四肢躯干比例基本协调。妇检:外阴幼女型,无阴毛,阴蒂不肥大,探阴道深6厘米,肛查未扪及子宫及附件。B超检查示痕迹子宫;右卵巢1.6 cm×1.0cm×1.2 cm,查见多个卵泡,最大直径0.6厘米;左卵巢未显示。性激素检查示雌二醇(6.45 pg/m l)、孕酮(0.227 ng/m l)、睾酮(0.15 ng/m l)低,黄体生成素(28.45 m IU/m l)、卵泡刺激素(136.2 m IU/m l)高。血液染色体核型为46,XY。性别基因诊断示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RY阳性。测骨龄为11.0岁。诊断为XY单纯性腺发育不…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2 3岁 ,原发闭经伴阴蒂增大入院。患者出生时外阴女性 ,一直无月经。 13岁阴蒂增大 ,逐渐明显 ,16岁乳房发育。查体 :女性体态 ,无胡须及喉结。双乳房 级 ,乳头发育可。阴毛稀少、腹股沟及阴唇内均未触及包块。阴蒂增大约 3.5cm× 2 cm,会阴体高 ,约 5 cm,尿道口显露困难 ,探阴道盲端。肛诊盆腔空虚 ,未触及包块。B超 :盆腔内未探及子宫、卵巢或睾丸样回声。血染色体 46 XY;血性激素水平为 E2 16 0 .75nmol/ L。 T 830μg/ L。诊断为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完全型 )。  入院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垂体、颅脑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1月至2013年04月在本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确诊为垂体异常导致GH缺乏症的矮小症患儿49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使用rh—GH及未使用rh—GH治疗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为33名,女性为16名。其中使用rh—GH治疗患儿男性16名为A组。未治疗17名为B组;使用rh—GH治疗患儿女性8名为C组,未治疗8名为D组。分别监测患儿身高标准分值(HtSDS)、年龄与骨龄比值(CA/BA)、3个月生长速率(Ah)。结果:四组HtSDS、CA/BA的P值〉0.05。无显著差异。其中A、c组患儿为应用rh—GH治疗组的P值〈0.05,有显著差异,治疗有效。结论:采用国产rh—GH替代治疗,有显著促身高增长作用。建议垂体发育不良患儿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从而改善患儿最终的身高。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9岁,因停经46 d,下腹部隐痛2 d 于2013年2月22日入院。患者孕4产0,2011年3月因停经50 d,B 超提示右侧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2011年10月因停经46 d,B 超提示右侧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2012年6月因右侧输卵管残端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残端切除术。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3 年1 月 8日,量少。患者诉2013年2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30 min 后腹痛逐渐好转,2 d 后因下腹部间歇性隐痛于我院就诊,无阴道流血流液,体格检查:血压115/82 mmHg,脉搏86次/min,腹平软,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无贫血貌。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02 g/L,白细胞6.85×109? L-1。血β-HCG:27354.85 mIU/mL,孕酮10.4 nmol /L;凝血功能,常规生化,电解质,肝功能未见异常。 B 超提示:宫腔内未见典型孕囊,右侧宫底旁卵巢内侧可见一低回声不均质肿块,大小约26 mm ×19 mm ×21 mm,边界模糊,内部为类似孕囊样回声,CDFI:内见半环状血流信号。门诊拟“宫角妊娠?”收入院。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β-HCG:29113.04 mIU/mL,孕酮:11.7 nmol /L,因宫角妊娠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可见右侧输卵管缺如,右侧宫角处可见暗红色病灶,大小为2 cm ×2 cm ×3 cm,盆腔少许积血,色鲜红,有活动性出血,子宫、左侧输卵管和双侧卵巢未见异常,取出病灶可见新鲜绒毛。术后病理回报:(右侧宫角妊娠病灶)镜下见绒毛组织,符合妊娠。  相似文献   

6.
