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纵隔囊肿的疾病分类、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纵隔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有临床症状,71例无临床症状。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8.0%,较CT的38.2%高。结果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3例,中纵隔34例,后纵隔35例。完整切除103例,大部切除19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及胃肠源性囊肿9例,胸腺囊肿31例,心包囊肿19例,其他囊肿21例。2001年以后的64例病例中常规手术35例,微创手术29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纵隔囊肿以前肠囊肿最常见,术前诊断率低。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是治疗中、后纵隔囊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24例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24例均采用先经后正中切口入路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后采用胸部微创方式切除肿瘤后纵隔部分:其中16例为经电视胸腔镜(VATS)切除,4例经胸内小切口入路、4例经胸部小切口胸膜外途径.结果 全部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7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及治疗具有特殊性,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范围个性化设计.经胸部微创联合后正中切口入路为较理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肺炎性假瘤(IPL)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61例IPL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病灶楔形切除28例(45.9%,其中6例在胸腔镜下完成),单肺叶切除27例(44.3%),双肺叶切除6例(9.8%),有13例(21.3%)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术前53例误诊,误诊率86.9%.误诊为肺癌21例(34.4%),肺良性病变19例(31.1%),肺部占位恶性待排10例(16.4%),纵隔肿瘤2例,食管癌肺转移1例.术后并发症3例(4.9%),均痊愈出院.随访2~68个月,4例失访,3例死亡,均死于与IPL无关的疾病.其余均健康生存.结论 术前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IPL有一定困难,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主要依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决定,以病灶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44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VATS对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价值。结果 44例均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得到确诊。结论后纵隔的神经源性肿瘤被认为是VATS最理想的适应症之一,胸腔镜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的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的优点,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82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所采用的手术方法有四种,囊肿切除术19例,囊肿切除加脑池开放术23例,囊肿-腹腔分流术28例,囊肿-腹腔引流术16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整体症状改善率为89.0%,CT或MRI证实囊肿消失明显缩小72例.四种术式比较,囊肿切除术在症状改善和囊肿缩小方面均不优于其他三种术式.结论 手术治疗明显改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症状,并可使囊肿缩小.手术方法以囊肿切除加脑池开放术、囊肿-腹腔分流或引流术为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7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9例纵隔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完整切除肿瘤72例,次全切除6例,放弃手术治疗1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9例,肺部感染5例,肺水肿1例,肺不张2例.术后随访70例,随访时间2个月~14年,无肿瘤复发. [结论]纵隔畸胎瘤临床、X线和CT表现复杂,易被误诊.良性纵隔畸胎瘤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神经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占纵隔肿瘤的20%~47%。来源于胸腔内神经鞘、自主神经节及副神经节组织,其中以神经鞘瘤最为常见。多数(75%)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多数位于后纵隔,少数可发生在前纵隔,而前纵隔内神经源性肿瘤更多为恶性。大部分神经源性肿瘤位于胸腔内椎管外,部分病例的肿瘤可以突入到椎间孔和椎管内,呈哑铃型,并可以伴有或轻或重的脊髓或脊神经压迫症状。虽然它们临床特点不尽相同,但治疗原则均为手术切除肿瘤。现对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治疗的原则介绍如下。一、神经源…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0年7月~1998年7月共收治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115例,复发13例,为减少术后复发率,结合文献及典型病例,现总结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5例中,男75例,女40例。年龄2~52岁,病程10d~5年。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依据临床症状、B超及细胞学穿刺得以确诊,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确诊。全部病例获随访,复发13例,其中囊肿术后复发8例,瘘管5例。2 讨 论21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的原因 本病术后复发率较高。Ein[1]报道囊肿和瘘管单纯切除的复发率高达50%,有人提出将舌骨中段切除可减少复发率至20%,推荐切除舌骨中段后将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8年1月至2010年10月78例外科治疗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病年龄广范,误诊率高,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4例,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支气管肺囊肿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8年1月至2010年10月78例外科治疗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病年龄广范,误诊率高,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4例,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支气管肺囊肿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