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龄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与预后。方法对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高龄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AP组患者的年龄、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肿瘤、至少2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耐药菌比例均显著高于CAP组,肺炎链球菌比例显著低于CAP组,单一抗生素比例显著低于CAP组,更换抗生素、初始治疗失败、需要机械通气、转入重症监护室、1个月内院内死亡比例均显著高于CAP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CAP组(均P0.05)。结论高龄HCAP患者具有较大的年龄、较多的基础疾病、较为严重的病情、较高的死亡率,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在急诊科通过症状和X线检查诊断为CAP的114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炎症标志物。采用肺炎严重性指数(PSI)、CURB65评分评估CAP患者的疾病严重性,分析血沉(ESR)、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PCT预测CAP患者死亡率和疾病严重性的价值。结果 114例患者中14例高危患者28天内死亡。死亡组较存活组PCT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2.96±1.54比0.38±0.24 ng/m L,P0.05)(194.61±72.80比101.26±65.98 mg/L),依据PSI和CURB65评分系统对疾病严重性的评估结果,病情严重患者PCT水平显著升高。逻辑回归分析表明,PCT水平预测CAP死亡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1,PCT水平结合PSI和CURB65评分来预测CAP患者的疾病严重性,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结论 PCT水平能很好预测急诊CAP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情的严重性,PCT水平结合PSI和CURB65评分,更有利于评估预后和病情严重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临床特征与日常活动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因肺炎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151例,卫生保健相关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68例。按照修正版的Katz指数评价患者ADL,并将CAP、HCAP患者再分为A、B亚组,Katz指数4为A组患者,Katz指数≥4为B组患者。利用CURB-65评分评价肺炎严重程度。比较A、B 2组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结果CAP-B组CURB-65评分为(2.6±1.1)分,显著高于CAP-A组[(1.1±1.1)分](P0.01);HCAP-B组CURB-65评分为(2.8±1.0)分,显著高于HCAP-A组[(2.0±1.0)分](P0.01)。CAP-B组30 d死亡率(23.1%)高于CAP-A组(0.7%)(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atz指数是CAP患者30 d死亡率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19.06,95%CI为1.93~188.13。结论老年人ADL评估对CAP患者30 d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H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从发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痰培养结果、需呼吸机支持、住院天数及预后,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较。结果入组HCAP患者68例,CAP患者82例,HC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65例(95.6%),明显高于CAP 32例(39%);HCAP痰培养阳性率48.3%,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4.3%,与CAP(23.1%)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CAP患者住院天数、需呼吸机支持患者、死亡率均高于CAP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AP是与CAP不同的肺炎类型,多为老年患者,合并症多,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存在细菌耐药性高,预后差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春芳  张睢扬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47-1751
目的 比较老年社区获得性吸入性肺炎(CAP)、医疗相关性吸入性肺炎(HCAP)及医院获得性吸入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吸入性肺炎)三者病原学、抗生素应用及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一2010年12月北京二炮总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6例老年吸人性肺炎患者病例,分析其病原学结果、抗生素应用的及治疗转归.结果 三种吸入性肺炎的病原学有显著差异,与CAP和HCAP相比,HAP患者G-杆菌的感染比例明显增多(P<0.001);抗生素应用方案有明显差异,CAP组病人未调整抗生素应用比率明显高于HCAP组与HAP组(P<0.001);抗生素应用策略不同,所致死亡率有明显差异,以升阶梯方案为最高,以降阶梯治疗为最低(P=0.03).结论 三种吸入性肺炎在感染病原菌种类、抗生素应用策略及治疗转归上有明显差异,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老年吸入性肺炎特点合理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和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90例CAP患者[男5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20)岁]和30名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男20名,女10名,平均年龄(52±11)岁]为研究对象.CAP患者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将其分为Ⅰ~Ⅲ级低危险组46例,Ⅳ~Ⅴ级为高危险组44例;检测血清MDA和血清T-AOC水平.组间采用t检验或者x2检验;CAP组中根据患者存活或死亡的转归,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AP组血清MDA[(6.5±2.4) μmol/L]高于对照组[(3.6±0.3)μmol/L];CAP组血清T-AOC[(12.6±1.6) U/ml]低于对照组[(17.7±2.1) U/ml];高危险组及死亡组血清MDA[(8.1±2.5) μmol/L;(9.9±1.6)μmol/L]高于低危险组及存活组[(4.9±0.7) μmol/L;(6.1±2.2)μmol/L];高危险组及死亡组血清T-AOC[(11.5±1.6) U/ml;(10.6±1.5)U/ml]低于低危险组及存活组[(13.6±0.6) U/ml;(12.8±1.4) U/ml];血清MDA与PSI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清T-AOC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DA是影响C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AP患者血清MDA水平能够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动态监测血清MDA和T-AOC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住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的CAP患者260例,根据RDW是否高于参考值的正常上限分为两组,分别为正常组RDW≦14.5%(n=208)和异常组RDW14.5%(n=5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值指标、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肺炎严重程度)评分分级及病死率的差异性;再根据PSI评分及预后,比较不同PSI级别和不同预后的RDW异常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RDW及PSI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RDW异常组发生重症率(46.2%vs 24.5%,P=0.003)、PSI IV-V级(53.8%vs 22.1%,P0.001)及病死率(15.4%vs 4.3%,P=0.009)显著高于正常组;RDW异常率随着PSI评分级别增高而增高(9.67%vs 16.13%vs 36.23%vs 60%,P0.001);死亡组发生RDW异常率(18.11%vs 47.06%,P=0.009)显著高于存活组;PSI评分与RDW呈显著正相关(r=0.210,P=0.001)。