45,X/46,XY核型致性发育异常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8岁,因原发性闭经就诊。身高148cm,后发际低,有颈蹼,肘外翻,乳房未发育,女性外阴呈幼稚型,腹部B超提示:子宫体积小,呈幼稚型,双侧卵巢体积较小,未见明显卵泡回声,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睾丸声像。细胞遗传学检查:应用我室已建立的稳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经G带和C显带,计数6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6个核型,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比例1:3,Y染色体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摘要 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46,XY pure gonadal dysgenesis,46,XY PGD)是一种少见的性分化异常病,家族性46,XY PGD更为罕见.我们遇到一家庭三姐妹同患46,XY PGD病例. 先证者,社会性别女,22岁,以原发闭经伴身高不断增长就诊.患者就诊前一直未有月经来潮,而且近2年身高仍以每年2~3 cm的速度增长.曾在当地行人工月经周期治疗6个月,未有月经来潮,但阴道有少许粉红色分泌物出现.查体:女性外貌,血压120/70 mmHg,身高170 cm,体重55 kg,智力正常.皮肤无黑痣,头发浓密,发际不低.五官正常,甲状腺不大,乳房发育差,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双肘轻度外翻,无指趾畸形.外阴呈女性幼稚型,阴蒂肥大,无腋毛、阴毛,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约5 cm×2.5 cm大小的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生化指标均正常.内分泌激素测定:FT3、FT4、TSH和GH均正常.FSH 79.7 IU/L,LH 68.2 IU/L,E2 47 pg/mL,T 43.9 ng/mL.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6,XY.妇科B超检查:盆腔内探及始基子宫及左侧条索状附件回声,右侧腹股沟区探及4.5 cm×2.2 cm杂乱回声团.患者家庭中另外两姐妹均有相似表现,其中姐姐26岁,已结婚3年,性生活困难,仍未育.妹妹16岁,至今未有月经来潮.二人经染色体检查核型也为46,XY.父母非近亲结婚,双方家族均无类似患者.诊断明确后建议三姐妹手术治疗,因经济原因遭拒绝.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7岁,于2006年无诱因出现明显肥胖,以面部及腹部为主,面颊发红,可见痤疮,腹部皮肤可见紫纹,伴血压升高,最高可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螺内酯+硝苯地平治疗,控制尚可。2009年患者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腹腔镜切除右侧肾上腺。2010年12月患者觉症状无明显改善,2011年1月复查腹部 CT 可见左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头颅MRI可见垂体内结节状影,考虑垂体微腺瘤,在我院功能神经外科行伽玛刀治疗。至2011年12月患者觉体征改变不明显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查体:血压176/120 mmHg,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血质面容,颈后略显脂垫,双侧视野无偏盲,视力正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可见多处宽大紫纹。辅助检查:双侧肾上腺超声示左侧肾上腺形态饱满,体积增大,回声欠均(建议进一步检查),右侧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异常(双肾上腺区气体多)。垂体瘤伽玛刀治疗后,与原外院片比较的头颅 MRI显示,垂体内异常增强低信号病变较前明显缩小。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 )0.57 mU/L (参考值0.27~4.2 mU/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 )10.45 pmol/L (参考值<10.12 pmol/L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0.0067 nmol/L (参考值0.0029~0.235 nmol/L),泌乳素(prolactin,PRL)0.59 nmol/L(参考值0.1818~0.684 nmol/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7.78 U/L(1.5~12.4 U/L),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4.88 U/L(参考值1.7~8.6 U/L)。8:00、16:00、0:00血皮质醇分别740.75、660.6、782.21 nmol/L(参考值118.85~619.14 nmol/L),24 h尿游离皮质醇为21811.28 nmol[参考值(24 h)479.28~3211.77 nmol],ACTH<2 pmol/L。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未被抑制[对照日尿游离皮质醇(24 h)21811.28 nmol,服用地塞米松后尿游离皮质醇(24 h)4306.86 nmol],经典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被抑制[对照日尿游离皮质醇(24 h)21811.28 nmol,服用地塞米松后尿游离皮质醇(24 h)1751.27 nmol]。2013年3月患者发现腹部和双侧大腿内侧紫纹较前增多再次入住我科。肾上腺CT:右侧肾上腺区结构稍乱,局部呈术后改变,可见多个点状高密度影,左侧肾上腺明显增粗,其内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垂体MRI:垂体右侧稍饱满,垂体内异常增强低信号病变较前(2011-12-12)稍减少。