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用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金属铅和铅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铅主要是铅化合物[1].就铅的接触而言,熔炼和精炼铅是危害最大的工种,但在蓄电池行业中混合的铅氧化物也是相当危险的,这些岗位的空气铅浓度可达0.8~4.00mg/m3.空气中高浓度的铅被吸入人体后,血铅和尿铅浓度相应增高[2],甚至造成铅中毒.  相似文献   

2.
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按照铅的接触性生物标志物——血铅、骨铅、尿铅、发铅、乳铅等进行汇总分析,探讨成人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及与健康关系的评价。结果:(1)血铅包含血液铅、血浆铅。入血液循环的铅99%以上存于红细胞中,不到1%存在于血浆中;血浆铅是反映机体近期铅暴露水平的较好指标,亦代表能进入胎盘的那部分铅,比全血铅更说明铅对胎儿的危害。此外,血铅与骨铅呈正相关。(2)尿铅浓度升高提示近期有铅接触,但尿铅波动较大,有去离子化干扰的问题,影响因素较多。血铅与尿铅的相关系数在0.284~0.850之间。(3)骨铅可以作为累积性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研究慢性铅接触与健康的关系。其监测方法为X线荧光仪(XRF)。影响骨铅转运与年龄、妊娠及哺乳、钙离子的代谢密切相关。(4)发铅是检验环境铅暴露的理想指示器,既可反映人体铅负荷状态,亦可反映环境污染状况。但发铅的正常值范围较大,目前没有统一。(5)监测母血铅和乳铅水平对预防儿童铅中毒有重要意义。乳铅的波动范围也较大。总之,较可靠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对评价人体接触剂量、筛选高危和易感人群、铅中毒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疗效有重要意义;但在评价结果时应考虑个体因素、样本类型、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铅作业工人和非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了解长期低铅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对2009年天津市某蓄电池厂400例铅作业工人和120例非铅作业工人分别进行血铅、尿铅和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铅作业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非铅作业组。而血铅、尿铅浓度均显著高于非铅作业组(P〈0.01)。并且血铅和血红蛋白浓度间呈负相关性(r=-0.442),尿铅与血铅和血红蛋白间的相关性均不理想(r值分别为-0.026和-0.018)。结论长期低铅作业可导致人体血铅尿铅升高,血红蛋白降低,但尿铅浓度波动大,且影响因素多,不能精确反映体内铅积蓄量,结果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某企业铅作业工人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军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60-1261
铅是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的主要产品。据统计,近年我国每年生产铅约110万t,占世界铅总产量的18.3%,其冶炼产品产量正迅速增长。由于铅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而使铅应用十分广泛。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和铅熔炼,在接触铅的行业中很难不受到铅的毒害。为了解接铅企业铅职业病危害状况,预防和控  相似文献   

5.
食疗排铅     
当今世界,铅在环境和生活用品中广泛存在,人们接触铅的机会很多,可以说,人们正是生活在“大铅世界”中。汽车废气中的铅,油漆、涂料中的铅,食具中的铅,学习用品和玩具中的铅,饮食中的铅,……铅可谓无孔不入。而铅对儿童危害最深,因为婴幼儿都有啃咬手指、玩具和学习用品的习惯,再加上喜欢吃爆米花一类含铅零食,而这些物品中所含的铅被吸收率可高达76%。据测定,人体  相似文献   

6.
铅作业工人多次驱铅治疗后尿液诊断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刚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8):715-716
分析49例多次驱铅治疗的铅作业者的尿液诊断指标,发现驱铅次数与首次诊断时铅作业工龄的长短有关;随着驱铅次数的增加,试排诊断的比例增加,轻度中毒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结果提示,在接铅作业工人的诊断、治疗中,对那些接铅作业工龄长,驱铅治疗2次以上的铅作业者再次从事铅作业而体检时,如空白尿尿铅不能达到诊断标准,应进行试排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工业用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金属铅和铅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铅主要是铅化合物[1] 。就铅的接触而言 ,熔炼和精炼铅是危害最大的工种 ,但在蓄电池行业中混合的铅氧化物也是相当危险的 ,这些岗位的空气铅浓度可达 0 .8~ 4 .0 0mg/m3 。空气中高浓度的铅被吸入人体后 ,血铅和尿铅浓度相应增高[2 ] ,甚至造成铅中毒。为掌握县级蓄电池行业车间空气铅浓度对铅作业工人的危害情况 ,作者于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参加了两个县级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浓度及该厂铅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的调查分析。1 对象在承德市某县和石家庄市某县两个正常生产的蓄…  相似文献   

8.
体内骨铅含量测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研究铅与健康关系时 ,通常把血铅作为铅吸收和铅接触的主要生物监测指标 ,但血铅仅反映近期接触情况。事实上 ,铅进入体内后大部分沉积于骨中 ,骨组织是体内最大的铅储存池 ,儿童铅负荷中 75 %蓄积于骨中 ,成人则占 90 %以上。骨铅水平是反映铅负荷状况的理想指标 ,骨铅可以作为累积接触的生物标志物 ,能够预测与铅接触有关的生物效应[1]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骨铅含量与铅毒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一、骨铅的测量骨铅含量可用原子吸收法测定 ,但只能通过取活检或尸体解剖后取样进行分析。齿铅被认为可代表机体铅负荷情况 ,仅适于换牙期儿童铅…  相似文献   