结论 CAP患者的RDW水平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14.5%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于糖尿病(DM)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该院门诊于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2例DM并发CAP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10 d。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原体清除率。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100例DM患者不伴有CAP(DM非CAP组),与DM患者并发CAP(DM伴CAP组)进行比较,分析导致DM患者并发CAP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7%,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病原体清除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1.6%(40/49),两组差异显著(P<0.05);DM伴CAP组相较于TDM非CAP组在高龄(>65岁)、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DM病史>10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8%、重度吸烟、白蛋白<25 g/L、高脂血症、院外使用制酸剂>1 w及院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且>1 w)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65岁)、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及HbA1c是DM并发C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合并CAP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可观,病原体清除率高,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DM病史、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降低血糖及积极治疗肺部基础性疾病以降低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老年吸入性肺炎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疗相关性肺炎(HCAP)及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 三组患者皆以男性居多,且HAP组患者男性比例较其他两组为多(P=0.032),HAP组患者年龄较其他两组为大(P=0.024);三组患者均有3~4种合并症,合并症的种类和数量并无显著差异;三组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X线检查无显著差异;和CAP、HCAP患者相比,HAP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尤为高,需联合应用广谱的抗生素药物,特别是针对革兰阴性杆菌药物;HAP组留置胃管、行灌洗吸痰例数要高于CAP组与HCAP组(P<0.001);HAP组的治愈率较CAP组与HCAP组低(P<0.05),死亡率较CAP组高(P=0.004).结论 三种类型老年吸入性肺炎在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上差异不明显,但在治疗及转归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应加强对不同类型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理解和认识,以利于区别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AP)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高龄(≥80岁)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共212例,依据是否发生AP分为2组:AP组(n=61)和非AP组(n=15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用药史等,分析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AP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12例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中,61例(占35.4%)发生AP。2组患者痰培养均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AP组住院时间较非AP组[(21.4±2.1)和(15.7±3.1)d]显著延长(P=0.034),病死率较非AP组显著增高(24.6%和8.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OR=4.897,95%CI 3.556~7.878)、认知障碍(OR=6.799,95%CI 2.931~9.443)、吞咽功能障碍(OR=8.345,95%CI 1.062~5.133),以及服用抑酸药(OR=4.667,95%CI 4.283~8.343)、镇静药(OR=3.886,95%CI 1.944~7.174)、硝酸酯类药物(OR=3.445,95%CI 2.977~6.437)、钙离子拮抗剂(OR=3.568,95%CI 4.345~7.86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OR=6.876,95%CI 2.192~9.458)是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肺部感染患者AP发生率高。年龄大、认知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及服用抑酸药、镇静药、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是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1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纳入研究,人院后即进行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记录患者30d死亡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对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PSI评分Ⅳ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为(961.55±186.49)μg/L,V级为(1122.53±197.98)μg/L,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159,P〈0.001);死亡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1112.59±215.25)μg/L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920.46±126.89)μg/L(t=6.239,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PSI有明显相关性(r=0.47,P〈0.0001);ROC分析表明D-二聚体的AUC为:0.79(95%CI:O.72~0.85),和PSI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5,95%CI:0.78~0.91,P=0.095)。结论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CAP患者30d死亡率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乳酸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1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给予PCT、乳酸等检查,并给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分别比较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死亡组和存活组PCT、乳酸和PSI的区别;分析PCT、乳酸与PSI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患者乳酸、PCT和PSI评分均大于非重症患者,死亡组乳酸、PCT和PSI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乳酸、PCT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63,0.65,P<0.05)。结论 PCT和乳酸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和病情有评估作用,PCT和乳酸升高提示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24例老年CAP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严重程度老年CAP患者PCT变化情况,研究PCT与肺炎严重指数(PSI)及CURB-65评分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原体引起CAP患者PCT的检测情况。