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后路手术治疗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年,下腰痛、神经根病症状、间歇性跛行、直腰困难等明显缓解,腰椎前凸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植骨生长满意。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自2005牟10月至2011牟3月对1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椎管彻底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相应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分析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矫正率为40.3%.腰腿痛消失,下肢麻木症状减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7.5个月.植骨融合良好,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均无丢失.结论 对于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掌握合适的手术适应症,后路彻底减压,内固定矫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腰痛症状改善时间、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些部分发生横向弯曲的畸形.按病因学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和退变性脊柱侧凸等.脊柱侧凸多发生于胸椎和腰椎,涉及的脊柱节段可长可短.近年来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常会引起体态变化、腰背疼痛、跛行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公众大多对退变性脊柱侧凸缺乏基本认识,因而可能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手术治疗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凸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结果:腰椎退变性侧凸尚缺乏统一的对手术有指导价值的分类方案,不同的手术方式尚无长期随访的文献报道。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手术治疗重点在神经减压、稳定脊柱、缓解疼痛及防止畸形进一步加重。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要综合判断,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截骨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意义.方法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将患者分型:A型,C7铅垂线偏距骶骨中垂线<3 cm;B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凹侧>3 cm;C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凸侧>3 cm.结果 A型10例,B型 20例,C型6例.A型和B型后路顶椎区凸侧入路截骨矫形术,C型后路截骨水平在主弯远端.随访无丢失.结论 截骨矫形后平衡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以及治疗现状.方法 选取75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其中男25例,女性50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对我院的腰椎退变性滑脱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性治疗,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结论 对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腰椎爆裂骨折伴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3 0例腰椎爆裂骨折伴马尾神经嵌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 0例CT示椎体及椎板爆裂骨折并伴有神经损伤表现。 3 0例中 2 6例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手术证实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于骨折块之间 ;4例仅有感觉障碍 ,手术证实 2例硬脊膜破裂小于 1cm ,无马尾神经嵌压 ,2例无硬脊膜破裂 ;伴有神经损伤的无硬脊膜破裂患者占 6.7% ,有硬脊膜破裂患者占93 .3 % ,伴有马尾神经嵌压患者占 86.7%。结论 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且CT示椎板骨折时 ,应高度怀疑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于骨折块之间 ,须尽快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予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07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17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在数字减影辅助下为患者行单侧或双侧PKP术,术后行随访调查,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7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61例患者术后进行了为期0.5~2年的随访工作.手术治疗后有58例患者的椎体高度增加显著,156例患者未出现椎体高度丢失或者再次塌陷等不良情况.2例患者出现病椎塌陷及胸腰段后凸症状.经过治疗后患者胸部、腰背部存在的疼痛症状有明显减轻,并且尚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或患者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不稳的诊断,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17例,女2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术后40例临床患者完全复位,恢复椎间高度,骨融合。术后随访12~15个月,月平均14.3个月,优26例,良13例,可1例。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确切方法,植骨融合率高,术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反角度扫描在腰椎峡部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45例经X线平片检查发现腰椎滑脱而后行CT反角度扫描的病例,分析其特点.结果 45例中,椎弓峡部崩裂所致滑脱者36例,均为椎弓两侧峡部崩裂,其中L5两侧椎弓峡部崩裂伴椎体滑脱23例,L4两侧椎弓崩裂伴椎体滑脱11例,L4、L5两侧椎弓崩裂伴L4滑脱1例,L4、L5两侧椎弓崩裂伴L5滑脱1例;退变性滑脱者9例,其中L4退变性滑脱8例,L5退变性滑脱1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CT反角度扫描仍是目前明确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腰椎机械活动与日常生活~([1])。随着腰椎融合术的发展,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已广泛应用于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2])。本研究通过比较TLIF与P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指导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并单侧椎弓根固定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 1 5年1月到20 1 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行微创T LIF并单侧椎弓跟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5±9.4)min、(11.3±2.1)d、(1 86.5±2 1.6)mL和6.3%。术后和术前下腰痛J0A评分比较,轻度例数显著多于术前,重度例数显著少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微创TLIF并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疗效确切,软组织损伤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随机选择18例符合腰椎退变性测弯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9例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纳入研究组。剩余9例采取植入物置入内固定,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JOA评分效果较对照组好,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55.6%(P<0.05)。结论: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使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后能有效提高矫正率,有效提高JOA的评分效果,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予以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血清相关生化指标、腰/腿疼痛感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8. 32±12. 3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20. 98±21. 72) ml,平均切口长度(3. 62±0. 61) cm。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患者PI、PT、血清AGEs、RAGE水平、腰/腿VAS评分显著降低,而SS、LL、sRAGE水平、SF-36评分显著提高(P0. 05)。术后未发生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安全有效,能维持脊柱矢状面平衡,减轻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腿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73-774
目的探讨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治疗,分析手术前后的疗效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侧凸Cobb角、矢状面轴向距离、冠状面平衡、局部后凸Cobb角与骨盆倾斜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患者手术前后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与生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术后,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 <0.05)。结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患者采用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治疗,矫正效果显著,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不稳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不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回访6~24个月,平均回访时间20个月。优:20例。良:15例。差: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对于腰椎退变性滑脱,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对6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改良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2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7例,退变性滑脱7例.累及单节段48例,累及双节段14例.通过观察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0(22.77±3.82)个月.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及椎弓根钉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年椎体间融合率为96.8%.依据JOA评分,优34例,良2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58/62).术后VAS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和JOA评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充分减压同时能减少进入椎管带来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分析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发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探导手术的安全性与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3月,某院收治的38例胸腰爆裂骨折伴发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经侧前方入路,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支撑植骨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获6~24个月、平均(14.2±8.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为100%,神经症状恢复率为97.4%,伤椎高度恢复,后凸角矫正.发生近远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1.1%.结论 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伴发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显露直接,椎管减压彻底、植骨融合充分、内固定稳定可靠、近远期疗效满意、手术风险可控的优点,是治疗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16例的临床、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随访3个月~2年。依NakanoN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8例,可2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5%。结论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