心脏超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张,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少量心包积液。测血 ACTH 8.48 pmol/L,0:00、8:00、16:00血 皮 质 醇 分 别 为 656.17、883.93、694.32 nmol/L,尿游离皮质醇(24 h)6767.93 nmol。甲状腺功能正常。过夜法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未被抑制(对照日8:00血皮质醇883.93 nmol/L,小剂量地塞米松后次日8:00血皮质醇556.67 nmol/L,大剂量地塞米松后次日8:00血皮质醇572.42 nmol/L),说明皮质醇分泌增多以肾上腺自主分泌为主,遂诊断:库欣综合征,右侧肾上腺全切术后;垂体微腺瘤伽玛刀术后;左侧肾上腺增生。请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会诊后建议患者切除左侧肾上腺,终身激素替代治疗,患者拒绝手术,建议口服类固醇合成抑制剂(甲吡酮、酮康唑、米托坦)或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拒绝药物治疗,嘱其定期门诊复查。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病例,女,26岁,因停经53 d,阴道流血伴下腹钝痛9 d,加重4 h。于2015年9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患者2014年因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患者于2015年8月16日尿妊娠试验阳性。于2015年8月23日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部钝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肛门坠胀感,遂于8月24日到当地县人民医院进行彩超检查,彩超提示:宫内妊娠,医生建议回家口服黄体酮200 mg/d,氟哌酸400 mg/次,1天2次。8月26日凌晨出现少量流血,遂于2015年8月28日到吉林市妇产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宫腔回声不均。医生建议患者住院治疗,患者拒绝,于8月31日来本院门诊,行彩超检查,提示:早孕,胚胎停止发育,子宫右侧条形回声结构,可疑增粗的输卵管?子宫右侧不均质囊实混合性回声结构(8.00 mm×7.00 mm子宫右侧不均质低回声),可疑正常卵巢组织,盆腔积液。遂于门诊行清宫术,清出组织40 g及陈旧性积血50 g,见不新鲜绒毛,出血约10 mL,送病理诊断为宫内见绒毛组织。患者于2015年9月1日晨7点钟在上厕所时突发下腹部疼痛,疼痛难忍,放射至腰骶部,伴有肛门坠胀感,伴有恶心,无呕吐,阴道少量流血,无排尿排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门诊以“异位妊娠”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5/70 mmHg。妇科情况:外阴阴道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宫颈表面光滑,宫颈口可见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摇摆痛(+),右附件区增厚,压痛(+),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清β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HCG):47725.00 mIU/mL,血常规:Hb 85 g/L。复查彩超:子宫前位,宫体稍大,肌层回声均,宫腔内低回声区,范围3.44 cm×1.60 cm,子宫右侧可见不均质回声结构,范围9.00 cm×7.87 cm,无明确边界。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盆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最大径线4.4 cm。超声提示:盆腔包块,宫外孕?宫腔内低回声包块,宫腔积血?盆腹腔积液。考虑患者妊娠破裂出血,给予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5 mL,遂急诊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左输卵管成形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腹腔镜下探查见:盆腔内约见游离性液体300 mL,覆盖于子宫及双附件表面,大网膜因粘连浮于凝血块的表面,吸引器清除部分凝血块及血液后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左侧卵巢大小正常,左侧输卵管增粗迂曲变形,直径约3.0 cm,伞端因粘连导致闭锁,右侧卵巢大小正常,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大,直径约8.0 cm,表面见破裂口,直径约1.0 cm,见凝血块覆于表面。肠管、大网膜与子宫及左附件间断性粘连,左附件区见一直径约5.0 cm包裹性积液。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右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 患者1,女,20岁,身高140cm。因乳房发育不良和原发性闭经入院就诊,妇科检查:第二性征发育落后,乳房不发育,乳间距宽,外生殖器幼稚,腋毛、阴毛少,后发际低,有颈蹼,智力正常;B超检查:子宫缺如;生化检查:雌二醇18.43pmol/L(正常88.08--1156.05pmol/L),孕酮0.73nmol/L(正常4.1~47.7nmd/L),睾酮3.42nmol/L(正常0.37~3.15nmol/L),卵泡素72.63u/L(正常3~4u/L),黄体生成素23.25u/L(正常6~217u/L).  相似文献   

11.
例1,女,32岁,继发闭经,原发不孕就诊。查体:身高153cm,体重46kg,表型智力正常。乳房对称发育,有腋毛,外阴发育正常。B超:子宫明显偏小,21mm×21mm×18mm,双侧附件区仅见卵巢样痕迹.性激素检查:促黄体生成素0.8U/L(参考范围2.1~10.9U/L),卵泡刺激素1.6U/L(参考范围3.8~8.8U/L),雌二醇41.0pmol/L(参考范围88-410pmol/L),睾酮0.4pmol/L(参考范围0~2.6pmol/L)。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胰酶G带法显带,  相似文献   

12.