9.
城市与农村学龄儿童血铅水平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中的铅主要来自工业铅污染源。汽车排放的尾汽等环境铅接触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学龄儿童生活环境中还有可能接触到家庭尘土铅、饮用水铅、儿童手涂抹铅等。铅具有神经毒性。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铅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和工人尿铅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焊接、铸片、分片和涂片工种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接铅组尿铅浓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9±0.12)和(0.11±0.03)μmol/L。焊接工尿铅浓度最高(0.36±0.14)μmol/L;铸片工尿铅异常检出率最高(35.7%);工龄25~30年组尿铅浓度最高(0.39±0.19)μmol/L,15~20年组尿铅异常检出率最高(42.3%);不同工种车间空气中铅浓度与尿铅含量、异常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尿铅水平与空气中铅浓度相关。降低车间空气铅浓度,对尿铅异常者排铅治疗,是控制接铅工人尿铅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RS_3对铅中毒大鼠的促排铅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铅染毒组、铅+4%RS_3组、铅+8%RS_3组、铅+12%RS_3组。铅染毒组和铅+x%RS_3组用2 g/L乙酸铅水溶液按体重10 mg/kg对大鼠进行灌胃,连续4周。铅+4%RS_3组、铅+8%RS_3组、铅+12%RS_3组饲喂含4%、8%、12%RS_3的饲料,连续40 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全血、肝和肾中铅的含量。结果铅+4%RS_3组、铅+8%RS_3组、铅+12%RS_3组的全血、肝和肾中铅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铅+4%RS_3组、铅+8%RS_3组、铅+12%RS_3组血铅清除率分别为46.64%、61.52%、70.05%,肝铅清除率分别为86.14%、85.85%、88.54%,肾铅清除率分别为26.16%、38.43%、36.31%。结论 RS_3对于铅中毒大鼠具有明显的促排铅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生产中,铅的广泛用途,接触铅而引起的人体危害比较多见。对一些非铅矿山开采、冶炼和加工、矿石中含或多或少的铅,因铅引起的中毒或机体损伤在国民生产中显得较突出,故有必要对铅接触工人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探讨。本次研究选取尿铅为主要观察指标,讨论其在铅接...  相似文献   

13.
盛红艳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64-2465
目的比较铅作业工人和非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的差异,探讨铅作业工人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铅、尿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以蓄电池企业的252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铅组,电子厂205名非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铅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则无差异(P0.05),接铅组红细胞锌原卟啉、血铅、尿铅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166,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406。结论长期接触铅可导致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无明显影响,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较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4.
测定车间空气铅烟、铅尘时样品前处理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中的铅烟、铅尘是引起职业中毒最常见的因素。铅烟、铅尘中的铅一般以固体微粒的形态存在,一般生产环境中它们的浓度较低。目前空气中的铅烟、铅尘多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前处理须把滤纸与铅微粒一起消化,过程复杂。本文经过多次测定,反复对照,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EDTA促排尿铅值,能较好地作为反映体内活性铅量的指标,其标准国家尚未作统一规定。近年来,各地在铅作业职业病普查中,普遍应用测定尿铅作为铅中毒诊断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影响尿铅排泄的因素较多,一次尿样不能完全反映体内铅负荷状况。因此,我们试图通过127名铅作业工人驱铅后24小时尿铅绝对值,对其诊断意义及标准问题进行初步讨论,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6.
铅结合蛋白(PbBPs)是与铅有高亲和力,与细胞对铅的适应性、反应性相关的细胞内铅受体和靶点蛋白质.本文主要从铅调高或诱导蛋白质表达、铅与锌依赖蛋白结合、与钙结合蛋白结合3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发现的主要铅结合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离鉴定、铅结合位点、铅结合能力以及结合铅以后对其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铅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金属,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可累及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铅也是人体内唯一一种不需要微量元素,已被医学界研究多年。铅存在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铅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婴幼儿作为敏感人群,其体内的铅是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屏障主要来源于母体,孕产妇应该了解生活中铅的来源,减少或避免生活中铅的接触,以减少铅的摄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某铅锌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活动、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中铅浓度、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等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现场铅浓度以及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确定关键控制点。该铅锌冶炼企业接铅作业岗位超标率为66.6%,各车间铅烟平均检测结果和接铅作业人员平均血铅值也均超标。提示该企业应针对铅烟浓度超标严重的电铅反射炉、供料干燥窑巡检、烧结配料、电铅熔铅锅等岗位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密闭和通风,使铅烟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防止铅中毒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深圳市某蓄电池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前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铅作业人员血铅、尿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的水平。[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空气中铅浓度和血铅、尿铅水平,采用WS/T92-1996血中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法测定红细胞锌原卟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技术改造后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与技术改造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改造后,铅作业人员的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水平均低于技术改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厂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以及铅作业人员血铅、尿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某电池厂工作人员体内血铅、尿铅和唾液铅水平。方法通过对该电池厂的201名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测定血铅、尿铅和唾液铅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名调查对象中,血铅异常者46例,尿铅异常者22例。当血铅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400μg/L时,两组尿铅和两组唾液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血铅400μg/L时,血铅与尿铅、唾液铅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737、0.166,P0.05),尿铅与唾液铅无相关关系(r=0.095,P0.05);当血铅≥400μg/L时,血铅与尿铅存在相关性(r=0.434,P0.05),血铅与唾液铅无相关性(r=0.218,P0.05),尿铅与唾液铅存在相关关系(r=0.351,P0.05)。结论血铅与尿铅的相关性较其与唾液铅的相关性好;血铅正常人群血铅与尿铅的浓度相关性最好。该厂部分员工已出现血铅、尿铅异常,需注重治疗并对此现象予以重视,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