结果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P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CT与PSI(r=0.533,P0.05)、CURB-65评分(r=0.698,P0.05)均呈正相关;124例CAP患者血细菌培养阳性患者PCT高于血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CAP患者中PCT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病原体的初判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营养状态,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1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进行筛查分组,比较其体质量指数、生化指标、血气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营养不良组97例(57.7%),较营养良好组比例(42.3%)高(P<0.05),营养不良组NRS-2002评分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5.67±1.53)分比(2.33±0.58)分,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19.83±2.84比25.67±2.08,P<0.05),而血清清蛋白(AL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RP、机械通气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病死率均高于营养良好组(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者血清CRP、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者,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营养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9例老年HCAP的临床资料,对比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方面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HC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9例老年HCAP患者分为存活组61例(68.5%)及死亡组28例(31.5%)。死亡组脑血管病及慢性肾病较存活组多见;死亡组呼吸频率≥30次/min、心率≥100次/min、收缩压〈90mmHg及神志改变的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而发热、咳嗽及咳痰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死亡组及存活组均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性强的细菌感染多见;死亡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失败率高于存活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30次/min、收缩压〈90mmHg、肺炎严重指数5级、慢性肾病及多肺叶、段炎症浸润为老年HC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HCAP症状不典型、病原复杂、耐药性强、病情严重且治疗困难,应进一步加强老年HCAP的诊治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卒中后继发肺炎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及抗生素费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了159例急性卒中后(发病2周内)肺炎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接受综合性卒中单元治疗的为卒中单元组(77例),在神经科常规病房治疗的为对照组(82例)。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和人院后21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营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抗生素费用。结果①卒中单元组入院后21d NIHSS、mRS、BI的改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1.06±1.27),0.18±1.19;-(0.12±0.33),0.03±0.36;3.1±6.0,-(0.5±2.7)。均P〈0.01]。②卒中单元组并发症、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9.7%,32.5%,低于对照组的75.6%,48.8%,均P〈0.05。③卒中单元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36±17)d,(55±34)d,P〈0.01],抗生素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2506±893)元,(3070±1455)元,P〈0.05]。结论与在神经科常规病房治疗相比,在综合性卒中单元治疗能减少急性卒中后肺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营养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抗生素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结果预测。方法对200名CAP患者评估临床变量和肺炎严重指数(PSI),同时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NT-proBNP,按照PSI评分分组,比较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评价这些指标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随着CAP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1)。死亡患者中NT-proBNP浓度与存活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SI评分组合,NT-proBNP浓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CRP、血沉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 NT-proBNP可作为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预测结果有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何威  张宇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914-9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CAP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2例分成2组,观察组42例进行抗炎,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同时NPPV治疗,对照组40例只给与给与常规治疗。比较2组24h血气分析和脑钠素(BNP)区别。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O2分别为82.3±16.5和69.4±12.4mmHg(P〈0.05),BNP分别为204.3±44.6和389.1±36.8pg/mL(P〈0.05)。结论 NPPV对老年CAP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探讨肾上腺皮质功能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收住我院并达研究标准的7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低危组(n=30例)和高危组(n=4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分析比较两组血清中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及二者与PSI和患者病死情况相关性.结果 高危组患者血清中的皮质醇、ACTH浓度和PSI评分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P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1和0.281,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住院患者病死情况与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面积为0.843(95%可性度区间为0.754~0.943);与血清ACT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0.707(95%可性度区间为0.551~0.863).结论 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与肺炎的严重程度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辉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43-84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社区获得型肺炎(CAP)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102例老年CAP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入院第1天、第7天的CRP、CPIS、白细胞计数(WBC)。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CRP、CPIS、WBC的差别。结果治疗7天后存活组的CRP、WBC和CPIS,与人院时比较明显下降(P〈0.05),死亡组与人院时比较无差异(P〉0.05);死亡组的CRP和CPIS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CRP和CPIS对于评价老年CAP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年CRP患者,同时动态监测这两项指标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