Turner综合征以单体型(45,X0)为多,嵌合型居次,以染色体结构异常为特征的46,xi(xq)型Turner综合征国内仅有4例报道,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15岁。1996年3月入院。患者尚无月经来潮,身高126cm,指矩126cm,体重30kg,智力正常。轻度盾胸,无颈蹼及短颈,乳房本发育,无乳晕、阴毛及施毛,外生殖呈幼稚型。心肺正常。B超示痕迹子宫,双卵巢偏小。实验室检查:FSH41.44IU/L,LH28.96IU/L,E2<5.0pmol/L。CH兴奋试险反应正常,双腕关节X钱片无异常。染色体核型为2n=46,x,i(xq)。患者父母健康,其…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3岁,因“停经48 d ,下腹痛1 d”于2015-07-05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05-28,入院前因大便后出现持续性下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超提示:宫内早孕(双胎),宫体后方偏高回声,腹腔积液,右侧附件区囊性暗区。转入我院,入院后查血常规 HGB :87 g/L,彩超检查:宫腔内两个妊囊,内似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盆腹腔积液3.7 cm。子宫后方探及不规则混合性回声,混合性回声内探及无回声,大小2.3cm×2.1 cm×2.2 cm ,内见中强回声,大小约0.8cm×0.6cm ,内似见闪烁样搏动点。提示:①宫内早孕(双妊娠可能);②子宫后方混合性回声内无回声(内似见闪烁样搏动点);③腹腔积液,结合检查考虑宫内双胎合并宫外孕破裂可能。患者既往体键,G3P1L1A1,3年前顺产1女。1年前孕4月因胎儿畸形引产1次。入院查体:体温37.8℃,心率84次/min ,呼吸21次/min ,血压113/65 mm 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有压痛,以下腹为著,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举痛及摇摆痛(+),后穹隆饱满,触痛;子宫前位,如孕50余天大小,活动可;右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术前再次急查血常规,HGB :74 g/L,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有剖腹探查指征,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陈旧性血及血块约1000 m L ,子宫前位,如孕60 d大小,质软,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右侧输卵管伞端可见陈旧性血块附着,血块附着处可见活动性出血,右侧卵巢增大,内见黄体,左卵巢及右侧输卵管未见明显异常。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给予保胎和抗炎治疗,术后病理:左侧输卵管妊娠。术后行黄体酮40 m g qd肌注、口服孕康颗粒及保胎灵保胎1周后出院,嘱其出院后继续保胎至孕3月。出院前复查彩超:宫腔内两个妊囊均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1.3 cm。  相似文献   

14.
患者,40岁,发现盆腔囊性占位3年余来院。患者时有下腹部轻度疼痛不适,余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东:于盆腔左附件区见9.4cm×5.3cm无回声区,壁厚0.3cm,尚规整,内部充满细密光点回声,周边可见部分卵巢组织回声。超声诊断:盆腔囊性占位,考虑卵巢巧克力囊肿。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G1 P0,停经38周+6天,2013年8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流液,色清,量中,自觉胎动正常,无阴道流血,未见红,收入病房。患者2010年5月因间歇性下腹隐痛查 B 超示“左侧附件区囊肿,盆腔少量积液”,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126.10 U/ml,CA19-99.90 U/ml,CEA 0.33 mg/ml,AFP 3.84 ng/ml。行左侧输卵管及卵巢肿瘤+盆腔种植灶+右卵巢种植灶切除术。术后病理:(左卵巢)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乳头状囊腺瘤,伴灶区微乳头,灶区微小浸润,深度小于3 mm,瘤组织种植至右卵巢、后穹窿及子宫直肠窝。术后化疗4次。患者此次怀孕唐氏筛查未见异常,右侧附件区见4.1 cm ×39 cm ×42 cm囊性包块,境界尚清,囊壁处见数个乳头状突起。2013年8月16日查血 CA12525.80 U/ml,CA19-93.90 U/ml,CEA 0.35 mg/ml, AFP 188.19 ng/ml。完善相关检查和准备后,于2013年8月16日行剖宫产术+右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剖宫产一正常男婴。术中于右侧卵巢见直径5 cm大小肿瘤,表面光滑,见部分正常卵巢组织,右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剥除肿瘤行快速病理示:右侧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3岁。因附件炎外院治疗2年无效来院就诊。曾做腹部超声示:子宫大小正常,疑宜内节育环。X线示:盆腔内未见节育环。阴道超声检查:子宫体大小5.0X4.3X3.5cm,宫肌回声均匀。宫腔内见一条状强回声2.4X1.7X0.5cm,其后声影、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诊断:①子宫大小正常,宫内异常回声——钙化斑(既往人流不全组织物残留);②双附件未见包块。追问病史,该患者于1993年结婚,婚前1年有人流1次。婚后2年夫妇性生活正常,无避孕,久未怀孕,平时无下腹痛,无不规则明道出血,月经周期规则约6—7天/28天,无通水、碘油造影…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已婚,14岁初潮,平均月经周期4~5/28~30天,孕1产0,无人流史及药流史,因停经65天,早孕反应2周,阴道少量流血,来我院就诊,住院保胎治疗, T36℃, P78次/min, R20次/min, Bp100/70mmHg,心率78次/min,化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30.6mIu/ml,孕酮8.59mg/ml,未做妇科检查,保胎2天后,阴道流血量增加,故行彩超检查:盆腔扫查显示2个子宫体回声呈“蝴蝶状”。右侧子宫体形态增大,大小约7.5×5.7cm,宫腔内见一孕囊回声,大约2.0×1.2 cm,形态尚规则,内未见胚芽回声,孕囊周围探及缝隙状液性暗区,左侧子宫形态饱满,大小约6.5×5.1cm,,内膜明显增厚,约2.1 cm,回声尚均匀。探头向下横切探及宫颈形态增大、增宽,并见2个左右排列宫颈管强回声,中央见细条状低回声分隔,纵切见两个平行的宫颈管回声,一直延伸到宫颈外口。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超声诊断:(1)双子宫、双宫颈;(2)右侧宫内早孕,发育约5周,胚胎停止发育;(3)宫腔积液:先兆流产;(4)左侧子宫内膜增厚。图1,图2。  相似文献   

18.
罗克燕  王昆松  邓薇 《西部医学》2007,19(6):1226-1226
病例女,49岁,因卵巢癌术后2年,发现盆腔包块3天入院。2年前因卵巢腺癌Ⅳ期于深圳某医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未遵医嘱化疗,但每3个月随诊盆腔未发现肿块。3天前复查盆腔右侧可扪及约9 cm×8 cm×7 cm大小囊性包块,边界欠清楚,不活动,无压痛。彩超于盆腔右侧探及90 mm×64 mm×75 mm肿块,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见低回声分隔。B超示右肾轻度积水,右输尿管梗阻。入院后2日,无诱因出现高热,下腹隐痛,盆腔包块压痛,血象升高。无上呼吸道、泌尿系等感染迹象,考虑卵巢癌复发,感染不能除外,予抗炎输液1周后症状缓解,行手术。术中见一囊性包块固定于…  相似文献   

19.
麦扬青  黎明红 《海南医学》2005,16(1):156-156
病例报告:女,16岁,未婚,因原发性闭经前来就诊,B超示:始基子宫,长约15mm,头颅CT示:1、垂体腺增强扫描未见异常;2、右侧蝶窦囊肿。性腺激素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7pg/ml,参考值:12-78pg/ml;生长激素0.31μg/ml,参考值:0.83-4.41μg/ml偏低;皮质醇24.43μg/dl,参考值:8.7-22.4μg/ml偏高。体检:身高133cm,体重33kg,肘稍外翻,无通贯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加强对于同时产生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的垂体腺瘤的认识,防止误诊、漏诊、延诊,并探讨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垂体GH+TSH 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激素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5例GH+TSH瘤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期诊断的垂体瘤的2.9%(4/172);其中2例患者病理提示:TSH+GH+PRL为阳性,另外3例病理提示:TSH+GH为阳性。②鞍区MRI扫描5例均为大腺瘤(直径≥1 cm),无小腺瘤。③术前4例患者(病例2、3、4、5)GH基线水平明显升高(随机值>2.5 ng/mL),其中2例不被高糖抑制,2例患者未行高糖抑制实验;病例1因既往已多次反复治疗,目前GH已完全生化缓解。4例患者(病例1、2、4、5)FT4升高且TSH不被抑制,其中2例患者存在甲状腺毒症;2例患者性腺轴水平下降。5例患者中4例为经鼻内镜鞍区占位切除术,其术后大部分GH、TSH、FT4均明显下降(其中2例恢复到正常范围,另有1例GH水平有下降,但未完全缓解,TSH、FT4水平恢复正常,另1例GH、TSH、FT4均无明显变化)。余病例1既往伽玛刀治疗后给予药物治疗,第3次复发采用手术治疗后GH水平缓解,但TSH、FT4仍未得到缓解;术后性激素结果提示:2例患者性腺功能减退患者性腺功能未立即恢复正常。5例患者术前、术后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均正常。结论 垂体GH+TSH混合瘤临床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多因甲状腺毒症而被误诊,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手术治疗仍是该病的一线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